«——【·引言·】——»

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就是淮海战役了,这场淮海战役不但是规模最大、双方投入最多的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场我共以少胜多的战役。

这场战役被后世称为“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战役”,要说淮海战役头功就是粟裕将军了。

毛主席就曾这么说过:“淮海战役的首功非粟裕莫属。”

而淮海战役中我方阵容十分“豪华”,当时的总前委共有: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和粟裕。

这五人中的刘伯承和陈毅是我国的开国元帅,邓小平之后更是担当我国的国家领导人,谭震林将军也完全不次于粟裕,所以问题就来了。

为什么毛主席单单说粟裕是淮海战役的头功呢?

小淮海战役

要想弄清楚这个我们就要先说说淮海战役的过程了,先说淮海战役是如何开始的。

淮海战役一开始是粟裕将军提出来的,而且粟裕将军原本规划的只是“小淮海战役”,粟裕将军并不认为国民党会因为一个黄百韬这么“刚”。

但老蒋终归是老蒋,他奇特的脑回路总是能给我方一些“惊喜”,这次的淮海战役就是老蒋送给我们解放军的机会,粟裕将军也没想到自己本来就是策划一场中规模的围歼战但老蒋直接“送”给他一份大功。

见老蒋难得强硬一次所以我方干脆就与其打到底,这场淮海战役一打就是一次大规模国民党“送人头”,而这场国民党“送人头”的战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歼灭黄百韬,孤立徐州。

第二极端:围敌打援,歼黄伟围杜聿明。

第三阶段:全歼杜聿明,开启平津战役。

我们先讲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就是一开始粟裕将军规划的小淮海战役,在我方获取济南战役胜利后国民党方开始向徐州收缩兵力。

向徐州收缩兵力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国民党一方担心我方逐步蚕食他们的有生力量,经过国民党徐州方面商议,最终国民党军队以徐州为中心利用津浦、陇海两条铁路线展开部署。

这种部署在地图上就是一个“十字架”,国民党方还给这个部署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常山之蛇。

这个部署一开始的本意是以铁路为主徐州为中心,若一条线的“头”受到攻击可以迅速向尾部收缩,若一条线的中间部分受到攻击则两边都可以兼顾。

但这种部署的弱点也十分明显,现在是个人通过地图都能看出对付这种部署的正确方法是“掐头去尾”。

虽然中间受击两边确实可以兼顾但国民党方面部署的是两条线,这就让他们的兵力十分分散,仅一条线的首尾相顾是抵挡不住我军的集火的。

也许是老蒋比较自信,在看到这种部署时他还拍手叫好呢,但我军的所作所为立刻扇了老蒋一个“大嘴巴子”。

当时位于常山之蛇阵型东部的是黄百韬和李弥两大兵团,其中的黄百韬兵团是国民党的王牌部队,本着要打就打精锐的粟裕将军率先向黄百韬兵团发起进攻。

此时的黄百韬兵团还在新安镇驻扎,在收到消息后他本想撤离但上方给他命令要求他等44军过来汇合后一起撤离。

这就要说当时的战争情况了,解放战争期间我军奉行的主要战略为“围歼打援,消灭有生力量”,所以我方一直都在“抓落单”蚕食国民党的军队。

这就给国民党军队很大的压力,长期被我军这么“搞”导致他们单独一个军都不敢行动,在之后他们一直都是以几个军为单位行动。

所以黄百韬就因这种战略错失了最佳撤离时间,等到四十四军与其汇合时我军都快A到黄百韬脸上了。

这时怎么办?黄百韬跟我军的胜算不大所以他的决策还是撤离,但不得不说的是虽然黄百韬兵团是国民党的一大王牌但他们的作战实力仅来源于装备和单兵素质,黄百韬是一点脑子都没长。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整整两三天的时间黄百韬都没想到去搭个浮桥,因此在我军追到黄百韬“屁股后面”时他们十万人仅靠一个铁路过河。

