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2日晚,在英国伦敦的苏富比拍卖行,一副毛泽东肖像画被拍出了7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7663万元)的天价,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据悉这幅毛泽东肖像画曾在2000年以4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25万元)的价格成交过,短短十几年间,市场价格竟翻了整整18倍,让人意外。
这幅被拍出天价的毛泽东肖像画创作者是谁?当年他出于什么缘由创作毛泽东肖像?为什么毛泽东肖像画在国外如此受追捧,这反映了什么现象?
一、“美国波普之父”
要说这幅被拍出天价的毛主席肖像画的作者是谁?提到他的名字,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号称“美国波普之父”的现代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
在介绍安迪·沃霍尔创作毛主席肖像画的渊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这位知名艺术家的经历。
他是个美国人,1928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性格十分怪癖,先是从事商业插画工作,没什么名气,真正让他声名大噪甚至家喻户晓的,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创作的一系列波普艺术作品,比如著名的的玛丽莲·梦露肖像画。
截止到1965年,安迪·沃霍尔创作了大量超级明星的肖像画,而且不光是电影明星,还有许多政治风云人物,比如美国总统肯尼迪和杜鲁门·卡波,都曾是他作品的主题人物。
凭借这些明星肖像画,安迪·沃霍尔在美国掀起了一股波普艺术的流行浪潮,许多社会名流、电影明星、知名音乐家甚至主动邀请他为自己创作肖像。
一时间他被誉为波普艺术的领袖人物,甚至有人公开评价说:“安迪就是波普,波普就是安迪。”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1965年安迪·沃霍尔突然宣布告别绘画,转投了电影艺术领域,短短6年间拍摄了多部影片,不过其社会评价呈现两级分化。
欣赏他的人,总宣扬他特立独行的艺术创作风格;批判他的人,则热衷抨击他作品的低俗和个人的道德败坏,吸毒、性丑闻等不停围绕着他。
很长时间里,安迪·沃霍尔都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因为作品出圈颇有名气,另一方面总行走在社会道德边缘。
对此他本人倒是颇不在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总是顾左右而言他,惜字如金,不喜与人解释。
不过时间来到1972年的时候,安迪·沃霍尔突然高调宣布重回绘画领域,这是为什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刺激了他,让他时隔7年又有了创作肖像画的兴趣呢?
二、1972年,美国出现“中国热”
1972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广交朋友的年份,我们相继与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19个国家达成了正式建交关系。
1972年对美国人来说,同样是一个无法忘记的年份,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时至今日依然美国史上影响最恶劣、传播最广泛的政坛丑闻。
不过,如果要问中美交往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年份是哪一年?相信很多人同样会想到1972年,因为在这一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历史性访华,正式结束了中美相互隔绝的历史。
1972年初尼克松的这次访华,影响很大,不仅让中国人耳目一新,见识到了美国人的风采,同样让美国人刷新了对中国的认知,意料之外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
这股“中国热”表现在很多方面。
首先,从2月21日到2月27日的7天时间里,美国三大广播公司电视台进行了全程实况转播,虽然由于时差关系,节目在美国播出时正值深夜或黎明,但每天依然有高达六七千万人观看,属实令人震惊。
其次,美国各大报刊相继在头版刊登毛主席会见尼克松的相关新闻,还附带介绍了毛主席生平、毛主席诗词等,通常是报纸一经发出,很快便抢完了。
另外,《毛主席语录》、毛主席像章等瞬间成了美国人眼里的“热门货”,甚至连斯诺的《西行漫记》、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等介绍中国的书籍等,都接连登上美国书店的热销榜。
总之,在当时纽约的街头巷尾、酒吧、咖啡店或者公共汽车上,你总能听到北京相关的话题,中医、中餐、中文等一切和中国相关的东西都成了“香饽饽”。
毋庸置疑,在1972年,美国人对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巨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安迪·沃霍尔正是在这股中国旋风里,感知到中国文化的力量,敏锐嗅到了相关市场动向,决心重新回到绘画创作领域,这是他一贯的行事风格,擅于感知时事并利用热点进行创作。
“我喜欢中国文化胜过喜欢我们的文化,它更简单。”1982年安迪·沃霍尔在北京街头,看到清一色的蓝色中山装时,情不自禁地对友人说,当时他已经画了几百幅毛主席肖像。
