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空制造上,沈飞还是有很强实力的。从二代机的歼5,歼6,歼7,歼8到三代机的歼11,歼15,再到三代半的歼16和歼11D,以及最新的四代机歼31。尽管歼11系列和歼15以及歼16的气动布局没有摆脱苏系战机的框框,但是与90年代进口的苏27和苏30相比,几乎是全新的战机了。
在制造歼11B时,采用了刚度替代的原则,就是制造相同强度,刚度的复合材料,钛合金,铝合金等替换了苏27原来的材料。这样的好处就是便于快速制造,不用像重新设计战斗机一样计算战斗机各部位的强度。但坏处就是,不利于吃透战斗机的气动布局,结构设计等。至于沈飞是否吃透了苏27和苏30的气动布局,谁都说不好,也只有内部的人知道。另外,如今吃透吃不透苏系战机的气动布局也无关紧要了,因为苏系战机再怎么改,也难以抗衡四代隐身战机。要知道,如今的歼11,歼15,歼16都是仿制苏系战机的,估计也没有要求沈飞要彻底吃透苏系战机的设计。因为那时我国急需要先进的战斗机,应该是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制造出歼11B,沈飞估计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吃透苏27。
当四代机出现时,再吃透苏系战机的气动布局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即便是魔改苏系战机也无法对抗先进的四代机。其实,我国对先进的战机一直是急缺的,在苏30MKK的基础上使用新材料,新航电,新技术制造出来的歼16,也就应运而生了。歼16战斗机出现的时间段并不完,如今重型三代半战机还是很有必要大量装备的。毕竟隐身四代机的造价昂贵,空军上千架战机也不可能全用四代机吧。所以说,歼16战斗机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海空军重型三代半战机的缺口。最起码有了可以与F15改进型,苏35,苏30MKI相抗衡的实力。否则,仅仅依靠作战半径小的歼10C,是远远不够的。
歼11主要的作用就是制空,歼16就是多用途了。其实早期的歼11B根本没有对地攻击能力,只是在新复产的歼11B增加了对地攻击能力。而作为歼11的最新改进型歼11D的前途如何还很难说,不过前不久有消息指出歼11D要转正了。其实如今的歼16造价就不差歼20多少,歼11D作为纯空优机型,那造价也不会便宜。与其制造无力抗衡四代机的歼11D,有制造歼20香吗?量产歼16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有大量的歼轰-7需要替换,这也只有歼16适合了。而可以替代歼11D的机型就太多了,歼20,歼16,苏35。
综合来看,歼11和歼16都是出现在海空军急需的年代,都承担了保卫我国领空的责任。
最大不同是原型,歼11和歼16的原型分别是苏27和苏30。二者其实机体上有区别,简而言之,苏30改善了很多之前苏27机体的结构bug。所以在苏30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歼16系列至少在机体结构上更加可靠合理。材质不一样,一个海上,一个路地。
歼11是在引进苏27的改型,也叫中国版苏27。歼16是中国在歼11的基础上深度研究出的多功能全能型的对空、对地、对海重型战斗机。
很好区别
首先,歼11属于空优战斗机,主要任务是夺取敌方制空权,为对地或反舰提供了保障。而歼16战斗机属于一款多用途战斗机,可执行空战,对地,反舰等很多任务,因为是多用途战斗机,所以用途面是很广的。整体上来看,歼11和歼16都仿制于苏霍伊的苏27系列战斗机。
此外,歼11B使用的是太行WS10A发动机,属于重型战斗机,还有歼11BS和歼16一样,也是多用途战斗机也采用太行WS10A发动级,虽然歼11BS和歼16类似,但歼16的航电,载重还有隐身能力,都强那么一点点。因为载重量大,因此歼16被赋予了炸药卡车的称号,综合来看歼16的用途很多,对地攻击或反舰能力强。但歼11空战性能很强。
歼11是一款空优战机,也就是说它的任务就是空战夺取制空权。其中歼11A是国内组装版的苏27,歼11B是在歼11A基础上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的升级版本。但无论是A还是B,都是空优版。
歼16是一款多用途战机,其定位与苏30、F15E相同,强调对海对陆攻击,武器挂载能力很强大,有“炸弹卡车”之称。同时,其继承了苏27系列优异的气动布局,空战能力也很强大,未来会逐步取代歼轰7。各有个的优越性
区别是J11是战斗机。J16是综合多用途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