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的时候,知名的国学大师,93岁的叶曼先生就对媒体预言,她将在10年后,也就是2017年寿终正寝。

她也曾在北大演讲中预言,中国一定会在20世纪的20年代崛起和强大。

随着时间的流逝,叶曼先生的这些预言一一验证,爱好养生的她确实在2017年驾鹤西去,享年103岁。而我们的祖国也在今天如愿变得越来越强大。

有关她预测中国崛起的视频更是在2021年的时候,刷爆网络。


又是什么依据让她做出了这样的预测?而她又是为何预测得如此准确呢?

女子读书的不易,公平与不公平

叶曼原名刘世伦,她出生在1914年的北京,那个时候整个世界都陷入了动荡,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在北洋政府里,袁世凯正筹谋着自己称帝的计划。

袁世凯倒行逆施的举措引来了大量人的反对,但袁世凯筹谋已久,怎么可能因为反对就放下自己的计划,因此这一批人都遭到了打压,而叶曼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


遭遇打压后的叶曼父亲虽然离开了官场,依靠交友广泛跟自身的能力,转身就在商场里面混得如鱼得水,因此叶曼从出生就享受到了最优渥的生活。

既然生活已经得到了保障,叶曼的父亲自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对他们的教育上,更是特意给叶曼聘请了启蒙老师。

因此,虽然叶曼那个时候才6岁,但她已经在老师的教诲下,捧起了《左传》,并学习更多的国学典籍,直到叶曼去了学校,启蒙老师才不再来。

或许是因为启蒙早的缘故,叶曼的成绩非常出色,让她在初中的时候被选为班长,而且借着之后的几次活动,更是被其他学生推举成了学生会的会长,彻底成了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这并没有给叶曼带来什么好处,反而让她陷入了困扰之中,因为在那个年代,虽然可以男女同校,但男女有别还是不可避免的。

而且那个年代不像现在,那时能够送女孩去读书的家庭太少,就造成了叶曼她们学校女生只有一个班,而男生有六七个班的现象。

我们都经历过那段青春,自然能想到当那群男同学,知道学校里有叶曼这样一位天之骄女后,他们的内心会是什么想法。

好在那个年代不像现在,加上学校明令禁止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因此男同学们大多数也就是写信给她,最多就是放学的时候跟在叶曼身后,就会多看上几眼。


叶曼对于这些行为自然是没什么回应,但架不住人实在太多,这些事情也就传到了学校老师的耳边。

因此,尽管叶曼并没有做错什么,她还是被训育主任给了个特别惩戒,说她身为一个女孩子既不沉稳也不踏实,并告诫她再发生一次这种事,就把她开除。

任谁平白背了个黑锅都会不好受,更别说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叶曼了,因此她在被训育主任训斥后,第一时间就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倾诉,并表达了自己想转学的想法。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平日里会满足自己要求的父亲,却拒绝了自己,并说出了下面这段话:


你现在小,当你真正地长大后,你就会发现这世上存在许多不公平的事情,你难道能够在每次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都选择逃避吗?如果你真的没有任何错,那么要做的,就是不要在意外界的目光以及言论,永远不要去承认那些不属于自己的错误。

这一番话可以说不只是点醒了叶曼,更是因此影响了她的一生,我们完全能够从她未来的人生轨迹中,看到她对这番话的践行。

从师大到北大,只因自己的文章

1935年,当时胡适先生正任职北大文学院院长,因此可以看到考生们的试卷跟文章。也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篇文章入了他的眼。


在看完文章后,他立马就向身边的人询问这个人是谁,有没有报考北大。在知道文章的主人落选北大,去了师大以后,竟想趁着还没入学把人挖过来。

尽管当时的老师们都不理解,但胡适先生的挖人行为还是取得了成功,而这个从师大被挖到北大的考生,就是叶曼。

对叶曼而言,北大本身也是她的理想大学,本来已经失之交臂,谁知道转了一圈,居然再次跟北大结缘,令她非常珍惜在北大的日子。

因此在北大的时候,尽管自己是经济专业,但当陶希圣、钱穆、闻一多等大师级学者开堂授课的时候,叶曼都会出现在课堂上,这让国学本就扎实的她,在这个领域收获越来越多。


也是在北大的求学的日子里,叶曼认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跟他同年进入北大的全科状元田宝岱。

