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米跑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项跑步运动项目,也是短跑类田径赛的主要比赛项目。在比赛中运动员的成绩,除了受到自己水平的制约外,也还受限于其比赛的环境、场地、风速等硬件制约,因此,虽然看起来“很简单”,可实际上却不是如此。
而且,50米跑和100米跑算是同类竞技赛中十分类似的两个。由于受众群、热门程度、历史沿袭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相比之下100米跑的热度更高,也有更多参与者,50米则多集中在室内赛。同时,也多出现在小学生的体能测试中。
基于此,国家体育总局设立的《运动员成绩参考评定标准》中对50米跑设立了一级运动员达标标准,为6.7秒(男)、7.2秒(女);没有设立二级运动员标准。而男子世界纪录方面,则为加拿大选手多诺万-贝利创造的5.56秒,女子则为普里瓦洛娃创造的5.96秒。
当然,参与100米项目的运动员,也可按照自己安排参与50米、60米赛事,保持状态。比如我国著名选手苏炳添,就老是在赛季休息时报名室内50米、60米赛,保持好效率。成绩大概在6秒-6.2秒左右。这是不错的实验,总是能带给他可靠帮助。
由此可知,想进入国家队,男子50米成绩应当保持在6秒-6.9秒的水平;女子大概为7-7.5秒的水平。
《中小学体育健康指南》中则规定,小学男运动员50米跑成绩在7.5秒之内即合格,女生则为8秒。对于普通的爱好者,按照这个数据安排自己的训练,就足够了的。
相比100米跑,50米的反应时间更短、准备时间也更短,因此要求参赛者必须具备很好的反应能力和加速能力。可采取立式气泡姿势,双腿分开,左右脚按自己实际向前一支,紧贴着线。前脚与后脚差出一脚半左右,重心必须放在前置脚上。眼睛要顶住了前方,听到发令枪后立刻起步的。
50米基本不存在太多准备、加速、冲刺等多项要求,自起步后就要彻底冲刺,因此在训练中要努力按着自己速度极限来跑,也要保证双臂和腿在同频率。这可保证加速冲刺足够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