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0月13日,毛主席的专列平安到达湖南长沙火车站。到长沙后,他住进了省委九所的6号楼,开始长达114天的休养。

虽然名义上是来休养的,但实际上毛主席一天也没没有真正休息过。自从他住进六号楼后,每天都会有人从北京送文件到长沙交给他批阅,然后又将文件带回北京发布。他每天几乎都要工作到凌晨,偶尔才有时间到长沙附近转一转。

在湖南休养期间,毛主席去过橘子洲头、在长沙游泳馆游了最后一次泳,还度过了难忘的81岁生日。

……


到橘子洲头看看

这句话是毛主席回到长沙后的第二天对秘书张玉凤说的。

10月15日早上7点左右,毛主席从办公桌前起身走到了窗前,背着手看着窗外思考着什么。

几分钟后,他回过神来,起身走出卧室,径直朝六号楼前面的院子走去。

张玉凤担心毛主席的身体,她快步追上了主席,问道:“主席,您这是要去哪?”

毛主席边走边说:“走,到橘子洲头看看。”

图|张玉凤

张玉凤不清楚毛主席一大早去橘子洲干嘛,但主席决定,她不敢违背。

她先叫醒了主席的贴身警卫李连庆,让他先和主席上车,然后一路小跑到4号楼,向负责主席警卫工作的汪东兴报告。

得知情况后,汪东兴和张玉凤一起从4号楼赶到6号楼。当时,毛主席半只脚已经上了车。

汪东兴折返到6号楼,打电话给湖南省公安局长高文礼,让他立刻安排人布置橘子洲附近的警卫工作,确保主席的安全。

7点35分左右,毛主席乘坐专车前往橘子洲。汽车一路经过了清水塘、小吴门、老火车站、五一广场、湘江东岸。这些都是毛主席年轻时,在长沙读书期间,走了无数遍的地方。

图|橘子洲上的青年毛泽东雕像

毛主席特意选择这条路线,也许就是想旧地重游,再次感受一下青年时期“恰同学少年”那种豪气。

不久,汽车驶上了湘江大桥,司机告诉向主席介绍道:“湘江大桥只用了一年就建好了。”

主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枯水期的湘江,可能他由此联想到了风烛残年的自己。

到橘子洲头后,毛主席对张玉凤说:“我想下车走一走。”

张玉凤考虑到那天气温比较低,担心主席的身体受不了,劝道:“外边太冷了,您就在车里看一看吧!”

毛主席知道张玉凤的好意,他没有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是将车窗窗帘完全拉开,透过车窗远眺河西的岳麓山、河东的湖南第一师范……任凭大脑回忆过往云烟……


毛主席应该回忆起了,20多岁时与同学们结伴游玩橘子洲的场景;30多岁时潜回长沙登上橘子洲头,面对滚滚湘江作《沁园春·长沙》的情景。

在毛主席看得入神时,司机有意将车开得很慢,沿着江堤绕橘子洲转了好几圈。

汽车开到学校附近时,几个去橘子洲小学上学的学生,认出了车上的毛主席。他们高声疾呼:“看,车上是毛主席。毛主席回长沙哒!”

负责现场执勤任务的警卫科科长刘曙明,跑到孩子们面前,朝他们吼道:“你们这些细伢几(小孩子),喊什么喊,快上学去!”

刘曙明将孩子们赶走,主要原因是担心附近群众都过来看毛主席。如果导致主席的专车被围住了,那保卫毛主席的任务就更加艰难了。

毛主席在橘子洲头看了半个小时后,他略带惆怅地对司机说:“我们回去吧!”


毛主席想看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说来也巧,毛主席回湖南后不久,马王堆汉墓就发掘出一批珍贵的帛书。

工作人员将这件事读给毛主席听后,主席喜形于色地对工作人员说:“他们干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为我们挖出了这么多珍贵的帛书。”

工作人员投其所好地说道:“湖南省委书记李振军同志是墓葬发掘的主持者,可以请他来为主席详细介绍一下。”

毛主席同意了他的建议,李振军一个小时左右便赶到了6号楼。

他详细介绍了汉墓的发掘经过。毛主席听完,问道:“……不知刚发掘出来的这一批帛书,什么时候能够整理出来?会不会出书?”

李振军回答:“帛书肯定会出版的,但时间不能保证,不过我们可以尽快完成。”

“出版后,能不能也给我送一套过来?”

