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管是个人也好,还是某个团体、组织也好,甚至是某些“国家”也好,在社会活动中都是希望可以得到别人的认可和承认的。如果说个人和团体还可以两耳不闻天下事,只顾自己活动的话,那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建立,显然就不能这样了。

建立基本的外交关系,是一个新生政权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一。哪怕是以前的国民政府,也在用金钱极力维持着世人根本就不怎么知道的一些所谓的“邦交国”。

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好面子”心态,无非是想得到别人的承认罢了,以免自己在国际舞台上唱“独角戏”。

历史上大量出现的“傀儡政权”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管不了、管不好,还想着和别国建立外交关系,今天我们要讲的汪精卫南京政权就是这样一个渴望得到认可的傀儡政权。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虽然连连败退,但也有效地阻止了日军的进攻。日军看起来是战无不胜,可是他们的占领区相对而言比较小,最重要的是,日本对占领区的统治不深,在很多地方,日军往往只是占据一些城市和交通要地。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更好地掠夺中国资源。1938年11月3日,日本政府发表第二次对华诱降声明,提出只要蒋介石下野以及国民政府承认“满洲国”,日本就可以和国民党谈判停战。

可蒋介石一方面不愿放弃自己的权力,另一方面也不想当分裂祖国的民族罪人,就拒绝了日本的要求。然而这惹恼了国民党的另一个重要人物,副总裁汪精卫。

自从抗战以来,汪精卫就有感于日军实力的强大,他始终认为靠武力对抗是无法打败日本的。因此,汪精卫实际成为了国民党内部乃至全中国最大的对日投降派。


在日本发表对华诱降声明后,汪精卫极力劝说蒋介石辞职,可是蒋介石坚决不同意,于是汪精卫决定自己搞“曲线救国”。12月18日,汪精卫由重庆经昆明到达越南河内,并在那里发表了臭名昭著的对日“艳电”

临出发前,汪精卫还给蒋介石留下一封长信,写下了自认为悲壮的“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一话。

而汪精卫的公开媚日行为,对日本来说显然是一个不错的好消息,因为日本又找到了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来复刻第二个“满州国”。

1939年4月,汪精卫夫妇与周佛海等人在日本特务的护送下,到达上海准备筹建伪政权。1940年3月30日,在合并“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后,汪精卫在日本的操作下,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汪精卫走上卖国的道路有很多原因,比如他本人看不到对日作战胜利的希望,比如汪精卫在国民党党内斗争中永远被蒋介石压一头,再比如陈璧君和周佛海等人的推波助澜。但是再多的原因都改变不了汪精卫头号卖国贼的身份。

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重庆方面当然不可能认可他们,于是国民党称其为“汪伪政府”或“南京伪国民政府”。受制于日本的限制以及共产党敌后武装的建立,汪伪政权实际控制的区域非常小,当时有人为了嘲讽汪精卫,还特别写了一副对联:国祚不长,八十几日袁皇帝;封疆何仄,三两条街汪政权。

然而两三条街的汪伪政权好歹也是个“全国性”的政权,汪精卫最期盼的还是国际社会对他的认可。

不用想也知道,最早承认汪伪政权的是日本和伪满洲国。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日本没有在第一时间承认南京伪政府。

直到1940年8月31日,日本才和汪精卫签署了所谓的《中日基本关系条约》。汪伪政权算是有了第一个建交国家。


然而在伪满洲国的问题上,汪伪政权实际上有些尴尬和心不甘情不愿。因为汪精卫建立的也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承认伪满洲国等于分裂领土,形同“卖国”,当时蒋介石都一直没同意认可伪满洲国,现在要汪精卫承认,这对汪伪来说终归是有些膈应。

但是日本却管不了那么多了,因为汪伪和伪满的互相认可,可以让两者都多了一个“建交”国家。不管怎么说,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在日本看来都是很有必要的。

1940年11月,在日本的操纵下,汪伪和伪满与日本签订“联合宣言”。12月,汪伪特使徐良向伪满洲国皇帝溥仪递交“国书”。1941年,“两国”还互派了“大使”,尽管这些行为是那么的可笑,让广大的国人感觉到耻辱,但对于汪伪政权来说,他们好歹算是有了第二个建交国家。

