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广宗太平道乐








太平道乐也称太平古乐,渊源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公元172年,巨鹿郡人张角为推翻汉家王朝,创立了太平道,于公元184年发动了我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太平道起义,道徒以黄巾裹头作标识,史称黄巾起义。广宗是起义的发源地,张角将全国的太平道徒按政教合一编制,分成36方,广宗为中央方,即大本营总指挥部。据《后汉书》、《三国志》记载,起义军和汉军几次大战均在广宗进行。在起义中,张角病逝于广宗,被破棺剖尸,其弟人公将军张梁战死在广宗,8万多将士阵亡在广宗。如今,发源地仅存当年的灵仙庙、圣水坑、黑风口、点将台、一杆旗地(竖第一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大旗的地方),还有战场墩台、迷魂阵等遗址,而太平古乐却较完整地承传下来。


图片


太平古乐是在长达12年(公元172年-184年)起义舆论发动过程中形成的。张角把地主阶级不劳而获,应当人人平等的思想,预言社会将要发生大变动及对神的祈禳祷祝编成经文,让徒众咏诵,同时配以乐器伴奏,开始先加入了木鱼、铛子等打击乐器,使咏诵有了轻重缓急的拍节,以后又增加了笙、管、笛等吹管乐器,改直诵为乐诵。这便是太平古乐产生和形成的根源。打醮,是当时聚众宣传太平道教义的主要形式,也是太平古乐演奏的载体。以广宗为中心的醮场是全国最大的醮场,叫“阖天大醮”。打醮设坛,广宗谓“总坛”,以“总坛”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设“分坛”,呈“米”字型,各“分坛”距“总坛”40-50华里。东、西、南、北、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各“分坛”醮场所在的村分别为:威县雪塔、平乡县节固、平乡县河古庙、广宗县南庄子、威县第什营、巨鹿县王六村、平乡县艾村、南宫县天宫。届时,在18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太平古乐的笙、管、笛、锣、鼓、钟声响彻大地。黄巾起义失败以后,打醮融入了悼念和祭祀死难黄巾军英灵的内容。“阖天大醮”在广宗从172年一直延续到1924年。时下,白事超度亡灵演奏的太平古乐乐曲就是从超度黄巾军亡灵沿袭传承下来的。


图片


太平古乐在传承过程中融合吸收了宫廷音乐、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等多种音乐成分。所用乐器以管、笙、笛、埙和坛鼓、云锣、铙、镲为主。其曲调有的明亮、高亢、激昂,有的深沉、悲切,旋律起伏叠宕,幽雅婉转,高低音变化极大并且频繁,有的曲子达两个八度之多,音乐表现内涵丰富,情绪变化深奥;有的节奏明快、虚幻、轻盈,曲牌节奏多用切分音,使人听后沉浸在一种欢快、跳跃的氛围中。太平古乐虽源于道教,然而演奏者只有在民间道场,穿上道袍演奏,人们才感觉它是道教音乐,更多的时候他们在寿诞、庆典、民间娱乐场所演奏,深受群众喜爱,因为太平古乐深深地植根于民间,具有大众化、通俗化、多样化特征。乐器的掌握难度较大,有歌谣说,“三年管子、两年笙、横笛起个大五更(起码过一个春节的五更,即一年)”。歌谣说的只是入门,要出徒,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就更难了。所以艺人学艺非常刻苦,必须“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然,“是吃不上这碗饭的”。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一种是动乐。静乐在表演时或坐或立;动乐是指循图谱边行进边演奏谓乐舞。


图片


太平古乐自形成至今1800多年以来,薪火相传的主要形式是师徒相承,传授方式是口传心授,他们叫“口口递”,“递”的不是简谱,也不是工尺谱,而是用当地方言单字“冬、浪、里、得、龙、格、当”哼唱的口传谱,我们叫它“龙格谱”。传世的有辗转手抄工尺谱。经过普查,太平古乐有“伴经曲牌”48首、“器乐曲牌”41首、“打击乐曲牌”45首,共计181首,其中演奏失传47首。流传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及统称“三仙曲”的《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等,另有手抄本太平道乐工尺谱一册碾转传世至今。


图片


历经沧桑岁月,世代传承,太平道乐逐渐演变成为极富地域特色的民间音乐。


图片


2000年8月,邢台市文化局首批向河北省文化厅报送了《关于广宗县太平道乐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报告》。2006年,太平道乐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吴建如

- END -

举报/反馈

邢台文旅

2.8万获赞 1.3万粉丝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