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有狭义、广义之分,也有内、外之别。狭义之痹专指痹证,广义之痹泛指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外痹者由外邪侵犯人体较表浅部位所致,内痹者则由外邪“内舍”脏腑而致。


痹以“闭塞”为义涵盖了上下内外各种呈现“不通”状态的许多病证,概念的泛化性明显。就实际应用情况看,现把风寒湿热等邪犯肢体者谓之“痹证”,而其他病因、病位出现闭塞者则多是借用“痹”之名。


痹,《说文解字》释为“湿病也”。作为专用概念,痹在中医学中或指一类病证,或指一种病机等,但记述繁杂,且因标准不清晰而所指不一。笔者加以梳理分析,发现痹以“闭塞”为义涵盖了上下内外各种呈现“不通”状态的许多病证,概念的泛化性明显。就实际应用情况看,现把风寒湿热等邪犯肢体者谓之“痹证”,而其他病因、病位出现闭塞者则多是借用“痹”之名。


历代文献对痹的记述非常丰富,以痹为名的病证也有很多。如按病因分类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风冷痹、燥痹、暑湿痹、气痹、痰痹、瘀痹、蓄血痹、食痹等;按病位分类有五体痹(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五脏痹(心痹、肝痹、肺痹、脾痹、肾痹),六腑痹(肠痹、三焦痹、胞痹)及耳痹、目痹、喉痹、胸痹、臂痹、肩痹、足痹、血痹、络痹、浮痹、深痹等;按症状分类有行痹、痛痹、着痹、挛痹、枯涩痹、水瘕痹、暴痹、久痹、众痹、周痹、大痹、远痹、留痹、痼痹、顽痹、偻痹、尪痹等;按发病季节春夏秋冬各分为孟、仲、季分类有十二痹;按病性分类则有实痹、虚痹、阳痹、阴痹等。

其中有一病多名者,如风痹又称行痹或周痹,也有称筋痹、痛风、走注者;寒痹,亦名痛痹、骨痹;湿痹又名着痹、肌痹等。还有一名多义者,如痛风,或指四肢历节风,或指风痹,或指痛痹,或称白虎历节风、箭风、旋风等。

总体说来,痹作为病证有狭义、广义之分,也有内、外之别。


狭义之痹:狭义之痹专指痹证,是一类由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致肌肉、筋骨、关节等酸痛、麻木、重着、伸屈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的病证,大抵涉及现今之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纤维织炎和神经痛等病。《素问·痹论》对此有详细论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外 痹:外痹者由外邪侵犯人体较表浅部位所致,其表现与邪气性质及侵犯部位直接相关。一般而言,痹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四肢不仁,在皮则顽不自觉。遇寒则急,遇热则纵。如《金匮要略》言:“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又如《症因脉治》云:“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著痹”。而关于热痹,《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指由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风寒湿邪,与热相搏而致;《金匮翼》则云:“热痹者,闭热于内也……腑脏经络,先有蓄热,而复遇风寒湿气客之,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㿏痹熻然而闷也。” 《灵枢·周痹》还载有众痹与周痹,前者指因风寒湿邪侵入皮肤、经络,所致痹痛左右相移,随发随止、歇而复起之证;后者指痹证之及于全身者,由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血脉、肌肉所致,多见游走性疼痛。

此外,尚有血痹、气痹之名。血痹指由气血不足,感受风邪,使气血闭阻不通而成的痹证。如《素问·五脏生成》言:“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金匮要略》则谓:“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诸病源候论》亦言“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血痹也”,其症见身体不仁、肢节疼痛等。气痹则指由情志因素引发的痹证。如《中藏经》言:“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留于上则胸腹痹而不能食,注于下则腰脚重而不能行,攻于左则左不遂,冲于右则右不仁,贯于舌则不能言,遗于肠中则不能溺,壅而不散则痛,流而不聚则麻。”



内 痹:内痹者则由外邪“内舍”脏腑而致,如《素问·痹论》言:“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噎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其他:风寒湿痹是痹证的主体,但由于个体差异、感邪不同、演变有别,临床还会出现许多与痹证相关或相类的复杂情况。

