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早,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预计6日全市大部地区的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这是北京历史上7月首次连续两天超40℃。而世界气象组织4日发布报告称,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形成厄尔尼诺条件,确认厄尔尼诺出现。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今后全球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进一步升高,在2023至2027年这五年内至少有一年会打破2016年创下的高温纪录,概率达到98%。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模式,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洋表面温度变暖有关,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
↑资料图片 图据IC photo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局长许小峰告诉红星新闻,看待现在的高温天气现象,气候变暖是一个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极端天气现象频发,而厄尔尼诺事件造成的影响还在观察中,厄尔尼诺发展的实际时间、态势、强度都不太确定,现在过度关注、强调它的影响为时尚早。
为何这个夏天这么热?
专家:应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看厄尔尼诺
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曾在厄尔尼诺媒体通气会上表示,通过分析近120年来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的转换规律,二者循环周期一般为2-7年,平均周期4年。在120年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超强厄尔尼诺,超强的拉尼娜一次都没有。20世纪80年代以来,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大概在15年至20年左右会出现一次,上一次超强厄尔尼诺现象是在2015年至2016年出现,到现在只过去了六七年的时间。
↑7月5日,青岛金沙滩海水浴场,游客在海滩亲水消夏 图据视觉中国
厄尔尼诺事件曾多次发生,为何这个夏天这么热?多位气候专家对红星新闻表示,气候系统非常复杂,厄尔尼诺只是整个气候系统的一个方面。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局长许小峰告诉红星新闻,看待现在的高温天气现象,气候变暖是一个大背景。在这个背景下,极端天气现象频发,而厄尔尼诺事件造成的影响还在观察中,厄尔尼诺发展的实际时间、态势、强度都不太确定,现在过度关注、强调它的影响为时尚早。
周兵曾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厄尔尼诺能否导致这个夏天成为最热夏天,有不确定的因素。如果这次事件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达到强而领导世界的等级,那么它创造最暖纪录的概率就会增加;如果是一次中等长度的事件,那么在未来五年内,有可能会打破2016年的全球最暖纪录。
“我国处在赤中东太平洋的上游,厄尔尼诺影响途径复杂多变,每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气候的影响表现是有个性的,但更多的是共性。共性是南方可能降水变多,冬季偏暖,甚至达到暖冬的程度。”周兵说。
中国气象局资料显示,在过去这段时间里,促成北方形成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还包括缺少云层遮挡等。近日北方高温天气原因,一是北方地区受到较强的暖气团控制,且影响时间长;二是在高压脊形势控制下,天气多以晴热为主,没有云层遮挡,升温加快;三是进入夏至时节后,白昼最长,长时间的日照也为高温的形成和维持“加了一把火”;最后,北方地区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火上浇油”。
入伏后会更热吗?
专家:湿度大,体感温度会更高
持续高温数日,但还未入伏,入伏后还要更热吗?对此,多位专家学者对此的答案是肯定的。
一位资深气象专家告诉红星新闻,近日北方持续高温受到关注,但事实上,南方的隐形高温也值得警惕。“7月6日,上海、南京、杭州、南昌等南方城市虽然没有达到35℃高温线,但是湿度很大,体感温度也能有40℃左右。”
资料显示,入伏是温、湿度的一个总体概括,我国通常在7月中旬左右入伏,副热带高压北抬控制北方地区,出现无雨、高温、高湿的天气现象。入伏后一般以“桑拿天”为代表,与现在的晴热、干热天气大相径庭。就人的个体感受而言,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湿度影响。“桑拿天”因湿度较高,身体排出的汗蒸发不掉,热量散不出去,此时人的体感温度也更高,就会感觉到闷热,易中暑。
前述资深气象专家告诉红星新闻,以7月5日下午的天气情况为例,北京40℃,湿度14%,折算体感温度38℃;长沙虽然没有达到35℃高温线,但湿度64%,折算体感43℃。“干热和闷热都是热,哪个都不舒服,但如果非要选一个还是干热稍微好点。”
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6日至10日,华北黄淮等地有持续性高温,局地最高气温将超过40℃。中央气象台于7月6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而北京市气象台于7时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红星新闻记者 王辰元 吴阳 北京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冯玲玲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举报/反馈

红星新闻

3437万获赞 395.5万粉丝
西部影响力最大主流媒体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