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民主人士,国民党同盟会元老的黄炎培,在1943年于沈钧儒次子沈叔羊所作的一幅画上题写的。
这既是第三次反共浪潮之中黄炎培对于共产党的支持,也是针对1935年国民党造谣红军长征经过茅台镇用茅台酒洗脚而发出的愤怒回应。
这首打油诗在当时也是广为流传,身在延安的毛主席也是将黄炎培题诗的这幅画框裱起来,挂于延安杨家岭的会客厅。
而就在两年之后,黄炎培等民主人士齐聚延安,黄炎培再次见到了这幅画,一时间,感慨万千。
也正是在这一年,有了著名的关于毛主席和黄炎培的窑洞对。
国民党的无底线造谣
1943年,本应该是国共两党合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时期,但国民党却在这个时候,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再次展开第三次反共浪潮。
此时的共产党已然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中流砥柱,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开始掀起了反共浪潮,想要消灭共产党和一切革命力量。
此时的黄炎培乃是中华职业教育社负责人,和第二届参政员沈钧儒是好友。
当时的重庆虽然处于战争之下,物资匮乏,但是重庆却集结了全国各地的文艺家,因此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时期,经常会举办一些文艺展览,来丰富精神生活。
彼时沈钧儒的儿子沈叔羊举办了个人画展,作为长辈的黄炎培自然也去参加。
这几日正值国民党大肆造谣共产党的时期,各种谣言、诋毁不断,其中一件事黄炎培记忆深刻。
那就是国民党诋毁1935年红军战士长征到茅台镇的时候以茅台酒洗脚。
今日看到茅台酒,黄炎培也是内心愤懑,便询问沈叔羊自己可以在上面题诗吗?
若是一般人恐怕会被拒绝,但黄炎培作为当时的名宿,沈叔羊自然是欣然答应,于是黄炎培思索片刻,便提笔写下了这首著名的打油诗。
“喧传有人过茅台,酿酒池中洗脚来。
是真是假我不管,天寒且饮两三杯。”
而这幅图又是如何来到延安,进入毛主席的会客厅的呢?
重金收购
对于国民党的造谣的所谓红军战士以茅台酒洗脚,完全就是无稽之谈。
但在茅台镇的时候,红军战士的确用茅台酒洗脚了,只不过洗的乃是长征途中因作战而受伤的伤口。
从江西长征到贵州,一路上红军的武器装备、后勤物资等大量丢失、消耗,就连最基本的医疗消毒酒精都不够使用。
在来到茅台镇的时候,茅台镇的百姓也是热情相迎,同时还送给了红军很多茅台酒。
但是这些酒并没有被用来喝,而是被用作给战士消毒的医疗用品,很多红军战士的伤口消毒都是用的茅台酒。
对于重庆地区文艺界人士的活动,当时的中共南方局文委也非常重视,沈叔羊画展之上的事情自然也是引来了中共方面的注意。
当时国共关系紧张,南方局的经费有限,对于在这个时候购买画作,很多人都不太同意。
但周恩来力排众议,将这幅画买了下来,随后立刻命人将画作送往延安。
作为党的领导人,周恩来深知这幅画作之中蕴涵的一系列重要信息,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
为何黄炎培就能够如此笃定国民党是造谣呢?
其实黄炎培手下有一位工作人员正来自茅台镇。
当听到在池子里洗脚的时候,工作人员连连摇头,并解释道,在酿酒的时候,哪有什么酒池子,都是酒坛,高大的酒坛,配上小小的坛口,成年人根本放不进去脚。
因此作为国民参议员的黄炎培,在看到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污蔑之后,也是仗义执言,秉笔直书,以此诗嘲笑国民党的无知。
但这仅仅是黄炎培和毛主席之间深厚友谊的开端。
会客厅之中《岁朝图》
1945年,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尾声,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成了一个问题。
1945年7月1日,一架飞机降落在了延安机场,这架飞机之上走下来六个特殊的人,黄炎培、褚辅成、冷僪、左舜生、傅斯年、章伯钧。
他们皆是当时国民参政会参政员,而他们来延安的目的,只有一件,那就是促成国共双方恢复和谈。
对于黄炎培等人而言,来到延安是震撼的,他们没有想到,这个1921年才成立的政党,如今已然成为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的未来。
在延安他们看到了何为军民一家亲。
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刚刚开完七大,拥有百万党员,正是蒸蒸日上的时候。
面对从重庆飞来的黄炎培等人,毛主席等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且带着他们在延安四处参观。
其实从一到延安黄炎培等人便发现了不同,尤其是在见到毛泽东、周恩来等诸多中共领导人之后。
作为国民参政会的参政员,黄炎培等人的生活不需多说,平日里所接触的自然也都是国民党的达官显贵,他们的居所和左派,黄炎培等人也是深有体会。
唯有傲慢和奢侈二字能够概括。
但是在来到延安之后,他们才看到了什么是简朴,在毛泽东的会客厅之内,并未太多的家具陈设,说是会客厅,但也就能够坐下二十个人而已。
在黄炎培等人来到之后外加延安陪同的人就已经把整个会客厅占满了。
黄炎培没想到自己当时的一个无心之举,竟然会受到中共领导人的如此重视,这让对毛主席,对共产党的评价再次上了一层楼。
而在当天的宴会之上,毛泽东主席也是以茅台酒招待黄炎培等人。
