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围棋界的大师级人物,李昌镐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属于他的那个年代,整个中日韩三国有能力和李昌镐对弈的棋手都屈指可数。
在棋盘前,李昌镐是高深莫测的大神,但是在生活中,他却不如一个3岁的孩子。虽已年过20,却连系鞋带这种琐碎的小事情都要师母帮忙。
围棋界天才果真如此“废柴”吗?他又是如何在围棋界获得如此无法令人超越的成绩的?
被称为“石佛”的围棋大师李昌镐
围棋,是我国流传近千年的一种策略游戏。棋手双方各持黑白一子,在画有方格的棋盘上进行博弈。
在隋唐时期,围棋这项游戏还是传向我国周边的其他藩属国。在与朝鲜进行货物交易时,朝鲜人将这种游戏传入本国,随后又被朝鲜人传入日本。
在古代典籍和历史资料里,我们常常能看到历代帝王都十分钟爱与大臣和子孙之间进行博弈,帝王更是喜欢一边博弈,一边与臣子们商讨国事。
围棋成为了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在提起李昌镐之前,就不得不说起他的师父曹薰铉,因为曹薰铉保持着世界上迄今为止年龄最小的入段记录。
在当代韩国棋界,曹薰铉拥有着无可置疑的崇高地位,而李昌镐更是曹薰铉亲自讨来的关门弟子。
这位13岁就展现出惊人的围棋天赋的少年,如今早已超越了师父成为了“世界围棋第一人”,接过了撑起韩国围棋大厦的历史重任。
9岁时,李昌镐就成为了师父曹薰铉的徒弟,因为悟性极高又天资聪慧,李昌镐的进步速度远远超出了师父的预期。
在那个时代,曹薰铉还是韩国围棋界的泰斗级人物,能与他对弈的只有棋手徐奉洙。当时的大部分头衔都把持在曹薰铉手中,放眼全国也只有徐奉洙一人有资格与他较量。由此可见,徐奉洙的技能也是极其精湛。
刚刚出道的李昌镐却一举就将徐奉洙打败了,于是,他便成为了唯一能与师父较量的选手。
1990年,年仅14岁的李昌镐四段在韩国的各大棋赛中连胜41局,如此高的战绩让整个韩国棋界都为之哗然。
又几个月后,这个小小少年在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日本的超一流棋手武工正树。
几年之后,李昌镐在一场比赛中,以3比2的成绩战胜了他的师父曹薰铉,不仅夺走了师父“最高位”的头衔,也再次验证了自己的实力。
就连师父曹薰铉也不禁感叹,自己确实是技不如人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败给自己的徒弟也不算太丢人。
初出茅庐的李昌镐开始在韩国围棋界“大开杀戒”。他接连夺走了师父的大部分头衔,直到1994年,曹薰铉也只剩下最后一个头衔来保留自己作为师父的最后的体面了。
19岁的少年“拼杀”出了一条属于他的新天地,李昌镐成为了围棋奖项大满贯得主,不断突破原有的世界纪录,也成为了让无数人敬仰的“少年英雄”。
围棋最考验参赛选手的耐力,每场围棋比赛平均下来也要有七八个小时,这几个小时中,棋手们是不允许随意走动的。
在落子之前,棋手要坐在椅子上思考棋子的所有可能性,并且要考虑到棋子落在每个位置后的几十步走势。这对于棋手的耐力和思考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但是这对于李昌镐来说也不是件难事,他有着异乎常人的耐力和精神毅力。李昌镐坐在棋盘前除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但是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他经常如石头般静止,于是大家就因此称他为“石佛”。看似如石头一般静默,实则头脑中充满着智慧,这一别称也着实符合李昌镐。