燥痹,由国医大师路志正提出,指由燥邪损伤气血津液而致阴津耗损、气血亏虚,使肢体筋脉失养,瘀痰痹阻,脉络不通,导致肢体疼痛,甚则肌肤枯涩、脏器损害的病证,与今之干燥综合征相似。

尪痹,《金匮要略》曰:“诸肢节疼痛,其人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尪羸”意指关节肿大、身体瘦弱。中医学家焦树德据此提出“尪痹”病名,与今之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其多因感受风寒湿邪而反复发作,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为特点,日久可见关节变形僵直,肌肉萎缩等。此外,有学者还提出“偻痹”(焦树德谓之“大偻”)一名,与今之强直性脊柱炎相似,其主要表现如《素问·痹论》所言之“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等。

浊瘀痹,根据痛风的病因病机,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凡此皆浊瘀内阻使然,实非风邪作祟”,并名之为“浊瘀痹”。

顽痹《诸病源候论》中指皮肤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之症。《医林绳墨》则谓:“久风入中,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也。”现今则多指尪痹之类。


广义之痹:广义之痹泛指人体为病邪闭阻而致气血运行不利或脏气不宣所发生的各种病证,如胸痹、咳痹、喉痹、食痹、白癣痹等。

胸 痹: 《金匮要略》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胸痹心中痞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等。《订正金匮要略注》则云:“胸部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本病与现今之冠心病、心绞痛等关系密切。

喉 痹 :《素问·阴阳别论》言“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而《诸病源候论》认为:“喉痹者,喉里肿塞痹痛,水浆不得入也……风毒客于喉间,气结蕴积而生热,致喉肿塞而痹痛。”《喉科心法》则云:“凡红肿无形为痹,有形是蛾。”大抵包含了具有咽喉部红肿疼痛为特点的多种咽喉部急、慢性炎症。另有白癣痹一名,指多由风邪犯肺,肺气闭郁致喉内色暗红而出现白点者。


食 痹:《素问·至真要大论》有“食痹而吐”的记述,《证治汇补》释言:“食痹者,食已则心下痛,吐出乃止,此因胃脘痰饮恶血留滞于中所致。”

以痹为名的病证极为繁杂,形成过程与临床表现也差异甚大,但共同点是都存在不同部位与程度的闭塞,因而开痹或散痹、除痹等为其通用治则。

外痹因邪而成,每见邪气杂至或交织,或为风寒湿,或为风湿热等,基本治法为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的相兼运用,而除湿通络当为通用之法,临证常以《医学心悟》中的蠲痹汤(羌活、独活、桂心、秦艽、当归、川芎、甘草、海风藤、桑枝、乳香、木香)为基础方加减治疗。因邪气有偏胜,祛邪通络又各有重点。其中风邪胜者或久病入络者,应佐养血之品,即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寒邪胜者,应佐助阳之品,使其阳旺寒散;湿邪胜者,佐以健脾益气之品,使其脾旺能胜湿;热邪胜者,佐以凉血养阴之品,以防热灼营阴而病深难解。至于顽痹,当补泻兼顾,多以益气养血、滋补肝肾与化痰祛瘀通络并用。

中医学治疗痹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黄帝内经》中即有针刺、热熨、按摩、放血等疗法的记载。后世用药则有如下特点:一是祛邪尤重因势利导给湿找出路,如在上者可发汗,在下者宜利小便等;二是超量用药,如常用重剂川乌、附子、细辛等;三是常用“毒药”,如川乌、草乌、附子、雷公藤等;四是多用虫类药及藤类药,如地龙、全蝎、蜈蚣、蕲蛇、蜂房、守宫、僵蚕、穿山甲、土元、蟑螂、蚂蚁及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石楠藤、鸡血藤等;五是治顽痹宜调治脏腑等。至于胸痹、喉痹等,则多按脏腑辨证结论而予以调气行血、散结开痹,此处不予讨论。