黄百韬后方军队迅速被我军歼灭,见情况如此黄百韬只想开足马力“遼”,不过接下来的情况给了黄百韬当头一棒。

在徐州东北部是冯治安的部队,冯治安的部队原本的作用是接应黄百韬与李弥两大兵团渡河,但是冯治安手下两大副司令是我国潜伏在国民党军队多年的地下党员。

这两位副司令员直接策反四分之三的军队,这就导致冯治安自己都管不过来更别提什么接应黄百韬了。

东北部的接应部队策反,我方的华东野战军也就自然而然的杀了过来,浩浩荡荡的人马没有任何阻拦直奔黄百韬拦住了他的退路。

黄百韬得知这个消息后心瞬间凉了半截,前有华东野战军后有我方粟裕将军的部队,黄百韬兵团瞬间被堵死在这条铁路桥附近。

但在前方有友军李弥的部队,想到这黄百韬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请求支援。

不过李弥是何人?友军有难他怎么会帮呢?李弥当时就以徐州方面撤离的命令回拒了黄百韬,黄百韬军团也陷入了我方的前后夹击之中,最终他被我军围在双集堆附近。

黄百韬凭借自己军团优良的装备坚守十一天,在这期间老蒋得知消息后迅速派兵前去“送人头”,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正式开始。

局势扩大,小淮海变成大淮海。

国民党方派了多个支援部队,有意思的是李弥部队也在其中,而且由于黄百韬这个人过于自傲得罪过不少国军将领,所以这些部队大部分都只是在“磨洋工”,遇到点小阻击都会立刻撤退。

但国军中还是有一部分“视死如归”的将领的,比如其中的金门王胡琏和黄维,而黄维更是“无脑硬冲”。

在我方歼灭黄百韬军团后胡琏看清形势迅速撤退,只有黄维跟个“二傻子”似的继续上,胡琏没办法只能适当对其保护,但在我军包围黄维后胡琏也只好撤离。

所以现在就可以说一下当时的情况了,当时的情况是黄百韬兵团刚刚被团灭,周边地区有不少正在撤离的国军,只有一个“硬汉”黄维在苦苦坚持。

深知老蒋有“不服输”精神的刘伯承、邓小平二人迅速下令包围黄维兵团,不过问题来了,刘邓大军有十二万人,黄维兵团也有十二万人。

众所周知同样的人数在没有很好的地形优势的情况下一方是无法对另一方进行包围的,而且我方的这十二万人装备远差与黄维兵团。

但刘邓二人决心死磕到底,同样的打法,中原野战军在双集堆包围了黄维兵团。

此时如果周边地区的国军要能迅速反击的话这场战役我方至少要付出惨烈的代价甚至会输掉这场中规模战役,但国军将领大部分贪生怕死,没有上方命令不动。

加上黄维兵团内部有我方底下党员策应,很快我们的华东野战军就与刘邓大军汇合彻底包围了黄维军队,虽然黄维军队有一定地形和装备优势但在我军刘伯承、邓小平及粟裕三人的指挥下很快落入了下风。

而老蒋始终秉持着“孩子没了才来奶”的战略思想又命国军回去反包围,等到国军到达指定地点时黄维兵团都快没了,虽然黄维兵团还在苦苦坚持但此时他们认为没有救援的必要于是这些国军就止步不前。

见此情况驻守徐州方面的杜聿明给老蒋提建议:“放弃徐州”。

经过深思熟虑后老蒋还是决定放弃徐州,杜聿明便率领着三十万的国军开始撤退。

要说国军的机器化部队跑的是很快,我军的两条腿是拼了命也追不上,但很搞笑的事情来了,老蒋在半道改变计划要求杜聿明去救援杜聿明。

其实老蒋的这种性格特点杜聿明是知道的,所以在逃跑过程中他特地要求要求全军销毁电台,想着没有电台老蒋就联系不上他了,这样就可以避免老蒋犯病。

但老蒋犯病谁都拦不住,老将直接空投回援的命令给杜聿明弄的不会了,最后杜聿明只好仰天叹气道:“算了,这是他的部队,他想怎么样怎么样吧。”

