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请你先思考一个问题:

同样的素质和能力,如果你在大公司,就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比如,负责招聘的人力资源专员,连续多年只负责招聘工作,对这项工作非常专业;但是,如果在小公司,你就成了总裁助理,招聘、培训、绩效、薪酬、行政、销售,甚至财务工作都要涉及,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多面手”!

前者属于标准的“职场纯种”,后者属于典型的“职场杂种”;

前者属于“大池塘里的小鱼”,后者属于“小池塘里的大鱼”。

请问,你觉得哪一种“生态位”更有利于你的职业生涯呢?

(一)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有三个:

1.住在哪里?选择你居住的国家和城市;

1.和谁在一起?选择你的爱人,朋友,邻里和同事;

3.干什么?选择所在的行业和从事的职业。

这三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都关乎你的“生态位”!

对于房子,最重要的,是位置;对于人生,最重要的,是生态位!

作为一个职场人,你的“生态位”有四种:

1.小池塘里的小鱼

你是不折不扣的无名之辈,一棵无人注意的小草,属于“引车卖浆者流”,在小地方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2.小池塘里的大鱼

你在小地方是个“角儿”,属于小镇“牛人”之列,比如,县城里的演艺明星,小镇上的首富,当地中学的考试状元。

3.大池塘里的小鱼

你在大地方是小人物,比如,北上广深成千上万的打工者,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寻求发展的年轻人。

4.大池塘里的大鱼

你在大地方是大人物,比如,中国首富,世界五百强CEO,奥斯卡金像奖得主。

不管在什么样的池塘,做大鱼总归是好的。

不止是小鱼艳羡你,自己也活得更自在!

英国有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叫白厅研究,由伦敦学院大学的迈克尔·马尔莫(Michael Marmot)主导,从1967年开始,研究人员追踪10308名20岁到64岁的英国公务员,其中2/3是男性。

研究目的,是比较行政级别与薪资级别对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公务员的级别越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越好。

薪资级别最低的员工(例如警卫)因心脏病猝死的概率,是薪资级别最高者的3倍。

如果一个人处于社会底层,平时没有自主权,一天到晚被人呼来喝去,这种心理压力会严重伤害健康与寿命。

可见,大鱼比小鱼活得更加健康长寿!

(二)

但是,成为大鱼毕竟是个小概率事件。

不管大池塘还是小池塘,都是小鱼太多,大鱼太少;

因为,大鱼和小鱼的标准,不是按照体型来算的,而是按照排名来算的。

同等体型的鱼,在大池塘里是小鱼,在小池塘里就是大鱼。

比如,你存款1000万,在村里是首富,是全村个头最大的鱼。但是,1000万刚好是省级企业家俱乐部的入门标准,所以,在企业家俱乐部,你就是个头最小的鱼。

“小池塘里的大鱼”和“大池塘里的小鱼”,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中的两种“生态位”。

比如,你在县中学每次考试都是第一,从无例外;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你发现不管怎么用功和努力,每次都是倒数第一!

比如,你在县城里是著名歌星,到了北京,连酒吧助唱都不够资格。

比如,你是家乡的首富,到了北上广深,你的财富连别人的零头都没有!

假如,同样的基因,同样的努力,或者说,你生命的总能量固定不变,你命中注定就是一条中不溜秋的鱼,选择哪一种池塘就是个问题。

你希望生活在大池塘,还是小池塘?

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你内心里最看重什么?

人生在世,内心最重要的追求有两个:

第一,要活得快乐;

第二,要实现自我价值。

这两者有时统一,但更多的时候会冲突。

(三)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自我感觉,更高的幸福指数,你要选择做“小池塘里的大鱼”。

因为,你有“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会让你活得更幸福。

比如,你的工资是每月一万块,你开心吗?

不知道,完全无从判断。

怎么才能知道呢?

这要看你姐夫和小舅子的工资是多少?

