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有一个视频火了起来。

一名高考生的妈妈癌症晚期,病情突然恶化。家长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一直隐瞒病情。

医生却提出反对,认为应该让孩子在高考前见母亲最后一面,以免留下一生的遗憾。

中国式家长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是牺牲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甚至生命,付出一切,帮他们做出自以为正确的人生选择。

如果孩子稍有反抗,迎来的便是耳熟能详的那一句“都是为你好”。

殊不知,这句看似政治正确的话背后,是中国家长潜藏在骨子的权威意识和对子女强烈的控制欲。

而打着“为你好”旗号作出的决定,也不一定能让孩子的人生变得“更好”。

01病危的母亲,不知情的儿子

对于广东的一位高考生一家,这个高考季注定是痛苦又煎熬的。

因为考生的妈妈身患癌症,近日病情急剧恶化,随时可能撒手人寰。

而即将到来的高考,对每一位考生来说,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中国的教育语境里,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战斗,它将决定考生一辈子的前途命运。

经过一番痛苦的利弊权衡,这家人决定,对儿子隐瞒母亲的病情,等高考后再告诉他。母亲为了儿子的前途着想,希望他能毫无压力、心态轻松地参加高考,也同意了这一决定。

但主治医生却不这么想。他力排众议,主张让孩子在高考前见母亲最后一面。因为“高考可以重考,妈妈只有一个。如果因为高考,妈妈去离世前没有见上最后一面,这可能成为儿子一辈子的遗憾,他可能会永远走不出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事在网上引发热烈的讨论,网友们旗帜分明地分为两个阵营。

支持“见面”的网友认为,医生说的对,高考再大,大不过亲情。今年没考好,明年可以再考。妈妈没了,就再也见不到了。

支持“不见面”的网友认为,告诉儿子无济于事,最后可能妈妈走了,高考也没考好,两边都失去了。

还有的人说,妈妈注定要离开,而影响儿子高考可是一辈子的事情。

无独有偶,不久前出过一个类似的新闻。

妈妈在高三誓师大会这天,写信告诉孩子自己得了癌症,不知还能活多久。

信中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这次考不好还有下次,而我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我不想到生命终结的那天才让他知道,那样做对他太残忍了。那样,他会因为在我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跟我顶嘴,没有听我的话而惭愧。我不想让他以后生活在愧疚和遗憾中。”

02把知情权和选择权还给孩子

两个故事里,大部分人的争论集中在“高考”与“亲情”孰轻孰重上。

然而在笔者看来,这两个故事并不一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在第二个故事里,母亲告诉了儿子真相,儿子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而第一个故事中,家长从始至终,都没有给予儿子选择的权利。

广东考生的家人没有和孩子进行任何沟通商量,甚至试探性地询问都没有,就擅自决定了“孩子的前途比母子最后的相处时光更珍贵。”

而这个可怜的孩子,一直被蒙在鼓里,在这个可能影响他一辈子的决定中,他被剥夺了知情权和话语权。

万一他没考好,在往后漫长的时光里,他还会陷入一遍又一遍的自我鞭笞中,“妈妈为了我独自忍受病痛,我却辜负了她,让她失望了。”

对这个孩子来说,这是多么深重的伤害。

反之,如果坦然告诉孩子母亲的病情,加以正确引导,孩子不仅不会受到影响,反而可能为了妈妈而激发出潜能,考出超常发挥的分数。

在大多数中国父母眼里,孩子们是懵懂无知的,他们什么也不懂,需要成年人替他们操心。

但这种想法大大低估了孩子们的洞察力和承受能力,实际上,他们比成年人想象的更聪明,更坚强。

举个作家池莉的例子。她在女儿十多岁时与丈夫离婚,担心女儿无法接受,他们选择孩子大一些再告诉她。

等女儿上了高中,她对女儿说:“我要告诉你一件事,我和你爸爸……”

没想到女儿直接打断了她:“不用说了,我看到了家里的离婚协议书,早就知道了。”

孩子们,他们其实什么都知道,有时候甚至比成年人更敏感。

国外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对离异家庭的孩子伤害最大的,不是父母的分开,而是父母对离婚这件事的隐瞒。

单亲家庭的孩子们觉得,对离婚的隐瞒拉远了他们和父母的“心理距离”,让他们感觉到父母不信任他们,不愿告诉他们真相。他们进而怀疑,父母是否还爱他们?