治痹用药,尤如用兵,功在审证求因,妙在配伍应证,辨证明,用药专,则疗效如汤沃雪,若久痹顽证者,较为难治。

《黄帝内经》论痹甚详,除有《素问·痹论》与《灵枢·周痹》两篇专论外,还有40余篇有所论及,且以“痹”为名之病证即有50余种。而所论之痹,日本医家丹波元简在《素问识》中概括云:“痹有四义:有为病在于阴之总称者,见于‘寿夭刚柔篇’;有专为闭塞之义者,如食痹、喉痹是也;有为麻痹之痹,王(王冰)注云‘㿏痹’者是也;有为痛风历节之义,如本篇行痹、痛痹、着痹之类是也。”但总不离乎闭塞之义。

《金匮要略》对《黄帝内经》之痹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有专篇论述血痹与胸痹,还在《痉湿暍病》篇论述了湿痹证治。此外,《中风历节病》篇云:“夫风之为病,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对此处之痹,有学者认为非教科书所释之痹证,解为“闭塞不通”似更合文意。

而关于痹的“闭塞”之义,历代医家所识基本一致,如《中藏经》言:“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再如《景岳全书》云“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又如《素问直解》说“痹,闭也,血气凝涩不行也”;还如《症因脉治》言“痹者,闭也,经络闭塞,麻痹不仁,或攻注作痛,或凝结关节,或重著难移,手足偏废,故名曰痹”;另有《医学入门》言“痹者,气闭塞不通流也,或痛痒,或麻痹,或手足缓弱”等。


风胜者行痹也,其痛游走不定,或上肢,或下肢,或肌肉,或关节,疼痛、麻木、肿胀,伴有恶风,药用熟地、当归、白芍、鸡血藤等养血活血,配伍羌活、独活、防风、防己、寻骨风、桂枝、附片疏风散寒,以达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目的。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多兼病,如风寒湿痹,症见风、寒、湿三邪独有的症状,治以疏风除湿,散寒镇痛,方选治疗行痹的蠲痹汤,治疗痛痹的乌头汤,治疗湿痹的薏苡仁汤化裁。风湿热痹,治以清热通络,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方选白虎桂枝汤、四妙汤加减。


寒痹寒邪偏重,多由寒凝血滞经络,症见肢节筋骨肌肉疼痛明显,痛处固定不移,关节屈伸不利,得热则痛减,遇寒则痛剧,晴天症轻,阴雨天症重,舌苔白且腻,脉象沉而涩,治以温经散寒为主,佐以祛风化湿。桂枝乌头汤加减,川草乌、桂枝、白芍,当归、威灵仙、全虫等。乌头辛热,除寒逐痹,力峻效宏,川乌力缓持久,草乌效速而不持久,二者合用,效速而持久。桂枝辛温,通阳散寒,达卫入营。全虫末吞服,止痛力强。诸药配合,既散在表之寒,又除在里之冷。

诸家本草皆谓川草乌有大毒,不可掉以轻心,余皆嘱咐患者用生甘草,川草乌各30g先同煎40分钟,后再与余药再煎,其逐寒止痛之效甚捷,但其药不可久服,以防其毒蓄积为害。寒痹夹湿者,上方加苍术,苡仁,蚕砂、乌梢蛇温经散寒除湿。此外,扶阳祛寒,附子亦是一味常用药,其功用补命门,暖脾土,温经络,除湿邪,对于风寒湿痹特别是阳气不足者,用之既蠲痹止痛,又温补阳气。《本草汇言》谓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仲景治痹方,率多引用。然附子力大气雄,有劫阴助热之弊,用时须当注意。


湿痹,肢节沉重,肿胀,麻木不仁,或酸楚疼痛,举动不力,或肢体展转困难,屈伸不利,便溏,舌苔白腻或水滑,脉象沉缓或弦紧,法以祛湿为主,佐以散寒,药用薏苡仁,羌独活、苍白术、茯苓以祛湿健脾,配伍当归、白芍既能止痛,又可缓和风药之燥。若湿痹证见初肿,可用四妙、泽泻,清热利湿消肿。病延日久,关节漫肿麻木,用南星、半夏、白芥子、桃仁、蚂蚁、全虫,以祛痰瘀湿浊之邪。久肿不愈,关节变形之征兆也,药用僵蚕、薏苡仁、防己、片姜黄。身重浮肿或关节积液,为痰瘀互结之征,宜泽兰活血利水,以白芥子、桃仁、豨莶草为末醋调外敷患处,以除皮里膜外之痰瘀,舒展筋骨以除痛,切不可随意反复抽取积液。