如果他俩工资都只有五千块,你的幸福感会爆棚;如果他俩工资都是两万块,你会觉得活得很窝囊。

如果,你想要未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你应该选择做“大池塘里的小鱼”。

如果池塘太小,资源有限,想长成大鱼很难,甚至要干掉别的大鱼才能有你的位置。

池塘大了,空间自然也大了,资源也会更丰富,长成大鱼的机会更多;当然也会面临更多的生存竞争,你会活得特别累,有时候片刻懈怠都不行,因为每一条鱼都想长得更大更强。

心理学家发现,不止是在中国,全世界都一样,像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虽然整体上收入更好,发展机会更多,但是居民的幸福指数,往往没有二三线城市更高。

古人讲,“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这背后原理类似于“熵增”和“熵减”。转换池塘的逻辑也是如此,从大池塘回到小池塘,很容易让人自信满满;从小池塘进入大池塘,却往往令人感到挫败和不适!

“小池塘里的大鱼”和“大池塘里的小鱼”,各有利弊,没有十全十美,没有一无是处,就像A型人格和B型人格:

A型人格的人,或者说事业型、进取型、狼性性格的人,总体上会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却更容易罹患某些疾病,尤其是心脏病和高血压;而且,家庭生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会更低。

B型人格的人,或者说休闲型、生活型、佛系性格的人,总体上在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上会有所牺牲(其实是主动放弃),但是,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会更和谐、更幸福。

所谓各得其乐,各得其所,用孔子的话说,叫做“求仁得仁又何怨?”

正如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言: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背后标好了价格。

(四)

井底之蛙见了东海之鳖,发自内心地说起自己的快乐:

我真是快活似神仙啊!这口井就是我的广阔天地,我纵身一跃,就能跳到井口的栏杆上,井壁砖块的空隙都是我休息的好地方。 跳入水中,井水就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里,泥水就盖住我的脚背。水中的那些赤虫、小蟹和蝌蚪,都是我的小伙伴,你怎么不到井里看看我的幸福生活呢?

东海之鳖大为感动,可是,左脚还没跨入井中,右脚就被绊住了。

无奈之下,还是把脚退了出来,告诉井底青蛙自己生活的大海:千里之远,不足以描述它的大;千仞之髙,不足以探究它的深。禹的时代,十年里有九年水涝,海水不会因此而增多;汤的时代,八年里有七年大旱,水位不会因此而下降。东海,不因为时间的长短而改变,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增减,这就是我生活的大海啊。

井底之蛙听了东海之鳖的话,似懂非懂,一脸懵逼。

不过,话又说回来,井底之蛙和东海之鳖真的有什么高下之分吗?

拿一个人生的终极问题,估计就能把你问住:他俩究竟谁活得更幸福呢?

大多数心理学家会告诉你:井底之蛙!

当一个人的现实处境不变的情况下,欲望越低,幸福指数越高,所谓知足常乐。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话常常是用来嘲笑燕雀的。

殊不知,燕雀对于“鸿鹄之志”根本就没有了解的兴趣;而且,燕雀的幸福,也绝非鸿鹄所能理解。

鸿鹄的人生哲学是:“志当存高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活着就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燕雀的人生哲学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人生需要断舍离”,“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放下,就是幸福!”。

鸿鹄和燕雀,丈量生活用了完全不同的尺子。

尺子和尺子之间,通常只有你我之分,没有对错之分;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别人的生活,不但测不准,而且特别讨人嫌。

最后,公布一下文章开篇问题的答案:

布赖恩·费瑟斯通豪,是奥美互动全球董事长兼 CEO,著名“职场生涯规划师”导师,他在《远见》一书中有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

可持续的职场生涯是靠职场燃料推动的。

职场燃料分为三种:可迁移技能、有意义的经验和持久的关系。

虽然一直用同一种方法做事,会变得很有效率,但这种状态很脆弱。为了不要让你的职业生涯脆弱不堪,从累积职场燃料的角度讲,一个拥有多样经验的“职场杂种”要比只能做同一件事的“职场纯种”更有优势;就如同在遗传学中,一定程度的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突变会创造出更有活力的物种。

所以,不管在大池塘还是小池塘,如果没有了经验的多样性,都是一种职场缺憾。

举报/反馈

翟新兵聊管理

3543获赞 1041粉丝
管理学者,专注组织培训。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