两个同样优秀的人就这么被互相吸引着走到了一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感情可以说是越来越深厚。

因此在从北京大学毕业后,两人就顺势结成了夫妻,并且一同前往西南联大继续进修,进修完成后更是一个进了辅仁大学当教授,一个进了国民政府当公职人员。

就这样到了1945年,丈夫田宝岱升任了国民政府的外交官,叶曼为了陪伴丈夫,离开了辅仁大学,夫妻俩开始了漫长的驻外生涯。


驻外生涯可以说格外漫长,在25年的时间里,叶曼随着丈夫走过日本、沙特、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地方,直到最后,才在美国洛杉矶定居了下来,那时候的他们,已经40多岁了。

开始探寻生命的真谛,成为弘扬国学的大师

因为25年的时间里经历了太多,见证了太多。因此在洛杉矶定居后,叶曼时不时地就会思考人生的意义,生与死的含义。

在辗转驻外各个国家的时候,叶曼接触过当地的各个教派,其中就包括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等。


一开始的时候,叶曼是打算用西方的宗教来寻找问题的答案,但在长时间没有收获后,她最终还是把目光放回了早年的国学。

在静心钻研过后,叶曼从儒家跟道家的文化中得到了一部分问题的解答,但这一切依旧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源。

叶曼深信通过对国学的钻研,她最终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但在当时她已经感觉到自己的学问陷入了瓶颈,进无可进。

好在这个时候,有个朋友上门拜访她,在知晓了她心中的困扰后,给她介绍了当时著名的国学大师——南怀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朋友给叶曼介绍了大师,但在叶曼第一次上门的时候,她还是受到了南怀瑾的冷落,以为叶曼是来咨询婚姻情感,儿女不孝之类的问题。

直到南怀瑾得知叶曼居然是为了生或死的问题而来,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并接受这么一位女性的国学研究者。

在跟叶曼相互探讨一段时间后,南怀瑾就给了叶曼一本《楞严经》,并让她有所收获后再来找自己。

要知道,虽然叶曼一直都是个素食者,但她对佛法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之所以会食用素食,也是因为小时候在一家羊肉馆子用餐,一边吃着涮羊肉,一边却听着羊临死的声音。


这甚至一度让她有了心理阴影,别说是肉了,就是鸡蛋豆腐她都不吃。好在后面父亲帮助她解开了阴影,才不再抗拒食用鸡蛋跟豆制品。

更别说除了这段经历,叶曼小的时候还认为佛学不过是高级的消遣品。虽然在后来的日子里,随着对儒,道的钻研,她也渐渐涉及了佛学,但并不能算得上精深。

尽管如此,在得到《楞严经》后,叶曼还是苦心钻研了起来。并且随着不断地跟南怀瑾进行探讨,她开始接触《心经》,《金刚经》等佛学经典。


也是在叶曼钻研佛学的时候,她收到了南怀瑾“打禅七”的消息,第一时间就放下了手中的事务赶到了他的身边。

并借着这个机会,她跟南怀瑾展开了连续七天的讨论。也是在这场讨论中,南怀瑾点出了她心中的执念,让叶曼有了一朝顿悟的感觉。

在告别南怀瑾后,她开始放下对问题根源的探究,转而深耕起了佛道儒的内在含义,并且因为时不时地回到台湾省,跟南怀瑾等大师探讨自己的想法,她对三家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

也是因为时不时回到台湾省的缘故,叶曼发现那时的大学生跟自己当年不一样,他们很多人都不了解国学,这在叶曼看来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因此她开始了在海外传播国学经典,弘扬国学文化的旅程,先是在20世纪60年代,于台湾省成立了“文贤学会”。等回到美国后,更是在70年代于洛杉矶成立了“文贤书院”。

而除了弘扬国学的原因外,叶曼在后来一次采访中也道出了自己的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她希望这些海外侨胞们,能够通过学习国学,知道自己的“根”源自大陆,他们传承自那个古老的文明。