“这个我还需要督促他们加快速度,争取早日送到主席手中。”

图|李振军

回去后,李振军联系了国家文物局的王冶秋,将毛主席想法告诉了他。

王冶秋深知事情重大,立刻加班加点整理出来了帛书《老子》甲乙本。在印刷前,王冶秋专门强调道:“毛主席想看帛书,但他老人家眼睛不太好,我们要尽量将字印大,方便他阅读。”

印刷完成后,王冶秋检查一遍后,再通过相关渠道送到了毛主席手中。

工作人员在给毛主席读帛书时,由于不懂《老子》中的一些概念,读起来磕磕绊绊,但主席却听起来津津有味,兴味盎然。

毛主席最后一次游泳

毛主席回到湖南一个月后,他的身体状况比之前好了不少。因此他提出了去湘江游泳的想法。

当时已是深秋,在室外站一会都要被冻得直哆嗦,更别说到河水里游泳了。

可是,毛主席决定了的事,谁也不能改变。

省委只好安排了几名警卫战士坐上快艇,去测量湘江的水温,结果当然是不适合游泳。

图|汪东兴

省委请汪东兴劝毛主席放弃去湘江游泳的想法,同时建议毛主席去新修建的湖南省游泳馆游。

最终,毛主席接受了他们的建议。

毛主席在游泳馆游了五次。

最后一次游泳期间,前来观看毛主席游泳的人比较多。

大家看到毛主席从更衣室出来,都能十分明显地看出主席的虚弱:呼吸不畅总是半张开着嘴巴,时不时还要咳嗽几声。

岸上的警卫员都在怀疑,主席这样的身体状况还能游泳?

然而,下到水里的毛主席,完全和岸上判若两人,他娴熟摆动着四肢,一会儿仰泳、一会侧泳。

曾经意气风发的毛主席,仿佛在水中重新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

可是,谁也没有预料到,这次游泳,竟然是毛主席生前最后一次游泳。


毛主席在湖南过的81岁生日

1974年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81岁生日。当天中午,张玉凤等人特地在餐桌上摆放了,插上了几支梅花的花瓶、没有标签的白酒和生日蛋糕。

平时主席一餐只有四菜一汤,这次厨师石荫祥“破例”为主席做了四菜一汤外加三小碟凉菜。

毛主席上桌后,张玉凤替主席斟酒。主席指着她手中没有标签的白酒瓶,问道:“这是甚么酒咯?怎么上面连个标签都没有咯?”

张玉凤回答:“是当地的白酒,质量是上乘的,只不过刚刚研究出来,所以没有名字。”


毛主席想了想说道:“那我给它取个名字怎么样?”

旁边的工作人员,特别是湖南籍的工作人员,都异口同声地说:“好啊!有了主席取的名字,这酒肯定能大卖。”

“叫什么名字好呢?”

主席思考了片刻:“你们说它是用白沙井的水酿的,那就直接叫它白沙液怎么样?”

说完,毛主席接过张玉凤手中的酒瓶,亲自给张玉凤和几位服务员倒了酒。开饭后,大家站起来,举杯为毛主席祝寿,主席开心地向大家回礼。

午餐吃完了,服务员又将慢慢一盆的长寿面端了上来,主席帮忙分发给了在场的工作人员。


下午毛主席提出在6号楼前,与所有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大家很高兴,早早地赶到了现场。

晚上八点左右,湖南省委在室外燃放了烟花爆竹。由于天气寒冷,主席坐没有去外边,只是坐在室内观看。

看着年轻男女,爽朗的笑声,毛主席也很高兴,脸上的笑容在烟花的映衬下,十分地和蔼亲切。

1975年元旦过后,第四届人大顺利召开,大会上根据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提议,选出了新的国家领导人。毛主席悬挂多年的心,总算落了下来。稍作休息后,毛泽东决定悄然离开长沙。

春节前夕的一天,毛主席对张玉凤说:“我们过几天走吧。”

湖南省委的领导出面挽留他,毛主席说:“我在这里住了一百多天……我离开了,大家也能过个轻松一些春节!”


说出这句话时,毛主席的眼睛里充满了泪水,对故乡湖南的不舍在这一刻全部表露了出来。

离开前,除了值班的警卫,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到门口为主席送行,他们眼含泪水,齐声祝主席身体健康,希望他有时间再回家乡看看。

毛主席上车前,向大家招手告别,与大家承诺:“我今年冬天还回来看看。”

可惜,这一次毛主席没有兑现承诺。最后的挥手,成了他与湖南的永别……

举报/反馈

冰菓纪实

5.1万获赞 4925粉丝
喜欢古代史类文章的可以关注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