安迪·沃霍尔认为,毛泽东是东方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是西方人眼里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具有一种不可抵抗的魅力,尤其是在当时“中国热”的背景下,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对他非常感兴趣。
于是从1972年开始,安迪·沃霍尔重新拿起画笔,通过研读介绍毛主席生平的书籍,以《毛主席语录》上的照片为蓝本,采用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等极大胆的色彩,接连创作了一系列毛主席肖像画。
这是他重回绘画艺术创作领域的第一幅作品,同时也成为了他影响最大的肖像作品之一。
几十年后,随着中国在全世界广为人知,他的毛主席肖像画跟着受到全世界,尤其是亚洲收藏家的追捧,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水涨船高,几乎是一副难求。
三、喜爱北京的艺术
1982年11月,安迪·沃霍尔应邀到香港创作黛安娜王妃肖像期间,偶然去了一趟北京,故宫、天安门、长城、十三陵、颐和园等北京著名景点,几乎都玩了一遍,显得非常兴奋。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里,安迪·沃霍尔拿着摄像机咔咔照个不停,像是发现“新大陆”一般,与故宫前的石狮子合影,还在百货大楼买了满满一箱子的丝绸睡衣,后来不得不在回国时多付了1000美元的超重费。
期间,当看到天安门城楼上挂的毛主席肖像时,安迪·沃霍尔主动要求友人给他拍了一张合影,并感叹说:“嘿,真大啊!的确,我画毛已经有四百遍了,我曾经看我一天能出多少件,我爱他的书,我经常读,我喜欢单纯的思想。”
其实在此之前,他从未到过中国,对毛主席的所有了解都是基于媒体的报道或相关书籍,所以当他用“单纯”来评价毛泽东思想的时候,我们很难表示认同,更无法理解这种“单纯”究竟指的是什么意思。
也许,他只是想表达对毛主席个人和对毛主席作品的敬佩之情吧。
据当时和他同行的友人说,安迪·沃霍尔很喜欢中国文化,尤其喜欢当时北京街头清一色的蓝色中山装,因此回到纽约后,他特意给自己也定制了一套,并留下了一张头戴红星帽、身穿中山装的照片。
时至今日,我们很难说安迪·沃霍尔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究竟有多深,因为他看到的这种带有“文革”色彩的文化,其实只是中国五千年文化长河的冰山一角而已。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现实并没有给他更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在结束这次北京之行5年后,1987年2月22日安迪·沃霍尔不幸去世,所有关于他个人的赞誉和争议都画上了句号。
安迪·沃霍尔虽然人不在了,但是他的作品却经久不息流传了下来,当然也包括他创作的一系列毛主席肖像画。
四、中国文化的魅力
时间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接连创造新的高度和地位,中国领袖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尤其是开国主席毛泽东,被许多外国人视为偶像,知名度很高。
在美国,著名学者迈克尔·H·哈特曾公开评价说,毛泽东的地位略高于华盛顿,因为前者给中国带来的改变要高于后者给美国带来的改变。
在英国,如果随便问一个路人:“中国的四大发明有哪些?”路人可能说不出几个,但如果谈起毛泽东,他们也许能随口背出毛泽东的多条经典语录。
比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Sparks can be bonfires and ruin everything),被许多外国人视为座右铭记在心里。
正是在这种全世界流行的“中国崛起”的声音里,安迪·沃霍尔生前创作的毛主席肖像的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跟着水涨船高,尤其受到了亚洲收藏家的强烈追捧。
2000年6月,一副长约1米的毛主席肖像被拍出了4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425万元)的价格;
2006年11月,一副长约2米毛泽东肖像被拍出了1.3亿港元(约合1700多万美元)的天价,远远超出事前1200万美元的估价。在这幅作品中毛主席身穿蓝色外衣,背景是浅蓝色,被誉为是安迪·沃霍尔七十年代创作中最精彩的作品之一。
2008年,趁着北京奥运会的热潮,佳士得拍卖公司在香港展出了著名的《毛泽东》(Mao)的彩色肖像,这是安迪·沃霍尔1972年创作的4副高达4.25米的巨幅毛泽东肖像之一,其他三副一直都被收藏在博物馆里。
当时佳士得公司给出的售价是1.2亿美元,超出了安迪·沃霍尔此前所有绘画作品的拍卖价,所有人都对这个价格感到震惊。不过因为当时是私下销售并不公开拍卖,所以最终究竟有没有成交、成交价多少,并不为外人所知晓。
2014年,当初被拍出42万英镑的毛主席肖像再次登上拍卖行,不过其价格已经翻了18倍,最终拍出了7663万人民币的天价。
其实不只是安迪·沃霍尔的毛主席肖像画,其他著名画家的毛主席肖像画同样备受追捧,屡屡被拍出天价,“人们不仅关心毛泽东这个人,人们也关心这位政治领袖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关于民主、社会主义,以及中国。”
在中国乃至世界顶级收藏圈里,拥有一副毛主席肖像画,仿佛成了一种象征,因为这不仅代表雄厚的资金实力,更反映了收藏者异于常人的勇气和高瞻远瞩的目光。
相信安迪·沃霍尔生前怎么也不会料到,一生画了那么多人物肖像画,时至今日影响最广泛、最受追捧的竟是毛主席的肖像画。
相信未来随着中国实力的进一步提升,毛主席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受欢迎程度会更高,相关藏品的价格可能会达到更令人意想不到的高度。
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中国文化不仅不会衰退,反而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