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用它绘制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被赞为“纸中之王”。
千百年来,宣纸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术,2009年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的理由中就明确提出,“自唐代以来,它一直是书法、绘画及典籍印刷的最佳载体,至今仍不能为机制纸所替代”。
郭沫若先生曾如此评价: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宣纸有一个国家标准,即《地理标志产品宣纸》,只产于泾县,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后沿用。
该标准给宣纸下了一个相对精准的定义:采用产自安徽省泾县境内及周边地区的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不掺杂其他原材料,并利用泾县独有的山泉水,按照传统工艺经过特殊的工艺配方,在严密的技术监控下,在安徽省泾县内生产,具有润墨和耐久等独特性能,供书画、裱拓、水印等用途的高级艺术用纸。
宣纸诞生情况,至今尚无可靠考证。不过,民间传说与东汉“纸圣”蔡伦有关。据说,公元121年蔡伦死后,在皖南造纸的弟子孔丹,很想造出一种洁白的纸,好为老师画像,以表缅怀之情,但很久找不到合意的原料。有一次孔丹发现一株枯树倒在小溪边,木质腐烂后,留下一层白色的东西,拣起一看,原来是一层很好的树皮纤维——檀树纤维。孔丹欣喜若狂,取以反复试验,最终造出了最早的皮纸,遂有后人将孔丹奉为宣纸始祖。
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今。不过,孔丹造宣纸一说仅为口传,未见史籍记载。
对宣纸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宋朝末年,宣纸生产技术传播到泾县。在泾县《曹氏宗谱》中有这样的记载:宋末天下诸侯互动干戈,烽火四起之际,曹大三因避乱由南陵(今芜湖地区)虬川迁到泾县小岭,徙居十三宅,见该地山多地少,自然环境优越,盛产檀皮,并有洁净泉水四季长流,具有良好的造纸条件,故在此以制造宣纸为生。因为当时宁国、泾县、太平、宣城都属宣州管辖,均产这种纸张,因此定名“宣纸”。
北宋诗人王令曾写道:“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独君诗华宜相亲。”直观反映了宣纸备受文人墨客追捧的历史。
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却以“千年之寿”,得以将无数古籍珍本、名家书画保存流传至今。宣纸是怎么做到的?
宣纸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青檀树为皖南独有,以泾县所产的青檀皮质量最好,用青檀皮制造出来的宣纸,吸附性强,不易变形,抗老化,防虫蛀,寿命长。而当地又盛产水稻,稻草一般采用沙田里长的稻草,其木素和灰分含量比普通泥田生长的稻草低。泾县更伴青戈江和新安江,水质清澈、酸碱度适宜、温度很低,用这种水生产出来的宣纸“白如雪、绵如帛”。这三点便为泾县的宣纸产业打下基础。至宋、元之后,原料中又添加了楮、桑、竹、麻,以后扩大到十余种。
选、捡、蒸、煮、沤、浸、扯、晒,清除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的无用杂质、存留纤维精华,摊晒进行自然漂白,再经过蒸煮、碓捣、切碎、踩洗、过滤、打浆的“千锤百炼”,过了“水深火热”的捞纸与晒纸两关……宣纸从原料采集到最后成品要经过108道工序,80%以上都由纯手工完成,历时需两三年。
当地的气候及喀斯特山地的石滩也为原料的摊晒和漂白提供了最佳场地。诞生在泾县的宣纸,可谓是天地灵气所钟,占尽了“天时”与“地利”。
宣纸的尺寸越大,制造难度就越大,其中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捞纸。2016年生产出的长13.61米、宽4.05米的超大规格宣纸,被称为“三丈三”,成功地登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是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纸。“三丈三”需要44名身高相近、技艺精湛的捞纸工默契配合,整齐划一地重复捞纸动作,才能让宣纸安全地放到纸贴上,据说只有大约1/3的成功率,即便是刚刚出厂的新纸,价格每张也在2万元起步。