热痹热邪偏胜,病机为风寒湿夹热或日久化热,壅阻经络。症见骨骱烦痛,或关节红肿灼痛,痛而拒按,遇凉则痛缓,皮肤可见环形红斑,伴恶寒发热,口干渴,尿黄,气味腥臊,舌质红苔薄黄,治以清热为主,佐以利湿,重用寒水石120g,水牛角、生地黄、忍冬藤、丝瓜络、薏苡仁各 30g,知母、赤芍、丹皮、地龙、车前子各10g,以清肌肤血络之热。夹湿者加苍术、防己、蚕砂;痛而无汗者,加羌活以宣表邪;汗多者加防风、炙甘草、生黄芪以实卫气;为防止苦寒败胃,对病程较长的热痹,常配参术扶正补脾,顾护胃气。


久痛顽痹,痰瘀阻滞,关节畸形固定,肌肉萎缩僵硬,骨质受损,恶风畏冷,疼痛反复发作,治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兼以扶正,尪痹丸合身痛逐瘀汤加减。关节僵硬肿痛加蜂房、僵蚕、蚂蚁、片姜黄、川草乌;拘挛肿胀痛剧者,祛风搜邪,解痉镇痛,加白花蛇、全虫、蜈蚣、炮山甲、白芍;腰脊僵直疼痛者,加狗脊、鹿角胶、桑寄生通利督脉;病久不愈,气血虚损,精髓不足,骨质破坏,当配伍血肉有情之品。熟地、当归、人参、龟鹿胶补养气血,增髓壮骨;虫类诸药,通经活络,搜风剔邪,对久治不愈的顽痹,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性猛且燥,用之不当,有破气耗血伤阴之虞。若能配伍益气养血之品,其效果更佳,因其既能引领诸药入血,助其药性活动之功,又可矫其燥血之弊。如黄芪味甘,既可防止因服虫类药而引起的胃部不适。又可补气走表,使分肉经络之中,风搜而表不虚,并可防止外邪再犯。


根据临床经验,逐瘀软坚,土元、山甲当用;拘挛筋急,白芍、木瓜可施。背脊僵直胀痛者,多用蜈蚣;肢节肿痛畸形者,多用全虫。穿山甲善窜通,配皂角除痰湿,消肿痛,引药直达病所,而改善关节之僵直。诸蛇搜风透骨,消肿解表,善治风湿游窜,肌肉关节疼痛麻木,或骨痹瘫痪。水蛭化瘀活血,散结消肿,祛瘀而不伤正,常用于虚实相兼之血瘀所致的关节肿痛诸症。另外,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者常用骨碎补、鹿衔草;尿酸性关节痛,多用萆薢、薏苡仁、土茯苓以降低血尿酸而缓解疼痛。


痹证的发病部位不同,选用不同的引经药,可以提高疗效,如上肢常用羌活、桑桂枝;下肢用独活、牛膝、木瓜、秦艽;项背痛用葛根;脊背痛用狗脊、鹿角片;腰痛用杜肿、续断、桑寄生;胁痛用柴胡、青皮、川楝子;胸痛用郁金、栝楼、薤白;肌肉痛用威灵仙等。

久病入络者,选用藤类药祛风止痛,疏通经络。如海风藤祛络中之风,善治游走性关节痛;络石藤散络中之寒;丝瓜络除络中之湿;忍冬藤清络中之热;天仙藤化络中之瘀,痹痛兼水肿者用之最宜;鸡血藤养络中之血;雷公藤治关节滑膜炎,尪痹之痛最需;青风藤治关节肿大,镇痛之功显著……,诸藤性味不同,功用各异,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临床中需要细心探索,才能体会诸药运用之奥妙。


