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黄荣丽(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近日,中央网信办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针对网站平台提出了13条具体工作要求,包括严防假冒仿冒行为、规范信息来源标注、加注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标签、限制违规行为获利等,通知的发布对于优化自媒体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对标13项工作要求,可以发现诸多问题在科普类自媒体中也同样存在。如科普类自媒体中常有以某领域专业人士自居,打着输出专业内容的旗号,兜售相关产品;或打着揭秘行业内幕的旗号,制造不满和恐慌情绪,进而吸引流量。此外,缺乏资质认证,科普标签随意添加;以科普之名进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输出等问题也屡见不鲜。这些也都需要从平台层面做好内容准入的把关,阻断不合规合法的劣质“科普”内容的传播链条。
而如何把好这个关,从哪些方面把关,因为科普内容的特殊性,目前的13条工作要求还不足以回答好这两个问题,科普自媒体需要更具有针对性的管理细则。
目前中国科普研究所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正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对此项工作的探索,如以科普短视频为抓手,以视频本身的内容形式为依据,形成科普短视频评价指标体系,从意识形态、法律法规、伦理和道德规范以及科学性等多维度提出了对科普短视频的基本要求。各网站平台可参考此类模式和评价指标形成符合一致性要求和适应自身特色的“把关”细则,在推动形成良好网络舆论生态的同时优化科普内容创作与传播环境,提升平台自身的科普内容品质。
有了“把关”细则后便需落实到具体的“把关”实践。
各网站平台可作用的“把关”对象有且仅有两类:一是对人的把关,二是对作品的把关。
“人”是“内容”的源头,特定的科学内容只有让符合条件的人进行创作才能保证创作出的内容作品的可靠性。笔者认为,除了按照《通知》中的要求,对具有一定行业壁垒且影响性较大的科学内容(如医学)创作者强化资质认证展示和进行违规处置之外,还需要对注册成为科普博主,贴科普标签行为进行基本准入素养测试,明确成为专业科普创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观念、意识、品质、技能和行为要求。
在对作品的把关上,笔者认为,尽可能详尽的“把关”细则只是基础,提升各网站平台的“把关”能力才是关键。这种能力既包括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能力,同时也包括具体的内容审核人员的判别能力。除了建立违规样本数据库,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内容审核效率和准确度之外,科普内容的特殊性需以人工审核弥补机器审核的不足。这就需要做好人才培育工作,着力提升科普内容审核人员的科学素养,并搭建好与专家的沟通机制,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以减少审核漏洞。
通过“把关”细则制定、“把关”技术提升和“把关”人才培育三部曲,自然能够逐步优化科普自媒体生态,推动创作出让大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优品、精品。
原文刊登于2023年7月27日《人民政协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