李昌镐会根据对手的走势和落子总结对手的下棋技巧,紧接着就可以预判出对手的下一步,然后提前拦截,先发制人,可谓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当然,李昌镐的战绩也不仅仅只局限于韩国。在世界围棋大赛上,他也取得了令全世界人民惊叹的成绩。他打败了所有的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手,让全世界人民都为这个亚洲面孔的年轻人欢呼。
围棋小神童
如果大家爱看韩剧,那就一定十分熟悉这部堪称时代经典的韩剧《请回答1988》。
在这部剧中,围棋手阿泽是一个内敛腼腆的男孩子,虽然不太活泼,也有些内向。但是他可是韩国最厉害的围棋少年。虽然年纪要比其他前辈们小,但是成绩却一点也不比他们差。
阿泽自小就失去了妈妈,跟着爸爸一起生活。爸爸在胡同里开了一家钟表修理店,以此来维持生计。
其实现实中的李昌镐就是电视剧里阿泽的原型,阿泽备受观众们的喜爱,李昌镐也是民众敬仰的对象。
李昌镐出生于1975年,家中也的确是开钟表店的,家庭条件不算贫穷但也称不上富裕。除了他以外,家中还有两个儿子。
小时候的李昌镐就沉默寡言,性格沉闷,不善与人交谈,但是他做事情却极其认真,也十分爱钻研问题。
李昌镐最早的围棋启蒙老师是他的爷爷李花春。
爷爷是一个十足的围棋迷,他的大部分空闲时间都在与人对弈或是在研究棋谱。在爷爷下棋的时候,尚且年幼的李昌镐就会站在一旁看。
起初爷爷并没有在意,他以为李昌镐这么小怎么会看得懂棋谱,只不过是觉得新奇罢了。
从此以后,只要爷爷开始下棋,李昌镐就跟过来。李昌镐经常在爷爷旁边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盯着爷爷下棋。
一次,爷爷想看看这个小孩子在棋盘旁到底看出了什么名堂来,就问了李昌镐几个和围棋有关的问题。原本以为李昌镐一个都回答不上来,谁知,每一个问题李昌镐都能对答如流。
1983年,发现李昌镐对于围棋的天赋后,爷爷就开始教授他完整的围棋技巧和知识。李昌镐的接受能力很快,没多长时间就把爷爷教的知识全给学会了。
随后,爷爷开始带领李昌镐访遍当地的围棋业余高手,谁承想,年幼的李昌镐竟然把这些高手全都给打败了。
上小学后的李昌镐也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数学天分,他的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明显要高于同龄人。
爷爷仅教了李昌镐半年的时间,八年之后,爷爷就已经不是李昌镐的对手了。每次爷孙俩人对弈,李昌镐都会战胜爷爷。
后来,李昌镐又拜围棋大师田七段为师,但这次学习过程也只持续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两年之后,李昌镐就完全学会了田七段的所有技法和见解,田七段也不再是李昌镐的对手了。
这让一向德高望重的田七段实在是自愧不如,自己研究了大半辈子围棋,如今却输给了一个毛头小子,实在是无颜见人。虽然羞愧,但是田七段还是毫无保留地去为李昌镐寻找更高超的围棋大师。
看到韩国围棋界有如此有潜力和前途的继承人,田七段也自然十分欣慰。
田七段找的这位更高超的围棋大师,就是曹薰铉。因为此时的曹薰铉确实是大师级人物,要想当他的徒弟自然是有些难度。曹薰铉规定,入门拜师就要接受他的考核。
尽管李昌镐的技艺在高深,在经验丰富的大师曹薰铉面前还是有些相形见绌。果不其然,李昌镐败给了曹薰铉。
面对失败的结果,李昌镐却没有感到丝毫的沮丧和失望,他此刻意识到,自己败给曹薰铉,正意味着他可以向曹薰铉学习很多自己不会的技法。
回去之后,李昌镐刻刻苦地去钻研曹薰铉的下棋套路,不断总结规律摸清了曹薰铉的漏洞。
在第二次的对弈考核中,李昌镐就凭借着之前自己对曹薰铉的钻研,不断打破曹薰铉的套路,最终竟然赢了曹薰铉。
这让曹薰铉也感到十分意外,他立刻意识到面前的这个孩子不简单,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围棋天才。