晚年回到祖国,传学授课解惑

1987年的时候,台湾省放开了老兵回国探亲的限制,因此在外飘荡半生的叶曼,终于再一次踏上了中华大地。


因为此前在国外不断地宣扬国学的缘故,叶曼早就结识了诸多国内知名的学者。因此在回到北京后不久,叶曼就被大家邀请前往云居寺一起探讨国学。

早在幼年的时候,叶曼就随着母亲来过云居寺,当时的云居寺香火鼎盛,来往的游客信徒非常之多。更别说随着佛学的研究深入,叶曼更是对这次云居寺之行非常期待。

但等叶曼来到云居寺后,却怎么也没有想到,云居寺经历战火的摧残后,早就已经不是自己记忆中的模样。

看着云居寺破败不堪的样子,叶曼不禁落下了眼泪,当时她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重建云居寺,而为了这一个目标,聚会结束后她就立刻赶回了台湾省。


回到台湾省后,叶曼借着自己这些年结识的人脉,开始走访各种富户权贵,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前往香港、美国等地不断地演讲,成功地筹集到了32万美金的善款。

而在筹集到这笔钱后,叶曼拿出了其中的30万美金给我国政府,也是借着这笔资金的帮助,云居寺得以重建,并成了现如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剩下的善款叶曼也没有收入自己的腰包,转而筹建了希望小学。因为随着在大陆停留得越久,叶曼发现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虽然迎来了新生,但还还是满目疮痍。

因此除了剩下的2万美元之外,叶曼在后来的日子里,时不时地就会把自己的劳动所得,或者从其他人手中得到的善款汇回国内,成功在云南贵州等地,先后建立了13所小学。


除了修缮云居寺跟捐赠学校外,叶曼也没有忘记的所学,她经常会回应母校的邀请,前往北大为学生们传授各种国学知识。

尤其是在国内待久了以后,叶曼干脆卖掉了美国的房子,彻底地留在了国内,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她曾这么说:在美国的日子很别扭,现在更像是回了家一样安心。

得知叶曼留在了国内后,当时的学校直接借了一间大礼堂给她,告诉她想上课的时候就在这里上,随时欢迎。

叶曼也不客气,有了礼堂后的她不断地开展各种国学讲座,也是在这些讲座的过程中,叶曼发现了当时学生中的一些问题。


因为当时的中国还很落后,因此很多师生非常好奇先进国家的一切,甚至有极小部分的学生开始仰慕国外而贬低国内的文化。

面对这些情况,叶曼决定在北大举行一场名为《中国一定强》的讲座,而这也吸引了大量的师生前来听讲。

在讲座开始的时候,叶曼讲起了一件自己的经历,那是她在法国的时候,曾经去参观过巴黎的博物馆,在那里,她见到了许多属于我国的珍贵文物。

她至今记得那个解说员,用着那些抢夺来的文物宣扬着自己国家的伟大,她告诉在场的师生,虽然当时的自己回应说自己的国度不用去抢夺,本身就是伟大的创造者,但依旧无法避免那一段历史。


因此她让学生们一定要牢记中华文明的历史,铭记那经历过的一切屈辱,更是要在往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去学习进取,她相信中国一定能够强盛起来,因为我们是能够创造出那些伟大作品的民族!

这次讲座的效果可以说非常好,开始有大量的学生来找叶曼探讨国学上的问题,对这些学生,她也是倾囊相授。

随着演讲的不断发酵,除了学生们之外,也开始有媒体前来采访叶曼。也正是因此这一次的采访,诞生了那段后来刷屏的短视频,并有了中国不得了,中国一定强这句话。这也是她在自己多年观察中得出的结论,也得到了验证。

结语

在采访过后,叶曼也没停下她的脚步,随手的十几年里,她依旧不断传播着国学,不遗余力地推广文贤学院。


令人惋惜的是,在2017年,这位一生致力于弘扬国学的大师,还是在北京迎来了人生的终幕。

不过也正是有着如她一样的学者不断推广,我国的诸多传统文化才能够继续流传下来,并随着百家讲坛这一类作品的兴盛,大量的年轻人也捡起了这些古老的传承,让人欣慰。

而更加让人感到欣慰的是,从“一带一路”的建设,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拥有自己的空间站。

从外交部“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回应,到“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的强力回击。


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众多事实,都证明叶曼等人的“预言”并没有错,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实力以及地位,我们在整个世界也足以位于上大国之列。

尽管如此,但如今的我们其实还没有走到“预言”中的高度。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地进取,才能够拥抱“预言”中的未来。

但正因如此,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逐渐走向强盛,我们会在时间的流逝中找到自己的过往,并在不久之后,迎来属于我们的伟大复兴!

举报/反馈

荒漠凡尘

5.6万获赞 5417粉丝
欢迎关注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