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窗苦读十二年,上清北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学生的梦想,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每年能考上这类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处于望梅止渴的状态。
在湖南益阳的一个村子,大学生“扎堆”出现,共有300多个学生考上了大学,其中6个北大,人们开始好奇,这到底是啥地方?有什么神奇魔力?
说到国内的顶尖学府,清北的名号响当当,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学习不好的孩子,都曾梦想上这两所学校,毕竟在名校光环的加持下,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会更好,但问题是,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并不多。在人才济济的当下,虽然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都很高,可清北的要求尤为严格,能够考上金字塔顶端的学校,也需要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实现。
山村的教育资源不如城镇优越,因此大学生数量较少,通常一个村里能够走出去一名大学生,就算“蓬荜生辉”了,但是在湖南益阳的爱屋湾村,几十年间培养了300多名大学生,其中有6个进了北大,5名哈佛大学的留学生,这样的成绩在一个小村庄里并不是很常见。
所以网友们都在说,比起大城市,这个村子的教育丝毫不逊色,真是了不起的学霸村。
有人表示,这里虽然是一所小的村庄,但是当地居民一直以来都很注重教育,并且将这件事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家庭条件差的家长们为了能够供孩子读书,不惜抵押房产来支持孩子的学习,在这种浓郁的氛围下,孩子们逐渐培养了对知识的渴望与热爱。
据当地居民透露,村庄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培养出这么多的学生,背后离不开一位叫做刘明的大学教授的努力和善举。
刘明教授曾经是这个村子的一名孩子,家庭十分贫寒,可他并没有忘记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了一名教育者,为了帮助更多有需要的学生,他成立助学基金,给学生们提供经济上的支持。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在刘明教授临终前,他嘱咐女儿要把这件事继续做下去,就这样,10年期间,基金共奖励了68名学生,不少人都说,刘明教授是好样的。
在教育的领域上,光靠该教授的努力远远不够,人才的培养是需要靠大家共同努力来完成,其中家庭教育占据了重要的比例,也是这个村庄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村庄里的人们都知道,知识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因此他们对孩子学习之事十分的上心,也很支持孩子的决定并鼓励他们继续前行,不遗余力的培养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由此可见家庭教育观念的重要性。
有网友说,爱屋湾村的故事在告诉众人,在学习和教育的路上,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障碍,但是只要多方支持,前方道路一定会平坦顺畅,所以出现了刘明教授,基金协会,父母的鼓励与帮助,这都能给学生莫大的心理安慰,也能激励着学生前行前进,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多的努力。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刘明教授无疑是这个村庄在教育领域上的开拓者,但是我们也要知道一点,这里的学生也在认认真真的完成这件事,假设该教授和家长很努力,可学生不上进不努力,最后也未必会拥有好的结果。
可见,这里的学生真的把学习当做一份人生路上必须要做的事情,同时也在一直坚持做下去,最后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这也给广大学生提个醒,要想“走出去”,考上更好更优秀的大学,势必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不管处于什么阶段,都不能偷懒,也不要放弃学业,而是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
可能学习不是成功的唯一途径,但一定是最便利最快捷的方式,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满心满眼的对待这件事,用智慧用知识换取美好的明天。
总体来说,教育乃国之根本,培养人才也义不容辞,爱屋湾村学生们的励志故事,确实是值得其他村庄和学生们学习,希望每一个家庭和学生都能重视教育,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用知识成就更好的自己。
今日话题:你怎么评价爱屋湾村在教育上做出的成就?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