于是,曹薰铉决定要李昌镐成为自己的关门弟子,住在自己家里,好方便随时教授。
曹薰铉夫妇特意腾出一间房屋给李昌镐居住,每日给他做三餐。这待遇,对于任何一个围棋手来说都是莫大的荣耀。
曹薰铉的妻子,李昌镐的师母对这个围棋天才也是十分照顾,她每天都会给李昌镐准备营养美味的餐食,细致地照顾他的起居事务,没有丝毫的怠慢,甚至比照顾自己的亲儿子都要上心。
照顾李昌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等李昌镐住进师父家之后,师父师母才发现,这个天才好像没有任何生活技能。
在家中时,李昌镐只关心与围棋有关的事情,其余的事情一概不注意,一概没有心力去学习,这也就导致李昌镐除了下棋什么都不会做,就连最简单的系鞋带都不会。
李昌镐日常穿的鞋子是没有鞋带的,因此在一些需要穿皮鞋的重要场合,都是师母弯腰悉心帮他把鞋带系好。若是师母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不能及时去做,师母也会提前将鞋带系好,把鞋子摆在地面上,李昌镐就可以直接穿进去。
曾经有人问过师母,为何会答应次次都亲自给李昌镐系鞋带,师母笑着说,他不懂人类的生活。李昌镐属于围棋,那就只让他去追寻围棋就好了。
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曹薰铉和师母二人却给了李昌镐如同家人般的温情,这让李昌镐多年之后回想起来依旧十分感激。
棋局如人生
黑白之间沉寂的对弈,不见刀光剑影,却也是一场拼尽全力的厮杀,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感受到惊心动魄。
上个世纪末,全亚洲围棋界迎来了“李昌镐时代”。
方寸之内,棋盘之上,就是属于李昌镐的战场,他像一名谋略家一样排兵布阵、纵横捭阖。对手所有的小心思他都能预测的一清二楚,须臾之间就能将其全部瓦解,让对手的所有谋划瞬间功亏一篑。
一代围棋大师吴清源曾经这样评价曹薰铉和李昌镐这对师徒。
“曹薰铉是最有才能的棋手,他和我是一个老师出身的。我和他先后师从濑越宪作。而李昌镐的成功,就是靠他的超常的用功,他除了下棋没有别的事情。”
李昌镐自己说过一段这样的话“棋局如人生,下棋时,布局越华丽,就越容易遭到对手的攻击,生活中,少犯错误的人,要比华而不实的人更容易成功。”
看一个棋手布下的棋局,往往就能从中看出这个棋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昌镐的棋风朴实无华,是一种本身不出错,但是却在一直等待对方出错并马上先发制人的棋局。他的思维,与古代军事家“先为己之不胜,以待敌之可胜”是一脉相承的。
任何对手都在李昌镐的棋局中找不出一丝的错误,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围攻的破绽,若是一名棋手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和长时间作战的耐力,就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不管这局棋的时间有多长,李昌镐的头脑都会时刻保持清醒,时刻进行着高速运转。
跟他交过手的棋手无一不赞叹他的技艺高深。不管棋局如何变化,不管是对他有利还是有弊,他都喜怒不形于色,对手绝对不会在他的脸上看到任何的表情的变化。
“别人的棋看一遍就懂了,李昌镐的棋需要看两三遍才能看懂。”一位日本的超一流棋手加藤正夫这样说道。
尽管李昌镐的“不会系鞋带”经常会遭人诟病,但是他对世界围棋做出的贡献却无法质疑。
李昌镐的成功与他的专注和刻苦钻研息息相关,若是想要在一方面有所成就,就必得全身心地投入,唯有拼尽全力,才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