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之城”,成为中国与中亚打造合作新平台的见证之地。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会后,习近平主席和中亚五国元首共同种下六棵石榴树。为什么要种石榴呢?
中国-中亚友谊林内的六棵石榴树。(总台央视记者钟信伟摄)
原因主要有3个:一是石榴是西安的市花;二是石榴的原产地在中亚,此次中国-中亚峰会的会标也正是六色石榴花形象;三是石榴籽很多很密,除了象征多子多福,还代表着六国将像石榴籽一样紧密地团结合作。
据了解,这6株石榴都是产自西安的成年壮树,枝繁叶茂,树龄在10年左右。而该市用于绿化观赏的花石榴育苗面积约500亩,总产量超过10万株,在城市景观提升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另外,西安市还有3株树龄超过百年的石榴古树,其中两棵位于华清池景区,一棵在鄠邑区。
既然最近石榴这么火,咱们就聊聊它的趣事。
石榴也是张骞带回来的
石榴原产于巴尔干半岛至伊朗的中亚地区,全名应该叫“安石榴”。
相传它是张骞通西域的时候被带入中原的,这位张哥真厉害,从西边搞回来很多好东西:苜蓿、芝麻、蚕豆、核桃、葡萄以及石榴等。因为石榴果实外形如同巨大的瘤子,按谐音命名为“榴”。至于安石榴这个全称,在晋朝人编纂的《博物志》中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因而用西域的国名——安石,作为了水果的名称,后人渐渐传为“石榴”。
古丝绸之路地图
来自西域的硕大石榴
可是,《汉书》中有关西域的部分并没有安石国的记载。因此,李时珍在说到石榴时,同时引用了《齐民要术》里的一段说法:“凡植榴者,需安礓石枯骨于根下。”礓石,是指富含钙质的石头,作用与枯骨类似,在石榴树下埋上钙质,可谓古人的园艺秘方,安石榴的名字,也就由此推而广之了。
不可能出现的无籽石榴
吃过石榴的人都知道,我们之所以觉得吃石榴麻烦,主要还不在“剥皮”这件事上——而是我每吃下一口石榴,都得吐一口的籽。
随着人类园艺水平的进步,很多水果都出现了无籽品种,比如无籽西瓜、无籽葡萄、无籽香蕉(野生香蕉是有种子的,我们吃的都是无籽的三倍体果实)等。作为一个民以食为天的美食大国,为什么我们直到今天还没能吃上“无籽石榴”呢?说来这并不是科学家们不够努力,而是这件事情真的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石榴无籽是不可能的
因为,其实植物学上是没有“果肉”这一概念的,我们俗称的果肉等可食部分,一般都属于植物学上的“果皮”或其他结构。但石榴可食用的部分与其他水果不同——别的水果吃的多数是多汁的果皮部分,而石榴多汁的部分却是外种皮。如果把石榴的“籽”给弄没了的话,那么可以吃的部分也就消失了。而你看到的石榴那厚厚的外皮,则是由果皮和花托愈合形成的。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努力让石榴籽变得更小、更软,让外种皮变得更厚、更红、更多汁——但是不可能消灭掉烦人的石榴籽。
有籽不怕,我们可以榨汁。
以种皮作为可食部分的水果并不多,像石榴一样食用种皮的水果还有红毛丹。红毛丹是一种热带水果,它的果肉和种子完全长在一起,吃的时候很难将果肉啃干净,而且果肉的顶部也没有任何缝隙。
红毛丹的果肉“黏得好紧”
红毛丹长得和荔枝很相似,它确实也和龙眼、荔枝的亲缘关系比较近,但龙眼和荔枝的“果肉”属于假种皮。
之所以叫“假种皮”,是因为它不是由珠被发育成的真正种皮。在胚珠阶段,这层果肉的前体并不存在,更不会包裹在胚珠的外面,它是在胚珠发育过程中,逐渐从珠柄处长出,形成一个桶形的套子裹着种子向上生长,慢慢包住整个种子。
桂圆的果肉上能看到明显的缝隙
所以,龙眼、荔枝的果肉和种子是完全分离的,并且在顶部有一个缝隙。我们可以小心地扒开缝隙,在不弄破果肉的情况下,就能看到包裹在里面的种子。
为什么说“拜倒在石榴裙下”?
俗语常说“拜倒在石榴裙下”,为什么不说牡丹裙、月季裙呢?
首先是长得像。石榴皱褶的鲜红花瓣,像极了亭亭的舞女的裙子,因此这花从最初就注定和美女产生千丝万缕的瓜葛。最初把石榴和美女类比的大文学家是李白,浪漫的诗人同时赞誉了鲁地的美女和石榴花,如水中珊瑚般娇艳,令落日和鸟雀拜服,并发出了“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的赞叹。
这大大的石榴花像是裙子么?
另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是:有一回杨贵妃在宴会上弹琴,在曲调最为悠扬的段落,故意弄断琴弦,并解释说弦断是因为臣子对她不够恭敬,音乐之神以此方式来鸣不平。唐明皇大怒,责令以后臣子见杨贵妃必须行跪拜礼。当时,杨玉环的裙角时常绣有石榴,“拜倒在石榴裙下”的俗语便传了出来。可能是因为人们特别喜欢八卦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祸国情事,所以让这个说法流传较广。
但事实上,“石榴裙”的说法早在南北朝时就已出现。南朝人欣赏红如石榴花般的裙摆,因此将石榴裙与美女作了相互关联。“媚眼随娇合,丹唇逐笑兮,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这首诗出现之后,“石榴裙底”逐渐被引申为美女的脚下,这比杨贵妃的故事早了两百多年。
(文中未署名图片来自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