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国文物及中山国独有文字——中山篆亮相由上海奉贤区博物馆举办的“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图片

此次参展文物共计189件,它们来自于全国11个省市、26家文博单位;文物类型涵盖青铜器、陶器、石器、骨器、瓷器、书画、竹木等各个不同时期承载汉字的实物。其中作为中山国出土的典型文物——中山王厝夔龙方壶格外引人注目。作为中山三器之一的夔龙方壶,壶身四面,每面十行,计四十行,每行九至十二字,共计450个单字,是一篇优秀的战国书法作品。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国家的魂,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使得许多重大事件以及研究成果得以保存。

图片

1


中山篆与魔都上海的奇遇


应上海奉贤区博物馆邀请,河北博物院研究馆员郝建文使用中山篆题写了此次展标。不论是前期展览的宣传海报,还是此次开幕式的现场布置及文创产品,处处都能发现中山篆的身影。此外,奉贤区博物馆还在展厅出口处开设专门区域供书法家书写中山篆,吸引了众多市民慕名而来。在博物馆推出的一系列文创产品中,不仅有中山篆字制作的旗袍,还包括一组由专家亲手定制的中山篆文书法扇,每把独一无二,各具特色。

图片

2



最美古文字中山篆


中山篆来源于中山三器,器上铭文共计1101字,不仅记录了中山国的重要史实,确认了中山国国度与王族世系,而且还为揭开中山国神秘面纱提供了史料,填补了历史空白。中山篆字形修长优美,字体结构上紧下松,体式秀逸,摇曳多姿。字体对点线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中山篆的结构和西周或更早时期的官方文字字形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官方铭文字形整体上变得修长,整齐规范,向规则的长方形过度,但是中山篆并不因为字形的修饰而变得僵硬,且带有很多雅化的艺术气质。

图片


文字不仅是历史的载体还是文明传承的重要方式,中山篆所承载的中山古国文化同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展览不仅满足了大众的文化需求,而且还对中山国文化以及中山篆的宣传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中山国王陵陈列馆将继续注重文化交流互鉴,秉持着开放包容的理念,成为中山国文化发展进步的推动力。


举报/反馈

中山国

2899获赞 1万粉丝
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官方发布平台
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