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指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战争爆发于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正式停止战斗,历时8年之久。
一、两伊战争爆发的起因
两伊战争爆发起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领土争端,宗教纠纷,民族矛盾,转移国内矛盾需要。其中,最主要和直接的原因为领土争端。
(一)领土争端
伊朗和伊拉克边界长达1200多公里,两国领土争端是由来已久的历史问题。领土争端比较突出的争论点有两个:一是阿拉伯河的分界问题。阿拉伯河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汇合而成,下游约100公里长的一段成为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的界河,河的两岸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是重要石油基地和油港,也是石油出口的重要运输线,因而两伊历来对阿拉伯河的河界持有争议。历史上,两国的统治者多次就界河的划分签订协议,划分方案都不尽相同,最近的一次是,1975年3月15日,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之下,伊朗国王巴列维和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签订了阿尔及尔协议,史称《阿尔及尔宣言》,正式将国界确定为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伊拉克放弃对阿拉伯河的主权;伊朗同意将巴格达东北伊朗境内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但伊朗一直未履行这一承诺。因此,伊拉克认为阿尔及尔条约为不平等条约,并于开战前的9月17日撕毁条约。此外,波斯湾海域上的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也是两国争执的对象。这些岛屿原本归英国所有,1971年11月英军撤走后伊朗便出兵占领了这些地区。这些岛屿扼守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非法”占领这些岛屿后,扩大了其在海峡地区的控制能力,对伊拉克构成威胁,引发了伊拉克的担忧。
(二)宗教纠纷
伊朗和伊拉克都为伊斯兰国家,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伊朗五千多万居民信仰伊斯兰教的什叶派,伊拉克一千六百万人口中有半数以上为什叶派,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却是逊尼派。1979年,伊朗推翻巴列维王朝的“伊斯兰革命”胜利后,其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号召伊拉克民众推翻萨达姆的政权。由于霍梅尼曾被流放在伊拉克,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中有不小威望,所以他的号召对萨达姆的统治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伊拉克南部什叶派聚居区还爆发了一些反政府武装骚乱的事件。更加加剧了萨达姆对伊朗的仇恨。两伊周边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担心伊朗1979年2月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因此也暗中支持伊拉克,加强了萨达姆入侵伊朗的信心。
(三)民族矛盾
伊朗人口主要由波斯人组成,而伊拉克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为阿拉伯人占多数。两个民族人民在历史上有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冲突,积累了不小的宿怨。更为巧合的是,两个民族在对方国内则互为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因归属问题几度变化,对所在国的认同敢不强,利益得不到足够保障。例如伊朗西部的胡齐斯坦省,是伊朗境内阿拉伯人的主要聚集区。历史上,该省曾归属于鄂图曼帝国的伊拉克行省,这一地区的阿拉伯人与伊拉克有很深的渊源和较强的认同感。此外,伊朗和伊拉克国内均存在作为少数民族的库尔德人,两国也都支持着对方的库尔德人开展武装斗争,取得民族独立。
(四)两国国内矛盾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后,许多原先效忠巴列维王室的优秀军官被清洗,军队整体素质大幅下降。军队内部整肃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而伊斯兰革命也使得西方世界对新兴的伊朗政权没有好感,伊朗国内外环境严峻。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如果能够占领阿拉伯河下游地区,进而打击尚不稳定的伊朗政权便可能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并以此提高自己的威信,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基于以上多种原因,1980年9月22日,与伊朗存在诸多历史矛盾的伊拉克,选择了阿拉伯居民聚集、具有重要经济地位的胡齐斯坦省,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两伊战争爆发。
二、两伊战争的经过
两伊战争历时长达8年时间,战事几度反转,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伊拉克发动突然袭击,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23日凌晨2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面对伊拉克的强大攻势,伊朗军队仓促应战,其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的16个目标,地面部队调整部署,迅速向边境机动,很快在前线集结了7个师又2个旅的兵力,此外还有大批的革命卫队,扼守主要通道,迟滞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到10月底,伊朗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第二阶段,伊朗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2万军队,发动了第一次巴士拉战役。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战线基本稳定。1984年4月起,伊拉克采取“以战迫和”方针,在海陆两个方向向伊朗军队发起主动出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同时,伊拉克还利用其空中优势,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袭船战”。
第三阶段,1986年年初,两伊战争再度升级。1986年2月初,伊朗出动9万余人的兵力,发动了规模较大的代号为“曙光—8号”的攻势,攻克了伊拉克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法奥。两伊“袭船战”一再升级,遭到袭击的船只高达106艘,其中有28艘进出科威特港口的船只遭到袭击。于是,科威特于1986年11月和12月,先后向联合国的5个常任理事国提出租船和护航要求。苏美相继同意为科威特油轮护航,并以此为由不断向海湾派遣军舰,从而使原来就很紧张的海湾局势增添了更大的危险。为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20日一致通过了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次日,伊拉克表示欢迎联合国决议,并决定暂停袭击伊朗海上目标,以示诚意。但伊朗没有表态,因而联合国598号决议迟迟得不到有效贯彻落实。
第四阶段,1988年,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折。2—4月,双方使用了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的城镇,掀起了一场空前规模的“袭城战”。4月17日,伊拉克军队对法奥地区的伊朗守军发动了代号为“斋月”的攻势,经过两天激战,于18日下午全部收复被伊朗占领两年之久的法奥地区。外国军事专家评论,这是“两伊战争的转折点”,它“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为两伊通向和平开辟了道路”。伊朗在无力再战的情况下,被迫于1988年7月18日宣布,同意接受联合国安理会598号决议。8月20日,两伊双方实现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三、两伊战争的结果。
从两伊战争停火后的第5天即8月25日开始,在联合国秘书长主持下,两伊外长举行了多次会谈,但谈判毫无结果。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后,伊朗利用危机逼使伊拉克最终接受了伊朗的和平条件,承认伊朗对阿拉伯河的一半主权,并从伊朗领土撤出了军队。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8年,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两国除常规战争手段外,在战争过程中采取了袭城战、袭船战、袭击油田等破坏敌方后勤、经济设施以及基础设施的手段。战争使两个国家都受到惨重损失,经济发展停滞,石油出口骤降,死伤人数以百万计,两国经济发展倒退数十年。伊拉克因此也背负了大量的债务,仅欠科威特的债务即达140亿美元,这也成为数年后萨达姆入侵科威特的诱因之一。
两伊战争除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也对中东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战争结束后,两国之间的矛盾和争端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却为美苏插手中东事务提供了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