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河北馆陶县城公主湖西侧一堤之隔有条“永济河”,河边立着的一个牌子介绍:
永济河前身即卫西干渠,卫西干渠始建于1958年春,自称沟湾村南引卫运河水,因在卫运河西而得名……2015年2月经研究将卫西干渠更名为永济河。
在牌子旁边还有一个“古永济渠遗址碑”。
另外,据清乾隆《馆陶县志》记载卫河:
……隋疏为永济渠,其征高丽,因御楼船过此,又名御河。
从公主湖侧的永济河,到从馆陶县城东侧流淌而过的卫河,两者之间有4公里左右的距离,那么为何两者都被称为“永济渠”,是如何演变成为现在这个格局的?
永济渠的前世
在我国北方,如果说某条河流的起源,始终绕不过去“河”,在这里所说的“河”指的就是黄河,在唐宋之前,“河”是黄河的专称正称,“黄河”一名之出现在文人的笔下偶然用之,用来形容其颜色的黄浊,只能算是一种别称或雅称。
之所以说绕不开黄河,是因为远古时期的黄河走向是自今天邯郸市中部魏县曲周一线南北向穿过,最后入渤海,也就是等于今天太行山向东的绝大多数河流在那时都是黄河的支流。战国时期所著的《禹贡·导河》中对于这一段黄河这样的记载: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战国之前的黄河没有河堤的束缚,在今天的河北平原上肆意流淌、改道,以至于黄河下游在入海之前就形成了“九河”,其实“九”并不是指有九条河,而是指数量较多的意思。
战国时期,黄河下游沿岸各国筑起了长堤,《汉书•沟洫志》记载“堤防之作,近起战国”,但是由于河堤初建,再加上当时生产力不发达,虽然黄河河道漫流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泛滥、改道直到西汉仍然时有发生。永济渠的前身就产生于这些古河道中,准确的说是两条:
一条是春秋时期在今天河南省浚县西南宿胥决口后冲出的河道,因此有“宿胥故渎”之称。此河道在洪水退去之后,留下了大量的白色贝壳,也就有了“白沟”一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淇水》中记载:“淇水右合宿胥故渎……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也。”东汉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在征讨袁尚时,为了便于运输粮草,把原入黄河的淇水下大枋木成堰予以截断,使其全流入“宿胥故渎”也就是白沟,白沟向北通清河,两者构成了河北地区的水运干道,白沟也就是隋永济渠的前身。
唐朝《元和郡县志》馆陶县条记载:
白沟水,本名白渠,隋炀帝导为永济渠,亦名御河,西去县十里。
唐朝时的馆陶县治,在今天山东省冠县东古城镇,其西侧十里的位置,大约就在今天公主湖西侧“永济河”一带。
另一条是在西汉武帝时期自馆陶县南部决口冲出的屯氏河,屯氏河在隋朝被疏浚成为永济渠北段。《汉书·沟洫志》记载: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
唐朝《元和郡县志》馆陶县条记载:
屯氏河,俗名屯河,在县西二里。
由此条记录可以得知,在馆陶县南部冲出的屯氏河,其河道位于当时的馆陶县治西二里,有很大概率就是今天的卫运河所行之河道。
永济渠的诞生
隋朝大业四年(608年),炀帝为了征高丽,“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把春秋时期的宿胥故渎——白沟,以及西汉武帝时的屯氏河,两者疏浚、沟通、扩展而成。白沟和屯氏河在馆陶县北部实现了连接,馆陶以南及县治西十里的永济渠段以白沟为主体,在馆陶县以北则是以屯氏河为主,在当时的馆陶县治西侧,有离县治十里的永济渠和离县治二里的屯氏河,两河并行。
隋朝的永济渠自今天河南省武陟县南起,向东北流经新乡、卫辉、滑县、内黄等市县,至河北省魏县,复东北经大名、馆陶等县及山东省临清市、德州市,再经河北省吴桥、东光、泊头、沧县、沧州、青县等市县抵天津市,又折而西北,经廊坊市达于北京市,全程长二千余里。
隋炀帝征高丽之时,在永济渠经过、巡幸,因此又把永济渠赐名为“御河”,以至于到了宋元时期,“御河”成为永济渠的专有名称,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介绍“卫河”时说:“隋大业四年,又引白沟为永济渠,亦曰御河。自是卫河专有御河之名”。御河因流经古卫国之地,在明清改称为“卫河”。
永济渠的今生
经过宋金之间黄河的改道、泛滥,隋唐时期的永济渠也大受影响,被黄河之水反复淤积、夺道,原隋唐馆陶县治西十里的永济渠河道被淤平,或许是自然、或许是人工,永济渠的河道遂改为由隋唐馆陶县治西二里的原屯氏河流经。
至此,虽然在元朝仍然名为“御河”,但是其河道与隋唐、宋金时期相比,在原馆陶县治附近已不在同一位置,已由唐朝时的“县西十里”滚动到了“县西二里”的“屯氏河”河道中,两者合二为一。
并且由于黄河在宋金时期远离了馆陶入黄海,元朝的御河,也就是后来的卫河、卫运河河道算是彻底固定了下来,不再移动,直至今天。
元朝的御河、明清的卫河,与隋唐时候的永济渠最大的不同,就是由全国的大运河体系的主干,变成了支干,这一状况起自于元朝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在开凿的会通河,把原本是人字形的运河,在临清向南取直,比隋唐大运河缩短行程900多公里。
不过即便是这样,卫河仍然独自承担着河南全省漕粮运输入京,以及临清以北的绝大部分用水的任务。在元朝及明初,如果运河主干因洪灾、淤积的原因不能运输漕粮,江南的漕粮则全部需要通过江、淮入黄河,到河南封丘,然后再陆运一百八十里至淇门,通过卫河到达京师,因此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说:“(元朝之前)盖用卫河之全也,国家(指明朝)复浚会通河,乃用卫河之半云”。
抗日战争结束后不久,为加强对卫河的河道治理和航运管理,1946年3月1日,冀南区成立了卫运河河务局,鉴于明清以来的卫河存在有卫运河、南运河和卫河等名字的实际,在行政事务及人民群众交往中存在很大困扰,于是对卫河的名称进行了规范,由源头至河北馆陶徐万仓的漳卫河汇合处仍称卫河,由徐万仓到德州四女寺称卫运河,四女寺以下称南运河。
而位于隋唐馆陶县治西十里的永济渠故道,虽经黄河之水淤积,但是应该还有部分河段在地表上呈现出低洼状态,因此在1958年开挖卫西干渠时,被利用了起来,也就有了今天公主湖侧的永济河。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