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辅(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市)人,1406年至1416年间对安南战争中的军事统帅。他是原元朝军事将领张玉(字世美)之子,张玉一直对蒙古政权保持着忠诚,直至1385年他从蒙古草原返回中原投靠朱元璋。后来,张玉成为朱棣的部下,朱棣不久后被封为燕王,驻守北京。1399年朱棣从北京起兵反对侄子朱允炆的统治时,张玉协助朱棣策划了第一场战役并取胜,这场战役直接导致了朱棣的最终胜利。1401年,张玉在山东东昌的战役中被杀,他的儿子张辅因袭父职,成为都指挥同知。同时张辅的姐姐嫁入宫廷,成为朱棣的妃子,张辅也就是皇帝的小舅子。

张辅本人在朱棣统治时期屡立军功,1402年被封为信安伯,1405年晋封为新城侯。1406年7月,朱棣决定对安南(今越南北部)发动一次远征,当年张辅三十一岁,任命张辅为右副将军,帮助覆灭的陈氏王朝来推翻篡位的黎季犛。征夷将军朱能是1399年至1402年间靖难之役中朱棣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当军队还在广西境内时,他突然死了。1406年12月,张辅代领其众,他率领军队通过了安南北部凭祥的南部关口。1407年1月中旬,左副将军沐晟率兵从云南沿水路赶到与张辅汇合,1月19日,两路大军对盘踞在多邦关隘的安南抵抗者发动进攻,多邦位于安南东都昇龙(今越南河内)西边。在这个要塞被攻占后,昇龙迅速被占领。随后,张辅派出两名将领攻打西部清化。黎季犛烧毁宫殿和粮仓,弃城而逃。

张辅追讨安南军队直至红河河口地区,并于2月里多次在沿河的战斗中将其打败。5月初,黎部溯红河而上向昇龙发起反击,然而张辅与沐晟早有准备,他们在昇龙东南咸子关痛击黎季犛,黎惨败,仅带着几条船逃命。张辅又追击了一个月,直至黎季犛和其子黎汉苍在高望山被俘。就这样,第一次对安南的远征在1407年6月结束了。

在同年5月战争胜利之后,张辅在汇报的同时上书皇帝,请朱棣在安南设置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这一建议获得朝中所有大臣的支持,但是朱棣决定捉住黎季犛之后再进行此事,当7月5日俘获黎季犛的消息传入北京之后,朱棣同意将安南改名为交趾布政使司并入帝国版图。在新的体制下,交趾所辖府、县等行政区大部分都被改名重置。

在此后的一年里,张辅仍然全权负责维护当地的安定与秩序,在此期间,他的军队清除了地方抵抗势力,同时他还总共挑选了九千余名可造之才送往南京接受任命。他的部分军队还被派往广西镇压当地的部落的反叛。最后,张辅率领军队在1408年7月抵达南京。由于多次获胜,张辅被封为英国公,俸禄翻倍,增至三千石。

1410年初,张辅被召到身在塞外的皇帝朱棣身边。他在2月份离开交趾的,沐晟再次成为统帅。两个月后,张辅来到朱棣身边,于兴和地区练兵,并且一直留在北方,直至朱棣在1410年12月返回南京。与此同时,沐晟几乎是在张辅刚前往南京之后便在于陈季扩(安南抵抗势力的领袖)的战斗中遭遇失败。张辅再一次被任命为征讨安南总兵官前往交趾。安南人采取游击战术,避免与明朝军队阵地战。1411年至1413年间,张辅仅在清化地区与安南军偶尔交战。最后,在1413年12月底,张辅和沐晟于清化追上并大败安南军队,残部逃往内陆地区。陈季扩逃到了老挝,张辅继续派兵追击,成功迫使陈季扩投降。相对于征服安南,明政府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用于平定叛乱。

在随后的一年里,张辅协助镇守交阯都督韩观完成安抚等任务,随后于1415年3月迫回南京。但是交趾形势再次危急,张辅在两个月后又一次赶往交趾。这一次,张辅几乎没有遇到安南的抵抗势力,他驻守的一年半内,当地相对安定。在1416年底,张辅被召到了北京。

从1406年7月至1416年12月这十余年时间内,张辅在安南征战了八年半。此时,张辅仅四十一岁,之后他又经过了三十三个春秋。但是,尽管他富有军事才能和经验,却再也没有机会率军出征。

在1418年安南人再次反叛时,平定交趾这个日益艰巨的任务并没有继续委派给张辅。此次叛乱由黎利领导,他采用游击战术的方式迫使明政府最终在1428年放弃了安南。此时身在北京的张辅对此爱莫能助,他关于继续对安南作战的意见始终未被采纳。

从1417年他随朱棣到北京,直到后者在1424年去世,张辅一直都作为高级将领、亲信和机要顾问留在朱棣身边。张辅参与了朱棣在1422年、1423年、1424年进行的最后三次对蒙古远征。1424年8月,朱棣在榆木川临终之际,他召见张辅并托孤。

随后,他又辅佐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等另三位皇帝。1499年王振劝说朱祁镇亲征蒙古时,張辅选择了沉默,他陪同朱祁镇出征,并在土木堡之变中被杀。

张辅死后被追封为定兴王。

我是湘人侃历史:谢谢浏览

举报/反馈

湘人侃历史

866获赞 131粉丝
崇尚独立思考,拒绝肓从,跟风!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