制成的宣纸若按加工方法分类,一般可分为生宣、熟宣、半熟宣三种。
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行泼墨法、积墨法,能收水晕墨章、浑厚华滋的艺术效果。生宣中按原料分可为棉料、净皮、特净、纯皮四大类:棉料是指原材料檀皮含量在40%左右的纸,较薄、较轻;净皮是指檀皮含量达到60%以上的;特净原材料檀皮的含量达到80%以上;纯皮类宣纸全部用的是檀皮料。
檀皮料成分越重,纸张所能承受的力度就越强,也能体现丰富的墨色层次和更好的润墨效果,能够经受毛笔的反复皴擦而不破,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书法用棉料宣纸的居多,画画用净皮、特净类宣纸居多。
熟宣,加工时用胶和明矾等,由于胶矾的作用,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宜于绘工笔画或书写蝇头小楷,而非水墨写意画。其缺点是久藏会出现“漏矾”或脆裂。
半生熟宣,从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两者之间。另外,还有用生宣制作的洒金、洒银宣也是半生熟的。由于要将金银颗粒粘固在宣纸上需要在纸上刷胶,这层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生宣的吸水性,使其具有半生熟的特性;较其他两种,用途更为广泛。
无好纸必无好画,在拍卖市场上,拍出高价的名画,几乎全是以好纸为载体的。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宣纸为国画制作的生命线,无好纸必无好画。我用宣纸已经六十年,常为宣纸不能应手大为苦恼,作画前也常为翻拣适用宣纸烦劳。一幅杰出的国画,可以成为无价的稀世之宝,这与宣纸质量优良息息相关。”
目前宣纸每年的产量仅有600多吨,由于原材料和工艺的限制,大幅度增产几乎没有可能。总产量中,70%左右出口日本市场,30%在国内市场销售,大致分为书画界用纸和特种纸两大类。
不过,国内市场上可谓是鱼龙混杂,既有上万元一刀(100张为一刀)的高档宣纸,也有百元一刀的低档“宣纸”。用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为原材料做出来的宣纸和用龙须草、毛竹等原材料做出来的“宣纸”,其中的门道对外行人来说,是迷雾重重,真假难辨。其中,经过一定年份存放,没了“火性”的宣纸,在质地上会体现出特有的绵韧,一直以来被书画家视为可遇而不可求的佳品。
目前业内默认的期限是5年以上即可以称之为“陈纸”,但并不是所有的宣纸都是越放越好,因为熟宣不可长时间存放,成交价万元以上的宣纸,多为生宣。
即便看起来级别相似的生宣纸,市场行情也有数倍差距,这主要是年份作用使然。因为生宣纸如同生普洱一般,品质越好,存放越久,就越值钱。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宣纸收藏和交易逐步启动,呈现出持续升温的态势。不仅清朝、民国年间的名宣卖出了“天价”,新中国成立后及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宣纸,精品价格也扶摇直上。中国宣纸集团公司的前身——安徽泾县宣纸厂上世纪70年代为国画大师李可染定制的“师牛堂”纸,达到了每刀(100张宣纸为一刀)10万元以上的价位。即使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普通宣纸,增值幅度也近百倍。
在拍卖市场上,宣纸也逐渐让人领略到了什么叫一纸抵万金:2011年3月,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8张旧宣纸以20.7万元成交,另外两组旧宣纸(10张),成交价分别为8.28万元和6.67万元。2012年5月,在中国陈年老宣纸专场,一刀“红星牌”公私合营时期四尺黄料夹宣以43.7万元成交。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真正的宣纸才具有收藏价值。收藏宣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收藏的宣纸要正宗,虽然不能完全排除其它地区所产的纸张精品,但根本意义上还是要收藏得到原产地保护的产品;二是要整刀收藏;三是要注意品种,选择书画界人士喜好的4尺特净为主的品种为好;四是要注重特色,要尽量收藏生产批量小、有主题的特种纸。
(编辑: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