血沉、抗“O”的检测对辨证施治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血沉快,抗“O”高,在热痹中可配伍生地黄、丹皮、赤芍、忍冬藤等以凉血解毒,通络止痛;在寒痹中可配伍黄芪、桂枝、附片、鸡血藤等益气温阳散寒。总之,痹证病因较多,临床症状多变,必须抓住主症,不忘兼症,因症选方,施药精当,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一、常用联药

1.痛风三要药 土茯苓、萆薢、威灵仙。
2.治痹三联药 蜂房、地鳖虫、乌梢蛇。
3.治关节痛二联药 全蝎、蜈蚣。
4.痹证化热治疗二联药 知母、寒水石。
5.痹证的三联主药 穿山龙、川乌、鬼箭羽。
6.阴阳两虚常二联药 仙灵脾、生地黄、熟地黄。
7.气血两虚三联药 炙牛角腮、油松节、仙鹤草。
8.降低风湿因子四联药 青风藤、穿山龙、拳参、忍冬藤。

二、痹证辨证用药经验
1.益肾壮督 熟地黄、仙灵脾、骨碎补、鹿角片、桑寄生等补益肾督,熟附子、制川乌、川桂枝、细辛等温阳祛寒。
2.通络止痛 全当归、威灵仙、赤芍、丹参、水蛭、地鳖虫、红花等。
3.扶正 熟地黄、当归、桂枝、鹿角胶、仙灵脾、黄芪、白术等。
4.补虚 补骨脂、仙灵脾、骨碎补、黄芪、地黄、鹿角霜、桑寄生、金毛狗脊、仙鹤草、枸杞子等。
5.滋阴补阳 桂枝、补骨脂、仙灵脾、地黄、鹿角霜、生姜等。
6.开痹 防风、赤芍、羌活、威灵仙、红花、炒白芥子等以祛风、活血、化痰、露蜂房。
7.治疗沉寒痼冷 常以制川乌、草乌配以附子、桂枝、独活、干姜、细辛等温阳之品。

三、痹证随症用药经验
(一)痛风痛风急性发作期,多重用土茯苓、萆薢。痛风急性发作期偏热者,配用生地黄、寒水石、知母,以清热通络。痛风急性发作期偏寒者,加制川乌、制草乌、附子、川桂枝、细辛、仙灵脾、鹿角霜等,以温经散寒。痛风见“僵肿”者,加炮山甲、蜣螂虫,以破结开瘀。痛风并体虚者,加补骨脂、骨碎补、鹿角片、生黄芪、仙灵脾、炙蜂房等,以温经散寒,以固本培元,预防发作。


(二)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女性),多使用桂枝、吴茱萸、生姜、通草类温经散寒之品,少用乌附类的大辛大热之品。


(三)顽痹寒湿盛者,制川乌、草乌、附子、细辛配乌梢蛇、薏苡仁、白术、苍术、蚕沙等。化热者,以寒水石、地龙、僵蚕配以葎草、黄芩等。夹痰者,僵蚕配以胆星或白芥子或二妙散等。夹瘀者,水蛭、地鳖虫配以桃仁、红花等。关节痛甚者,全蝎或蜈蚣常用。背部痹痛剧烈难受而他处不著者,九香虫配以葛根、秦艽等。关节僵肿变形,蜂房、僵蚕、蜣螂虫,配以泽兰、白芥子等。病变及腰脊者,合用蜂房、乌梢蛇、地鳖虫配以川续断、狗脊等。


(四)痹证局部症状用药经验上肢痛,加葛根、宣木瓜、羌活。腰及下肢痛,加川续断、金毛狗脊等。关节肿胀明显,加白芥子、半夏、泽兰、泽泻、穿山甲、蜣螂虫、苍术、白术、茯苓等。
(五)痹证伴随症状肿胀者,白芥子、穿山甲、泽兰、泽泻等。寒痛者,制川乌、草乌、制附片,剧者加全蝎、蜈蚣、地鳖虫等虫类药,或三七、元胡、制南星。腰背部僵硬不适,葛根、赤芍、白芍。

