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重庆日报记者跟随“重庆三峡库区绿色发展”主题调研采访团在奉节采访时了解到,今年五一假期,奉节全县接待游客70.9万人次,同比增加53.1%。
▲5月287日,奉节县三峡之巅风景区,众多游客来此赏景游玩。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近年来,奉节县抢抓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机遇,巧打“生态牌”“人文牌”,用众多新业态、新IP,带动生生不息的长江文化“火”起来。五一期间,奉节三峡之巅、白帝城等多个景区轮番开启人海模式,山水、诗词、远方……都成为人们奔赴这座城市的“理由”。
山水风光串珠成线,打造全域景观
“四周青山重叠,脚下江水滚滚,搭乘索道,三峡的壮美尽收眼底。”这个五一,湖北姑娘王咏昕乘坐郑渝高铁前往重庆主城,在网上“刷”到三峡之巅高山索道正式运行的视频直播后,她便临时起意,想去打卡。
“高山索道并不少见,但能一口气饱览大山大水的却不多。”王咏昕说。一路上,她拿着手机边走边拍,还不时将险峻的夔门风光分享到朋友圈,收获一波波点赞。
▲5月28日,奉节县白帝城景区,游客在此打卡拍照。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奉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的重要区域。“我们树立‘全域景区化’理念,立足独特的自然禀赋,把全县当作一个开放式大景区来打造,将全域资源变为全域景观。”奉节县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奉节县重点布局了40平方公里县城旅游集散中心,白帝城·瞿塘峡、天坑·地缝两大核心景区,大白帝城、九天龙凤、官帽山三大旅游示范区,形成“一心两核三片”发展格局,通过资源整合、串珠连线,逐步实现设施、要素、功能的优化配置,确保旅游业的不断壮大。
以重点带全局,奉节全域旅游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全县A级景区有23个,其中4A级景区7个。
讲好诗词故事,人文IP接住流量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百牢关在汉中,两山相对,河流湍急,诗人杜甫以百牢关作比,是为了突出瞿塘天险易守难攻……”在白帝城景区著名的风雨廊桥,导游小哥吴昊讲起了杜甫与白帝城的故事。
记者看到,在风雨廊桥上,每根石柱都雕刻着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与瞿塘美景相互交融,极具诗情画意。
▲5月28日,奉节县白帝城景区,游客在此打卡拍照。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立于瞿塘峡畔的白帝城曾是无数文人骚客驻足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历朝历代共有1000多名诗人在奉节留下1万余首诗词,包括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夔州歌十绝句》,白居易的《夜入瞿塘峡》等。
作为三峡旅游的大IP,白帝城如何才能接住“流量”?
“我们不仅将这些诗词刻在石碑、牌匾、亭台楼阁上,还结合国家5A级景区创建,将其融入到业态升级中。”白帝城·瞿塘峡景区相关负责人说,他们推出了大型实景演艺《归来三峡》,在景区内设置了汉服体验、竹枝舞表演等项目,将古诗词嵌入景点打造,歌舞表演中,不断提升诗词文化的体验感、互动感,为白帝城成功引流。
丰富乡村产品供给,诗意远方“破圈”
土墙、青瓦、平房,家住兴隆镇回龙村的唐玉安怎么也没想到,以前破破烂烂的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后竟成了“网红”打卡点。
回龙村远离奉节城区,之前的知名度并不高。这几年,村里陆续发展了七八家民宿,一到周末几乎家家爆满。回龙村的迅速走红,让奉节看到更多偏远山村“出圈”的可能性。
“与其在景区‘看海’,不如到乡村‘躺平’’’,这几年,回归自然、回归乡村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倒逼我们加快业态转变,提档升级乡村旅游。”奉节县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奉节县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从城郊休闲游到康养度假游转变,让奉节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愈发创新化和多元化。
譬如,联动当地兴隆镇和龙桥、太和、长安、云雾四个土家族乡集中连片区域,奉节便打造了“三峡凉都”高山避暑胜地,依托独特的气候优势、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培育品牌价值,形成了康养度假、户外露营、土家风情体验等各种业态。
接下来,奉节县还将携手邻近的巫山、云阳,在交通互通、产品打造、全域融合、市场共治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通过资源的互补整合,提升长江文化的整体性、协调性,为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注入新动力。
举报/反馈

重庆日报

69.2万获赞 4.9万粉丝
重庆最权威信息一手发布!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