给予孩子们应有的知情权、话语权和自由的选择权,是父母能给孩子的,最大的尊重和爱。

03“为你好”是以爱为名的最大谎言

这位考生家人的逻辑在许多中国式父母的身上都能看到,这个逻辑叫做“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我不让你见妈妈最后一面,都是为了你好。”

“我偷看了你的日记,都是为了你好。”

“我要求你回到家乡小城市工作,都是为了你好。”

“我让你嫁给谁谁谁,都是为了你好。”

……

对于万能的“为你好”,大多数子女是难以反驳的。

因为所有孩子从小就被灌输这样的价值观: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伟大无私的,他们永远为你考虑,为你打算,你怎么能质疑他们的初心?

如果子女反抗得狠了,还会引来旁观者的讨伐:“那可是你爸妈”。

果真如此吗?

诚然,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纯洁神圣的,但企图掌控子女人生的父母却选错了爱的输出形式。

父爱和母爱的伟大,并不能掩盖它的本质是一场“以爱为名”的道德绑架。

因为我爱你,希望你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

最后这句没有说出来的潜台词,是父母对子女强烈的、却又不能宣之于口的控制欲。

它打着“为你好”的美好幌子,看似冠冕堂皇,道貌岸然,却是父母对子女最大最隐秘的PUA

诗人纪伯伦曾说过:

“你们的儿女,其实不是你们的儿女,他们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借助你们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就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这句话道破了天下父母和子女的关系。

孩子不是父母的作品,他们生来自由。父母不该像捏泥人一样,试图把孩子捏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或是把他们当做提线木偶,控制他们人生的每一个步调。

我有一个好友,从小被母亲要求学钢琴。

母亲对她要求严格,她很争气,一直都是同龄中的佼佼者,如今是一名钢琴老师。

深夜喝多了,她却哭着说,这辈子最憎恶的,就是弹钢琴。

她的母亲儿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钢琴家,却因为家贫,买不起钢琴,无奈放弃了音乐梦。

在万人瞩目的舞台上弹钢琴的梦,是她母亲的,不是她的。

类似的事情在各个角落上演。

多少父母企图控制孩子的人生,其实是为了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

他们渴望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梦想的延续,可是仔细想一想,父母人生的不完美,应该由孩子来修补吗?这对他公平吗?

04自由是给孩子最高级的爱

讽刺的是,那些说着“为你好”的父母,他们的孩子不一定如他们所愿能“过得好”。

多少中国子女的前半生被强势的父母操控,人到中年才发觉,过得竟不是自己想要的人生。但人生最好的年华已经逝去,重新选择的机会寥寥无几,因此痛苦不堪。

有些孩子,小时就被父母的控制欲套上沉重的枷锁,长大后始终无法和自己和解,成为一生的梦魇。

比如电视剧《小欢喜》里的英子。

她从小成绩拔尖,但一直处于妈妈的“高压”监督之下,连爱好都不许有。

高考报志愿时,因为妈妈强烈反对无法报考自己喜欢的大学,事无巨细都被母亲管着,在经历一个多月的不眠不休后,崩溃地跳河自尽。

BBC剧集《黑镜》中也有这样一集。

有一个母亲为了保护女儿,防止她遭遇危险,希望24小时无死角地监控女儿的生活。

于是,她在女儿脑中植入了一个芯片,通过平板电脑,她可以无时无刻看到女儿的一举一动,包括和男友的马赛克时刻。

最后,已经长大成人、得知真相的女儿受不了母亲极端变态的控制欲,选择砸烂平板,孤身一人离家出走。她的母亲再也见不到她了。

而另一边,谷爱凌母亲的教育方式或许可以给家长提供正面启发。

她母亲说,从小不会强迫谷爱凌一定要考出好成绩,或是一定要做什么。

“她喜欢什么,就让她去做。”

反而这种“放养”的教育方式,诞生了优秀的谷爱凌。

中国父母应该明白,与其事无巨细地为孩子计划好每一步路,不如尽早激发孩子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热爱什么,想要什么。

而父母要做的,是给予他们教育、陪伴、支持和爱,让他们明白,无论做什么,父母都会是他们最坚实和最后的屏障。

这样教育培养出的孩子,才会自信勇敢,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收获幸福。

愿天下父母都能克服自己作为父母的权威意识和控制欲,还给孩子们一个自由自在的人生。

举报/反馈

思思羊说

123获赞 97粉丝
业内资深记者。内容专业,角度独特。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