不过两国的关系实际上是非常混乱的,因为根据伪满洲国的《国籍法》规定,凡是居住在伪满,都拥有满洲国籍,因此满洲国内就不存在属于关内的“中国侨民”。对于这种情况,汪精卫显然没有其他办法,因为越纠结,越显得汪伪政府的来路不正。


1942年汪精卫到达伪满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汪精卫提到“我们昔日为同胞,今日仍为同胞,他日更为同胞。”这对于处理两国关系属于说了等于没说,但又不得不说的情况。这可能就是傀儡的无奈吧。

对汪伪政权来说,仅有同为“一家人”日本和伪满承认,显然是不够的。日本非常希望他在欧洲的盟友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也可以承认汪伪政权,可是德国在对华关系上,一直有自己的考量。

其实德国和蒋介石的政府一直保持着比较不错的关系,当时在国民党的军队中,就有不少的德械师存在。而且德国还想充当中间人,积极斡旋中日关系,然而中日两国显然是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除了军事以外的任何沟通都是徒劳无效的。

哪怕是德意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后,因为德国要从中国进口钨矿的原因,德国也一直没有和重庆方面决裂。直到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才在汪伪政权的问题上松了口。


为了换取日本对德国在苏德战场上的支持,德国决定承认汪伪政权。1941年7月1日,德国在南京的总领事向汪伪提交了建交电报。汪伪政权终于获得了除日本以及亲日政权以外的国家认可,而且德国的“厚礼”还不止这些。

就在同一天意大利、维希法国、匈牙利、罗马尼亚、丹麦、西班牙、克罗地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欧洲国家也同汪伪政权建交。这对汪精卫来说不得不承认是一个极大的胜利。但我们也要明白,德意等国是出于自身实际需要才承认了汪伪政权,汪伪在他们的眼里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在乎的不过是日本的想法罢了。

而且国际社会也不想太过于纵容日本,中国大地上出现两个国民政府,很少有人能够接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没有一个反法西斯国家承认汪伪政权。所以汪伪的外交环境实际上比伪满洲国还要差,当时苏联为了稳定远东局势,还承认了满洲国,但汪伪政权的成立就使得日本和汪精卫的野心太明显了。

此外,日本在发动太平洋战争后,在东南亚等国家扶植的政权也等于承认汪伪政府。不过这都改变不了汪伪作为一个傀儡在外交方面的局限性。

还有就是汪伪政权不仅和很多法西斯国家建交,他们还认为自己废除了很多不平等条约,为中国收回了很多外交权利,例如收回列强在华租界以及废除了治外法权。


其实在1938年,日本为了拉拢汪精卫谈判时,日方就提出撤军、放弃租界以及废除治外法权的条件。所以汪精卫才恬不知耻地认为自己是在救国,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当你完全被别人控制的时候,日本想什么时候还给你,就什么时候还给你。而且日本就算不把租界和治外法权还给汪伪,汪精卫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比如,汪伪政权建立后,日本当初所提的撤军就根本看不到一丝实施的迹象,而在租界和治外法权的问题上,日本也是能拖就拖,毫无诚意。

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和英美等国家宣战,攻占了英美在华的租界,才把它们还给了汪伪。同时为了争取汪伪对英美宣战,1943年1月的时候,日本也把自己的租界还给汪伪,并废除治外法权。同时为了表示支持,意大利、法国以及西班牙等国家也做出了和日本一样的选择。

这在汪精卫等人看来是天大的喜讯,但实际上这都是日本的小把戏,因为这没有从根本上废除日本想要奴役中国的现实情况。

总的来说,汪伪政权的外交实际上是日本的外交,日本想要干什么,汪伪只能跟着干什么,谁让你是个傀儡呢。话说得再冠冕堂皇,也改变不了汪精卫、陈璧君、周佛海、陈公博等人的汉奸、卖国贼身份。

举报/反馈

九九纪实会

4.2万获赞 4183粉丝
每天更新纪实故事,说不一样的纪实迷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