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镇地处浙江省嘉兴桐乡市,是著名文学家、艺术家丰子恺的故乡,石门镇原名玉溪镇,古称石门市,形成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是良渚文化的遗址之一,文化底蕴不亚于乌镇,有古韵石门之称。
从江南小镇走出去的丰子恺,一生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家乡的浸润。石门,不仅是一个被运河水深情环绕的名人古镇,也是一个积淀千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镇,更是一个经济建设稳步提升的实力重镇,一幅“精致、风雅、特色”的小镇画卷已徐徐展开。
运河水乡
清康熙《石门县志》云:“春秋时吴越垒石为门以为限隔,故市名石门,巷名垒石。”石门作为历史上的军事重镇,自古以来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京杭大运河自杭州流至石门,在这里形成一个120度的大湾折向东北,又称“石门湾”。
清时被列为桐溪八景之一的“吴越疆界”、建于唐咸通年间的接待寺、普寺、南宋张氏东园遗址、清乾隆帝南巡曾六次驻跸石门的行宫遗址、明刘伯温读书处等历史遗迹奠定了古镇的文化底蕴。
石门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很大程度上浓缩在运河边。从运河边一座积满尘土的老宅、一条狭窄阴暗的弄堂、一间毫不起眼的作坊,甚至一棵倾斜的古树、一方斑驳的断碑上都能得到印证。
垒石弄长约50米,宽约3米,是当年吴越疆界遗迹的标志。1991年元月,当地文管会和石门镇镇政府在弄口运河畔立一“古吴越疆界”石碑以示纪念。如今,这块石碑依然伫立在运河边,勾起无数遥远的回忆。
悠悠运河畔的石门还藏着百年老字号“丰同裕”染坊,孕育了国家级非遗项目--蓝印花布。“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蓝印花布,在经历了近千年的“沉淀”后,也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子恺故里
“一曲清江饮玉虹,车尘马迹往来通。”大批的石湾儿女,通过这座河埠,顺着运河,走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然后又顺着运河把先进的理念和思想带回家乡。“走了五省,经过大小百数十个码头,才知道我的故乡石门湾,真是一个好地方。”这是一代艺术大师丰子恺在《辞缘缘堂》中写下的与故土情牵梦萦的情愫。
这个在嘉兴和杭州中间的地方,离开沪杭铁路三十里,这三十里有小轮船可以通航。每天早晨从石门湾搭轮船溯运河便到了沪杭铁路上的长安车站,由此搭车,南行一小时可到杭州,北行一小时可到嘉兴、三小时可到上海。子恺先生说他自己还是更喜欢坐了船走运河到杭州或者嘉兴。这些客船,朱漆栏杆玻璃窗,开船时间由客人自定;行李也不必用力捆扎,用心检点。客人但把被、褥、枕头、书册、烟袋、茶壶、热水瓶,甚至酒壶、菜榼……往船舱里送,船家自会给你布置在玻璃窗下的小榻及四仙桌上。客人“下船时仿佛走进自己的房间一样”。
子恺先生回忆说他最喜欢的是坐着这样的船去杭州,中间可以在塘栖住上一宿,上岸买些塘栖本地名产的糖枇杷、糖佛手;再到靠河边的小酒店里去找一个幽静的座位,点几个小盆:冬笋、茭白、荠菜、毛豆、鲜菱、良乡栗子、熟荸荠……烫两碗花雕。“你尽管浅斟细酌,迟迟回船歇息。”假如下起了雨呢?那也可不管,“因为塘栖街上全是凉棚,下雨不相干的。”“这样,半路上多游了一个码头,而且非常从容自由。这种富有诗趣的旅行,靠近火车站地方的人不易做到,只有我们石门湾的人可以自由享受。”
古镇的丰子恺故居尤其值得探访。经过古镇后河的木场桥,向南转弯到绵纱弄,一幢坐北朝南的宅院,便是丰子恺的故居“缘缘堂”。“缘缘堂”现与新建的丰子恺漫画馆共同组成了丰子恺纪念馆,为石门古镇增光添彩,也是桐乡乃至浙江的文化瑰宝。这里展陈的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也如同他的为人一样,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和艺术的魅力。
“我们将以好家风建设为切入线,以丰子恺文化和运河文化为重点,充分挖掘萃取蕴藏在石门历史文化中的优秀家风故事和家训家规,开展石门镇‘传子恺家风 建共富石门’系列活动,以优秀家风家训家规正德树人、淳化民风。” 石门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古镇东北方向2公里多处,12万平方米的罗家角遗址静静掩映在桑林稻田下。罗家角遗址发掘的156粒稻谷见证了石门古镇7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史,在这里可以触摸到中华文明发展的本源。罗家角遗址展示馆共分两层,以水乡泽国、火耕水耨、构木为巢、纺线织布、烧土成器等为展示内容,并结合图文和多媒体,同时通过场景还原再现了罗家角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
桐乡之风,从远古文明的源头悠悠吹来,罗家角先民的船桨,撩起7000年前浑厚的水声,运河畔的一株水稻,开启农耕先风...... 如今的石门,现代农业驶入快车道,桐乡市农业经济开发区落户石门。
一条16公里的“果菊飘香子恺路”,呈“C”形线路串起农业经济开发区的行政村,重点打造了墅丰村(子恺漫画村)和周墅塘村(国际蘑菇村),建设稻香春丽桥村、果香殷家漾、菊香白马塘三大节点,成为美丽农业和美丽乡村产村融合的集聚区,乡村文化和乡村旅游美美与共的示范带。
美丽乡村需要有文化内涵,在突出景观和空间展示的同时,更要注入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注重文化融合,彰显文化元素,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的内涵和品质,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和活力。
“接下去石门将提升“吴越石门”的文化植入,加快‘农文旅’融合,围绕二十四节气,以文兴旅,让乡村文化随着节气“活”起来,用文化留住乡村的根脉,留住记忆里的乡愁。麦芽塌饼制作比赛、蚕花节、殷家漾梨花节、插秧比赛、丰收节、桂花节以及子恺故里寻年味活动等等的‘跟着节气游乡村’活动将定期举办,把农耕文化打造成为石门的重要标记。”石门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娓娓道来。
一座城镇的气质,往往深蓄在文化基因中,并借由总体风貌、城镇肌理、历史建筑、文化景观等散发出来,凝结出独有的风情。近年来,石门充分运用好运河文化、农耕文化等特色元素,对老街区、老建筑进行改造提升,从而展现出各有千秋的小镇韵味。
刚柔相济是石门的一张名片,风雅浪漫是石门的外表,铮铮铁骨是石门的灵魂。如今,石门吹响“一粒千年”交响乐、唱响“一步吴越”主旋律、奏响“一舟京杭”协奏曲、弹好“一笔人生”的和弦音,加快“吴越石门”为标识的文旅名镇建设,使得古韵石门焕新颜、运河石湾景如画。
(大运河新闻热线:18611735190)
来源:光明日报、石门镇、读嘉新闻客户端、“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义富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