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现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88项。亳州的历史人文资源丰富,与黄山的自然景观遥相辉映,有“北亳南黄”之说,是安徽四大旅游板块皖北文化生态旅游的核心区。
亳州在数千年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自然和谐的道家文化、风骨刚劲的建安文化、阴阳相济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成为亳州独有的文化名片。受其影响,亳州人的性格中兼具冲淡、粗犷与细腻,重诺守义、乐于助人,被很多外地人评价“亳(bo)州人不薄”。
亳(bó)州市,简称亳,古称谯(qiáo)城、嵇方、谯郡、兖州、焦国,安徽省辖地级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千米,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区域面积8522.58平方千米。
亳州市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于亳190年。自秦时置谯县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县建制,其间魏黄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刘福通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亳州正式成为"三朝"古都之地。
亳州市是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世界中医药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中国长寿之乡,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皖北旅游中心城市和省域交汇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
历史沿革
亳州,古称亳,别称谯城,亳字拆分,由高字头和宅字底组成,所以又称“高宅之地”。远在七八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商成汤灭夏,建立商朝,都于亳190年,在亳境内建嵇方国。魏文帝皇初二年(221年),谯被封为“陪都”,与许昌、长安、洛阳、邺并称为“五都”。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改南兖州为亳州,亳州之名,始见于此。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至此亳州成为三朝古都之地。民国元年(1912年)亳州改为亳县。民国37年(1948年)8月成立亳州市,1949年2月市、县合并,恢复亳县建制,隶阜阳行政公署。
位置境域
亳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华北平原南端,距省城合肥330千米,位于东经115°53′~116°49′、北纬32°51′~35°05′,北依河南省商丘市,西与周口市鹿邑县接壤,西南部与阜阳市毗连,东部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部与淮南市为邻,区域面积8522.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亳州市全境呈东南西北向斜长形,整个亳州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以1/9000地面自然坡降向东南微倾。西北部谯城区詹楼地势最高,海拔42.5米;东南以利辛县展沟南部最低,海拔22米,相对落差20.5米。由于受河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形成平原中岗、坡、碟形洼地相间分布,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亳州市辖境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部有龙山、石弓山、齐山、狼山、双锁山等10余处石灰岩残丘分布,除蒙城和涡阳零星分布的剥蚀残丘以外总体为典型的黄淮堆积型地貌,为近代黄河泛滥沉积区域,微地貌分为河漫滩、泛滥微高地、泛滥坡平地、决口扇形地、河间洼地、河间平地、低丘7种类型。
土壤
亳州市土壤类型主要有砂礓黑土、潮土、棕壤土和石灰土。其中砂礓黑土(又叫青黑土)是一种具有腐泥状黑土层和浅育性砂礓层的暗色土壤,是古老的农业区耕作土壤之一,分布面积最大,约占全区总面积的71.6%;潮土系黄泛沉积物发育而成,约占总面积的23.2%;棕壤土系老的黄土性冲击母质所形成,分布于河流中游沿岸,呈带状分布,占土地总面积的1.5%。石灰土系以石灰岩为主的风化积物发育而成,均集中在小山丘周围,约占土地面积的3.7%。
气候
亳州市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水文
