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那天正在菜市场和卖西红柿的小贩菜贩子砍价,突然电话响了,朋友告诉他获奖了,奖金50万,刘震云听完乐坏了,赶忙称了半袋西红柿回家,美滋滋的煮了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中国作家富豪榜揭晓,刘震云凭借茅盾文学奖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光是办税就有160万,位居榜单第26位。此后,这个河南农村的穷光蛋也有了和冯小刚、王朔这样的商界大佬平起平坐的底气。

1958年,刘震云出生在河南新乡,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他便硬着头皮和父亲跑去镇上的饭馆里赊三个馒头,没想到却被厨子给狠狠羞辱了一通。他虽然愤怒,但也只能将羞辱全部和血吞下,毕竟怀里的三个馒头还得招待客人。

78年,刘震云为了谋生打算和表哥一起到工地搬砖,但没想到那一年高考恢复了,刘震云也握着笔杆子去考场上碰碰运气。结果谁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拿下了当年河南省的文科状元,从此以后刘震云的命运发生了巨变。

这个乡下的孩子跑去北京大学念中文系,当时教授讲了一条北大中文系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可谁也没想到台下跟着鼓掌的刘震云会打破这条铁律。当时他从河南偏远的小县城来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的,非常不适应。

当时北大的许多学生喜欢嚼口香糖,但他一直不知道大家在嚼什么,刘震云也不好意思问别人,直到大三他才无意中从舍友口中得知那是什么东西。直到刘震云成名后,他才开玩笑似地将这件事说了出来:当时我完全不知道大家在嚼什么,我只在村子里的牛棚中见过这个场景。

早年的贫穷虽然给他的童年烙上了一个疼痛的烙印,但好在他人生中遇见过不少贵人。从北大毕业后,刘震云被著名学者孙郁先生推荐去了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担任教授,言谈举止间满是书生气。

但写作依旧是他最喜爱的工作,这个农民的孩子不遗余力地将儿时所见的乡土中国写成故事,他的目光总是聚焦中国底层最苦的那群人,字里行间没有丢失那一份质朴和良知。当然,这个时期,他自己的日子也过得捉襟见肘。

直到后来他遇见了冯小刚和王朔,当年王朔将刘震云写的《温故一九四二》推荐给了冯小刚。冯导看完这部书后就有了心结,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将这部书改编成电影,没想到他为了实现这个想法居然耗费了近20年时间。

刘震云曾说:将一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就好比将良家妇女变成了风尘女子。但偏偏刘震云的作品极其受到导演的偏爱,冯小刚为了让刘震云答应将《温故1942》改编成电影,请他到自己家中吃了十年饺子,而且每顿都得是徐帆亲自下厨包。

久而久之两人也就成了朋友,也就是这样的机缘巧合,刘震云这个河南来的苦孩子才慢慢在京圈站稳了脚跟。1995年,冯小刚找到刘震云一起制作《一地鸡毛》,后来片子大火,刘震云分到了八万块钱,他高兴得带着全家人下馆子吃了一顿高级西餐——肯德基。

兜兜转转,世事变迁,现在的刘震云早已靠着一只笔杆子名利双收,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但若是问刘震云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无疑要数《一句顶一万句》,乍一听这书名大家有些摸不着头脑,其实故事很简单,就是三代人为了找一个知心人,离开又回来的故事。

其实,人活一辈子特别简单纯粹,不图别的,只是想找个说得着话的人。有的人从前说不着,过些年却说得着了;有的人从前说得着,说着说着却突然不说了。什么爱啊,亲情友情啊,也就是看说不说得着,真难过。

中国人骨子里就是闷闷的,总是将很深沉的情感藏起来,不习惯说些煽情的话,对父母对朋友都是凭一种模棱两可的感觉,有时候人一句话说到你心坎里,你就觉得对方是你的伯乐知音,你就愿意为了他去上刀山下火海。

这或许是缘分,或许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这种孤独感就像父母对孩子,朋友对朋友,恋人对恋人,你总在奢望有人不用你说一句话就可以摸透你的全部想法,仿佛他们说的一句话就顶旁人的一万句。

而这些微妙的情感和独特的中国国情都被浓缩在一本小小的《一句顶一万句》中,若是你也少个说话的,不妨读读老刘朴实的文字,或许你可以找到一个特别的知音。

举报/反馈

中国网文化

1825万获赞 86.4万粉丝
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