宴会之上,还提到了黄炎培所作之诗,意兴阑珊之处,陈毅便提议众人饮酒作诗。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了大家的叫好,毛主席吟道延安重逢喝茅台,周恩来,黄炎培,陈毅三人接连接下。
“今有嘉宾陕北来”
“是真是假吾不管”
“天寒且饮两三杯”
“琼浆玉液酒之最”
“天涯此时共举杯”
“惟有茅台喜相随”
延安一行,让黄炎培等人大感震撼,对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敬意,也是油然而生,乃至黄炎培坦率地说道:“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都没有跳出周期率的支配力。”
这正是黄炎培在亲眼所见延安的团结、希望之后有感而发的肺腑之言。
而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之中的部分言谈。
在延安行之中,黄炎培不仅见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大公无私的风范,还与毛主席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窑洞对,这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痕迹,也正是这次对话,揭露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未来!
窑洞对
作为民主人士代表,黄炎培对于中国的未来非常关心,他所希望的,乃是中国人民的未来,中国革命的未来。
重庆的国民政府显然已经让黄炎培非常失望了,因此他才会前来延安找寻答案。
因而黄炎培才会说:“‘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样振聋发聩的历史之问!
而毛主席也言明,中国共产党找到这条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找到了未来,那就是群众路线,那就是民主。
毛主席举重若轻,决胜千里,早已认识到了中国革命的未来,必然是人民,是民主。
对于黄炎培而言,这是震撼的。
他无法想象,在这个逼仄的窑洞之中,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之下,毛泽东在一步步完成他的理想,完成他的雄心壮志。
在回到重庆之后,黄炎培便开始一项令人意想不到的工作,那就是四处宣讲、报告,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向更多人地展现。
此时的黄炎培内心是炽热的,他似乎看到了中国革命的未来,曾经那个彷徨的黄炎培,此时已然有了方向。
离开延安之后,黄炎培很快便写下了《延安归来》一书,该书一经出版,便成为了当时的畅销书,让无数人认识到了延安,认识到了共产党。
但黄炎培在出版之前,却拒绝了国民党的送检要求,这样引来了诸多作家的支持。
不过黄炎培也因此受到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的监控。
延安方面得知之后,也是开始想办法解救黄炎培以及其家人,最终在多方面的努力之下,在1949年,阔被四年之后,黄炎培再次同毛泽东主席相见。
再次相遇
“我的信念是,‘不看清是’真理所在,是绝不盲从的。”这是黄炎培在一次同毛主席的宴会之上所说的。
原来黄炎培一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不做官。
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曾两次任命其为教育总长,但都被黄炎培拒绝了。
黄炎培有两个清名,一不愿敛财,二不肯做官。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黄炎培却欣然答应了中央的任命,出任了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在当时引起了很大反向,黄炎培说道:“现在的政府是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是自家政府。自家的事需要人做时,自家不应不做。我现在是为人民做事,不是为个人做官。”
其实在之前黄炎培虽然不做官,但是却不是不做事。
在黄炎培的主持下,1939年成立了统一建国同志会,1945年,又筹建了民主建国会。
不仅如此,黄炎培还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者,其职业教育思想对中国的教育发展有着导向作用。
1952年的时候,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和政务院副总理黄炎培,老友相逢,自然是百般滋味,言谈之间,二人再次提到了当年那场在延安的宴会。
那时陈毅也在宴会之上作陪,相互吟诗作对。
言谈之间二人也是再次以诗相和,陈毅作诗道:“金陵重逢饮茅台,万里长征洗脚来。深谢赋歌传韵事,雪压江南饮一杯。”
而黄炎培看着如今新中国蒸蒸日上的蓬勃朝气,也是感慨万千,随机回诗道:万人血泪雨茅台,沧海桑田客去来。消灭江山龙虎气,为人服务共一杯。
追随真理!追随真知!追随人民!这正是黄炎培一生的追求!
而服务人民,追求民主,这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所努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