亳州市辖区内河流属淮河水系。主要干流河道有涡河、西淝河、茨淮新河、北淝河、芡河等。涡河自谯城区安溜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蒙城县移村集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173千米,流域面积4039平方千米;西淝河自谯城区淝河镇入境,东南流经涡阳县,至利辛县展沟镇出境入凤台、颍上县界,境内长123.4千米,流域面积1871平方千米;茨淮新河自利辛县大李集镇入境,向东流经利辛县境南部,至蒙城县立仓镇出境入怀远县,境内长66千米,流域面积1401平方千米。
地方文化
文物
截至2022年7月,亳州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31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花戏楼、亳州古地道、曹氏家族墓群-董园二号石墓、曹氏家族墓群-薛家孤堆、曹氏家族墓群-曹四孤堆、曹氏家族墓群-张园汉墓、曹氏家族墓群-观音山孤堆、南京巷钱庄、“古井贡酒”古井及窑池、薛阁塔、尉迟寺遗址、蒙城万佛塔
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祖庵、汤王墓、明王台遗址、钓鱼台遗址、傅庄遗址、江宁会馆、清凤岭遗址、道德中宫、姜桂题公馆、古淝公所、谯城区何家巷、城父遗址(含望花台)、张虚谷宅、城里清真古寺、四女汉墓群、涡北基督教堂(含一中白楼)、金不换酿酒古窖池、程井遗址、十九里关帝庙、八角台、唐庄遗址、章华台遗址。
一女孤堆、蒙城文庙(含明伦堂)、马玉昆府第(含涡阳马玉坤公馆)、陆建章宅、檀公城遗址、蒙城城隍庙、红城遗址、“伍奢冢”遗址、禅阳寺遗址、阚疃天主教堂、红门寺遗址、阴阳城遗址、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含彭雪枫德政碑)、张乐行故居、捻军会盟旧址、天静宫遗址(含东岳庙)、峨眉山古墓葬(范蠡孤堆)、义门清真寺、北平城遗址、高炉家酒酿造遗址、袁大化故居(含袁氏宗祠)
非遗文化
截至2022年7月,亳州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88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
民风民俗--民间艺术
涡河憨腔
涡河憨腔(暨琴书),是发展于涡河两岸的独特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杂糅传统泗州戏的婉转动听,结合传统琴书的韵律,再加以陕西老腔的浑厚有力,唱腔悠扬。
涡河憨腔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它借鉴了大鼓书、琴书、坠子、泗州戏等民间曲艺小调,吸收多种唱法,自成一体,非常接地气。
亳州唢呐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传广泛,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的民间管乐器,它发音开朗豪放,高亢嘹亮,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抒情时宛如歌唱,激昂时气贯长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唢呐在亳州流传有几百年的历史,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
陈抟老祖心意六合八法拳又称水拳,为亳州人陈抟(公元871年—989年)所创,距今流传已逾千年,因陈抟曾受封华山,故在亳州以外流传时名为华岳六合八法。该拳内涵丰富,功法独特,以心中意念为指导,六合的“静”为体,八法的“动”为用,是内以养心性益气,外以修形体健美,是以意志为指导,不尚拙力,动作则以连贯、圆活、轻灵、沉稳,快慢相间,松紧相随。运动时以腰为轴心,步随腰动,不偏不倚,若虚若实,不露于外,鼓荡起伏,一气呵成,直至拳终。拳势运行如水势翻滚,内劲如海纳百川,以整劲为核心(发展为形意拳),以步伐为转移(发展为八卦掌),以轻柔为变化(发展为太极拳),堪称中华内家拳的始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华佗五禽戏
华佗五禽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华佗五禽戏发源于亳州,是东汉伟大医学家华佗继承古代导引养生术,依据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运行法则,观察禽兽活动姿态,用虎、鹿、猿、熊、鸟等动物形象动作创编的一套养生健身功。为更好的传承发展五禽戏,亳州市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在亳州每年都举办中国(亳州)华佗五禽戏养生节。2012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亳州“中国五禽戏之乡”牌匾。
五禽戏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具备、有刚有柔、刚柔相济、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与中国的太极拳、日本的柔道相似。锻炼时要注意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做到外形和神气都要像五禽,达到外动内静,动中求静,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备的效果。
晰扬掌