就这样杜聿明的部队跑到一半被迫回去救援黄维兵团,也正是老蒋这个“送人头”的行为才让淮海战役成为世界史上的一大传奇战役。

1948年华东野战军于陈官庄地区包围杜聿明部队,在粟裕的带领下杜聿明部队被全歼,三十万人的部队被粟裕一口吃掉也奠定了我军解放战争的胜利。

淮海战役中粟裕的功劳

在淮海战役的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都有粟裕的功劳,特别是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这两个阶段完全是粟裕主导的,所以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功劳如下:

第一点就是提出淮海战役并直接主导第一阶段,粟裕经两个月的深思熟虑以实际情况提出小淮海战役,粟裕这个好建议也迅速被毛主席采纳。

虽说小淮海战役发展成大淮海战役是粟裕的无心之举但没有粟裕这场战争连发动都不会发又谈何淮海战役的成果呢?

第二点,粟裕对这场淮海战役的部署起到了决定性关键作用,在国民党决定把小淮海战役规模升级后是粟裕率先站出来表决战决心,粟裕的发言获得了大部分上层支持最终这场大淮海战役才得以发动。

而且在此期间粟裕也提出了第三方面野战军归邓小平、陈毅指挥从而实现北方的决战,事实证明粟裕是对的,正是粟裕建议的部署才让淮海战役打的如此成功。

第三点,第三点主要说的就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了。

围歼黄百韬是粟裕做的,围敌打援包围黄维也是粟裕提出的,粟裕请求上方抽五个纵队参与围歼黄维决定了围歼黄维兵团的成功,因为正常情况下仅靠刘邓大军十二万人包围装备精良的黄维兵团是不可能成功的。

围歼黄维兵团也有粟裕主导的华东野战军一份力,所以虽说第二阶段主要功劳是刘邓但粟裕功劳也不小。

接下来就是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围歼杜聿明是粟裕的主功,而粟裕采取的“围而不打”更是一项高明的战略。

在当时粟裕包围杜聿明后面临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直接围杀杜聿明另一个选择是等待黄维兵团被彻底收拾干净后在打杜聿明。

出于形势判断粟裕有些倾向于后者,而毛主席给粟裕发来的电报直接敲定了粟裕内心的计划,毛主席的电报表示:“先黄维后杜聿明,对杜聿明围而不打。”

毛主席的想法和粟裕一致,对此粟裕包围了杜聿明半个月之久。

这半个月让杜聿明有些摸不到头脑,而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一开始杜聿明全军士气高昂但看我军始终不打也逐渐懈怠了一些,等到黄维兵团被彻底歼灭后华中野战军也随之包围了过来。

当时是冬天,国军缺乏御寒衣物,所以粟裕立刻下令打压其士气对其招降,这招果然好使,不少国军见打下去无果都投降了我军。

即便是那些不投降的战斗力也下降了不少,粟裕将军看准时机及时发起进攻,最终国民党杜聿明手下三十万军队被我方完全吃掉。

毛主席曾说:“淮海战役就是一锅夹生饭,我军战士是一口一口硬吃下去的。”

淮海战役难打的原因除装备人数外还有作战指挥,这场战役并不算有所预谋而是随机出现的,我方没想到老蒋这么“刚”,而老蒋也没想到我军能在这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下完胜国军。

所以这场战役粟裕粟裕不是总指挥但却是头功,他实际倡导了淮海战役并指挥了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中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正是他与其他四位指挥的应变才打赢了这场传奇战役。

淮海战役我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以六十万胜八十万,斯大林在听到这个战况结果后都拍手叫好:“六十万胜八十万真是一个奇迹啊!”

举报/反馈

荣亭小吏

2017获赞 228粉丝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欢迎关注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