四、痹证临床经验用药
(一)痹证风、寒、湿偏重用药经验寒甚,乌、附、桂用量加大。瘀阻甚,桃仁、红花偏多。风胜,用钻地风、防风等。湿胜,薏苡仁、苍术、白术等。热痹,寒温并用。
①风寒湿浊郁久化热,舌脉俱有热象表现者,桂枝、制川乌配寒水石、知母或地龙。
②寒象重而热象轻,关节虽灼热,但仍以温通为宜,常用桂枝、制川乌、制草乌配土茯苓、知母等。
③寒热并重者,桂枝、制川乌、制草乌配寒水石、地龙、忍冬藤等。癫痫久治不愈,脊髓空洞症而有风痰者:制乌头配伍半夏。


(二)激素不良反应用药经验针对激素用量大易伤阳气,出现“阴虚火旺”者,酌加生地黄、麦冬、甘杞子、知母、玄参、甘草等。针对激素减量后出现精神不振等,证属脾气虚弱及脾肾阳虚者,酌加补骨脂、仙灵脾、地黄、鹿角霜、蜂房、菟丝子、附子、蜂房等。
另外:①大剂量使用穿山龙、生地黄、熟地黄、仙灵脾等,一方面益肾壮督,一方面可以较快地递减激素量,并防止激素撤除后出现反跳。②阴虚偏重者,重用地黄,用量可达30~100g,仙灵脾则宜用量小。阳虚偏重者,生地黄用量宜少,仙灵脾可加至20~40g。


(三)川乌、草乌临床使用经验凡寒邪较轻而体质弱者,用制川乌;较重者用生川乌;重症川乌、草乌并用;用量则根据患者对乌头碱的耐受反应程度,逐步增加。同时配以桂枝、细辛、独活等温燥之品,乌、附生品应酌减其量,并先煎1小时,量大则须与防风、黑小豆、炙甘草、蜂蜜同煎。注意:不可盲目模仿或擅自加量,须在有经验医师指导下进行。

五、单味药使用经验
(一)穿山龙临证配伍经验穿山龙配伍川乌、鬼箭羽为治疗痹证之三大主药,其中寒证配以川乌,热证佐以鬼箭羽,寒热夹杂则并用之。穿山龙用量须在40~50g,少量则效果不明显。(二)桂枝临证配伍经验桂枝配白术,助中焦脾阳温运化湿,使气布湿散。桂枝配当归、川芎以温经行气活血。桂枝配石膏以辛散热邪、通络止痛
(三)乌头临证配伍经验寒邪重则用生川乌,寒邪较轻而体弱者用制川乌。寒湿痹痛重症,须生川乌、生草乌同前。顽痹之寒湿偏胜常用乌头配桂枝。
寒湿痹痛伴血虚者,制川乌,配当归祛寒通络、补血活血。痹痛由热寒互结者,制川乌,配生石膏或羚羊角以祛寒、除热、止痛。
(四)黄芪临证配伍经验痹证出现虚烦失眠,黄芪配磁石,以温补镇摄。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白塞综合征等出现热入营血、气阴两伤者,黄芪配伍生地黄。风湿病气虚湿滞者,黄芪配防己。肾虚水肿,黄芪配地龙以补气化瘀;黄芪、肉桂、车前子益气温通、利水消肿。肾气虚血瘀水停者,黄芪、益母草。注:益母草用量90~120g,效果始佳。气虚血瘀者,黄芪配川芎。
(五)地黄临证配伍经验生地黄 血痹出现热象者(如类风湿关节炎偏热者),生地黄配附子;热入营分,身热夜甚,微恶风寒者,生地黄配淡豆豉。熟地黄 阳虚寒痰瘀滞者,熟地黄配伍麻黄。
(六)葛根—骨痹常用朱师治疗骨痹,葛根用量突破常规至30~45g,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

举报/反馈

扎针埋线治疼痛

65.4万获赞 11.6万粉丝
推介中医养生知识和方法
陈世鸿,中医专业 医师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宁华侨投资区)里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健康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