晰扬掌发源于亳州,元朝时期回族阿訇,根据穆斯林礼拜动作,《古兰经》文字的运笔走势,结合中国象棋的对弈棋局,而演化的一门武术“晰扬掌”,“晰”为“晰诸教异同之理,阐幽明生死之说,上穷造化,中尽修身,末言后世”。“扬”为发扬光大之意。2013年11月被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为首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老子传说故事
老子传说故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子传说故事是在涡阳民间一直流传至今的美丽传说故事。由于老子传说故事极富地方特色,语言独特,耳熟能详,已流传千百余年。老子传说故事基本上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老子的故事,刻画了老子从童年到暮年的成长过程;第二部分是有关老子和天静宫的传说,浓厚的神话色彩,亲切的地方口语叙述,为我们描述了老子传奇的一生。
亳州清音
在亳州悠久的文化长河中,繁衍出诸多文学艺术形式,清音,就是其中雅俗共赏的一种。
亳州清音的“曲牌子”格律较严,有一定的韵律,套数,字数,曲牌子有130多个,又分“正牌”与“杂牌”。有勾儿调,柳儿调,琵琶玉子,马头调;瑶调,秦调,老合调等等。现流行的只有30多个牌子了。
亳州剪纸
亳州剪纸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流传于安徽亳州一带。是由民间剪纸与新剪纸两个部分组成的。民间剪纸是在民间流传已久的一种实用性剪纸,如灯花、窗花、鞋花等等,它们具有玲珑剔透的艺术特点。亳州剪纸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花鸟虫鱼、神话传话、吉祥喜庆等民间题材的内容,又有歌颂祖国和家乡、反映群众现实生活和生产建设等方面的作品。
亳州梆剧
亳州梆剧,又称“淮北梆子戏”、“安徽梆子”、“土梆子”,是流行于淮北地区的艺术个性化比较强的地方戏曲剧种,也是安徽省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种之一,是亳州最受欢迎的一戏剧剧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大班会
大班会也叫鬼会,是一种罕见的民间舞蹈,它十分精彩奇特,有剧情发展,类似折子戏。每逢正月十五大班会演出,演员们着戏剧服装,脸画油彩,牛头、马面、黑白无常、判官、小鬼,纷纷登场,闹闹攘攘。
利辛展沟九曲黄河灯阵
又称“九曲黄河灯阵”、“花灯迷魂阵”(此阵内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生死机关,外按九宫八卦出入门户,连环进退,井井有条。2008年九曲黄河灯阵被列入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肘搁
在亳州一带有数百年历史,与广东的抬搁异曲同工。肘搁分“座子”和“架子”两部分。“座子”由体格强壮者担任,“架子”多由小孩子担任,身著戏衣,立于细铁架上,被“座子”托着,表演戏剧片断。边走边舞,有凌空之感。亳州的肘搁共有13 架,为:鳌鱼、青蛇白蛇、三娘教子、孙悟空、唐僧、沙僧、白骨精、单挑花篮、蓝桥会、刘海戏金蟾、仙鹤、仙女、瞎子卖牌等。表演时走“铁索扣”步。
亳州泥塑
泥塑俗称“彩塑”,是亳州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主要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亳州主要的泥塑形式是胶人塑,胶人塑属于雕塑类,却又超越了雕塑所用材质的单一性。比如,石雕所用的材料是石头,木雕的原料是木材,唯有胶人塑是将黄泥、棉絮、稻草、铁丝,还有绢、布等凝结在一起。胶人塑注重人物着装、色彩的对比,通常鲜艳明丽,人物形象 如生、惟妙惟肖。
二夹弦
二夹弦,又名两夹弦,群众也称它为"大五音"。国家非物质文化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山东西部以及河南东部及北部,江苏北部,安徽省北部一带的地方戏。因为它的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是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因而其流行地的群众按照其方言习惯称它为"二夹弦、两家弦、大五音。
亳州民俗文化——武术
亳州地处中原,武风昌盛。乡民多习武,特别是回民练武成风。亳州历史上武人辈出,“五禽戏”、“晰扬掌”产生于亳州,“六合八法拳”由亳州人所创,这些主要拳术套路都在亳州这一武术之乡生根开花。亳州武功在当代武坛上大展英姿,为世瞩目。亳州武术以拳术为主,剑术其次,枪术和棍术不多。亳州的拳术最盛,习拳的人不仅多,而且流传拳路多。最早也最著名的是华佗的“五禽戏”。五代宋初道人陈抟根据他的内丹理论创内家拳“六合八法拳”,此拳既有极强健身作用,也有出奇制胜的技击能力。陈抟依据天人感应观念,创了“十二月坐功法”,陈抟还创制了“睡功法”。回民中主要流行的是“晰扬掌”和“查拳”。这都是由回民所创,为回民所独练的民族拳种。汉人所普遍操练的是“形意拳”。
猴戏
利辛"猴戏"始于清光绪元年。在利辛县的阚疃、胡集、展沟等乡镇,演出人员就有上千人。他们三三两两,结伴成行,牵猴挑箱,耍猴谋生,全国各地季不留下利辛"猴戏"的足迹。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锣鼓家什一响,舞台摆开了。推小车","坐旱船","上刀山","走钢丝","张飞卖肉",还有演关公,扮女妖,装绅士阔佬,跳太空舞,扭迪斯科,艺猴滑稽的表演,逗得人们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