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59岁的孙中山与世长辞,众人决定把遗体做永久处理,放在玻璃棺木中供后人瞻仰。

仅六年后,棺木被钢筋混凝土封固,世人再也不能看其遗容。

01

1931年,历时六年的中山陵修建工程全部完成,孙中山想要安葬在南京紫金山的遗愿即将可以达成。

在此之前,他的遗体一直被安置在北京香山碧云寺内。从孙中山逝世前后,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一代伟人的遗体放置问题。

在1925年3月,曾先后两次派人到苏联定制玻璃棺木,但都不顺利。要么运输途中损坏了,要么材质和尺码不合适。

因为孙中山先生逝世后,众人决议通过要对他的遗体做防腐处理,以长久保存供后人瞻仰,这就意味着对棺木的要求极高。

经过多重筛选和专家确认,最终采用了美式楠木玻璃棺木,也就是存放在碧云寺内的那一副,从为孙中山举行公祭到中山陵修好之前,一直存放在其中。

中山陵完工后,宋庆龄谨遵孙中山临终所托,护送起灵柩下南京,到中山陵安葬。那里是孙中山生前就十分中意的地方。

出发前,医学专家们对孙中山的遗体做了最后的防腐处理,看起来就跟平常人睡着了一样,据说可以保证千年不腐。

另外,还把孙中山从原来的楠木棺移到了新的铜棺,给他重新换了民族款式的殓衣。

02

一切准备就绪后,由宋庆龄主持,把灵柩从碧云寺护送到中山陵。从起灵出发,几十万群众纷纷前来恭送。

这阵势犹如孙中山逝世那年举行公祭,沿途不断有群众跟随,大家怀着悲痛的心情目送灵柩,可见孙中山在群众心中地位多高。

经过三天多的路程,运灵队伍顺利到达南京,中山陵前又是几十万群众肃立瞻谒,直到看见宋庆龄关闭陵墓的大门。

至此,孙中山安葬仪式结束,一代伟人长眠于紫金山。

此后人们若想瞻仰伟人风采,中山陵里的棺木是可从地穴中升起来,人们透过玻璃看孙中山的遗容。

但还没过多久,孙中山的遗体就开始变色,估计是防腐或密封的环节出现了问题。为防止进一步恶化,只能用混凝土紧急封棺。

因此,人们再也不能看到伟人的遗容,来到中山陵只能看到墓穴上放着的孙中山大理石卧像,但这并不改变大家对孙中山的敬畏之情。

03

大家不会忘了孙中山先生带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民主时代,他的一生都在为国事奔波,关心劳苦百姓,力求建立一个更民主更自由更平等的社会。

至死之前,他仍是两袖清风,没有什么遗产留给妻子宋庆龄,心里挂念的除了心爱的人便是还未成功的革命,嘱咐后人继续努力。

此等无私无畏的精神,即使没有千年不腐的遗体,也不影响孙中山前辈在后世人心中长存。

因为一个人,只要光芒万丈,历史的洪流也无法把他淹没。

04

小时候听老师在课堂上夸孙中山先生的伟大,十分困惑。搞革命的人那么多,他还没成功呢,为什么就成了“国父”?

后来随着自己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古代史,特别是清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才回过头懂得孙中山的伟大之处。

封建社会是皇权不断集中的过程,到了清朝乾隆的一系列政策之后,专制统治到了顶峰,毫无民主可言。

这样的统治下,国家看着很强大,百姓的日子却愈发艰难,正如张宏杰一本著作的名字“盛世的饥饿”。

直至近代,国内社会制度的桎梏,加上外国侵略不断,国家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急需撕开一个口子重生。

不管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孙中山先生他挺身而出了,他的智慧和魄力让他成为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虽然他至死革命尚未成功,但他却成了一座丰碑,我想就是这个原因,后人都愿意尊称他一声“国父”。

如今,我们每一座城市都会有一条中山路或一座中山公园,这是对孙中山先生衷心的纪念,也是提醒我们好好把他的故事和精神传递下去。

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举报/反馈

灵笙的创业笔记

34.4万获赞 5.1万粉丝
法学硕士,写作10年,能提供:1.爆款内容规划;2.产品设计方案;3.个人品牌商业咨询。记录创业过程的真实思考,欢迎来和我聊聊。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