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的一个深夜,当时上海最大私人银行——天宝银楼家的三小姐裘丽琳,身穿睡衣由家中逃出,与热恋的爱人京剧名角周信芳,一起私奔到苏州。


次日,“裘家小姐与戏子私奔”的爆炸性新闻就传遍了上海滩。感觉有辱家门的裘母立即登报声明与裘丽琳断绝母女关系,并声称要断了周信芳的戏曲生涯。


裘丽琳为了保护周信芳,把责任承担起来,相继在几家报刊上刊登启事,声明自己已经成年,任何人无权干涉她的自由。


被称为上海“首席名媛”的裘丽琳,不仅家世显赫,因为有四分之一苏格兰血统,生得高鼻深目、五官精致、美貌动人,自幼在法国天主教会办的女校学习,精通英法两国语言,可谓才貎双全。


逃出家门,已经24岁的裘丽琳,可不是个傻傻的恋爱脑,自18岁爱慕上周信芳,就坚定了跟他在一起的决心,为将来的生活做好了打算。


被母亲软禁在家多日的裘丽琳,不服从家里选定的门当户对婚姻,在订婚前一日夜里逃出时,不仅带了两袋珠宝首饰,还带了一把小手枪。从此开启了与京剧名家周信芳的婚姻生活。


比裘丽琳大十岁的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是南方戏曲界的代表,被尊称为“麒派”创始人。在京剧界与梅兰芳齐名,民间有“北看梅兰芳,南听麒麟童”一说。


终于可以与相爱的人朝夕相处了,裘丽琳握着周信芳的手说:“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跟你在一起,一辈子不分离。”


可是周信芳在老家有发妻和三个孩子,家中还有一个嗜赌成性的母亲,再加上周信芳心地善良,常常捐助他人,周信芳的收入勉强支撑家用,有时还会出现负债。他很担心自小在蜜罐长大的裘丽琳,能否跟他过这平凡且拮据的小日子。


裘丽琳用实际行动让他放下了心。他俩回到上海后,蜗居在一个小屋里,裘丽琳看着终日辛苦演出的周信芳,收入仅靠戏院老板红包打赏,便自己找到戏院老板要求给周信芳报酬靠分红结算,否则就罢演。


老板哪里怕一个小女子的威胁,但又怕周信芳这颗摇钱树跑掉,找了一帮小混混到裘丽琳家滋事,结果裘丽琳掏出手枪,指着混混的头说:告诉你们老板,不答应我们的要求,这把枪就对着他脑瓜开。


裘丽琳无所畏惧的胆识,真的震撼到了戏院的老板,最后达成戏院与周信芳七三分成,这也开启了戏曲界的一个分成规矩。


从此,裘丽琳成了周信芳的经济人。裘丽琳凭借多种形式的营销手段和经营策略,让他们家的财富得到了最大限度地积累,居住的小屋几经辗转,变成了富人区的洋楼。


日本人攻陷上海后,特务让周信芳给他们唱戏,正义耿直的周信芳当即拒绝,裘丽琳听说后,全家马上转移到外国租界,避过了一场劫难。她每天带着手枪护送周信芳演出,用无所畏惧的豪情给了周信芳和家人安全感。


一个女人的爱,除了爱情就是无私的母爱。“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裘丽琳和周信芳一共育有六个子女,四女两子。除了大儿子传承父亲的京剧事业常伴身边,其余五个孩子裘丽琳都送到了国外留学深造,锻炼他们的独立意识和拼搏精神,她送子女们走出国门时,一再嘱咐:无论走到哪里、有何成就,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


新中国成立后,裘丽琳随从丈夫的意愿留在了国内,周信芳担任上海京剧院院长等职。


1968年3月,周信芳因上演《海瑞上疏》被抓了起来。之后,长子周少麟也被抓去坐牢。


丈夫被抓第三天,裘丽琳也未逃劫难,有人劝裘丽琳,游街挨打时别硬扛,尽量躲一躲,可一直牵挂着丈夫安危的她说,如果躲了,他们就会用同样的手段去打周先生。


被毒打到肾脏破裂的裘丽琳被儿媳送至医院却不允许救治,在医院走廊里,带着对丈夫和儿女的牵挂,裘丽琳无奈地离去,享年63岁。


第二年,74岁的周信芳被“释放”,他回家第一件事就想拥抱自己的爱妻,当他获知妻子早已离他而去时,痛哭失声,悲痛欲绝,不停地呼唤着:丽琳,我对不住你、对不住你呀!


是啊,周信芳怎不想起,为了与他在一起,丽琳放弃豪门;为了与他在一起,丽琳多年没名没分,直到生第三个孩子,发妻才同意离婚;为了与他在一起,丽琳苦心经营家庭,让他过上富足无忧的日子;为了与他在一起,最后丽琳还是受他的牵连而失去了生命……


裘丽琳成就了一代大师周信芳,用她的胆识和执着的爱,扶持着丈夫在京剧事业中施展才能;更凭借智慧和才能,给了这个男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而且是令周信芳整个家族引以为傲的家。


裘丽琳在成就自己的同时,用远见卓识更成就了子女。六个孩子都在自己的领域创造出了卓越的成就,他们跨越了阶层,成为华人界的新富豪。裘丽琳身上的这种女性力量是比成就自身更具有深远意义的。


罗曼罗兰说:“一个人不怕自讨苦吃的时候,才是爱情最强的时候。”裘丽琳与周信芳45年的婚姻中,一直处在最强的爱情里,着实让人敬佩。


举报/反馈

闲说女性故事

226获赞 40粉丝
让女性故事给我们带来力量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