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搬迁后的新家园——圆梦苑小区。

2021年7月24日,对民乐县南古镇甘店村村民耿兴斌来说记忆深刻,他是全县第一个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进新居的入住户。“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耿兴斌说,“那一天开启了我们家的幸福美好新生活。”

7月31日,民乐县生态宜居小镇二期住房钥匙集中发放仪式上,4366户搬迁群众喜领新居钥匙。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带来的政策红利,不仅让群众避开地质灾害隐患,还为全县一二三产“腾了地”“解了难”“铺了路”,一揽子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掀开了乡村发展的新篇章。

要搬谁?

民乐县地处青海北部-甘肃西北部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有78个村1.7万户6.9万余人居住在海拔2400米以上的生态脆弱、地质灾害多发频发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差,发展致富瓶颈较多,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大。

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怎么办?

民乐县把生态地灾搬迁作为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金钥匙”。结合乡村振兴建设,编制完成生态地灾搬迁3年总体方案,将8个镇的78个村1.7万户群众纳入地震灾害危险区搬迁范围。

图片
按照搬迁方案,有序搬迁选房。

“说了就办,定了就干。”搬迁千条线,组织犹如“一根针”。民乐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党的建设一体谋划,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104个单位2075名干部下沉村组一线深入宣传扶持政策,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购房价格、贷款政策、奖励补助、土地权属等问题,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生态账”“发展账”,引导群众打消思想顾虑,提高搬迁积极性。

作为民联镇屯粮村党支部书记的邢财,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报名搬迁,还带动全村83户踊跃报名搬迁。“从动员搬迁,到贷款办理、尾款收缴,再到领取钥匙,我都记不清跑了多少次生态宜居小镇了。从小镇高楼林立到小区环境绿化优美,到不断完善设施,心情无比激动、感慨万千。”

“我是党员,我先报名……”民乐县南丰镇渠湾村老党员展立儒首先带头签订协议,拆除了自家房屋5间,引导本家兄弟、亲友等23户群众积极响应政策,为搬迁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仅2022年搬迁的8675户33861人中,就有党员1246人,占全县农村党员总数8215人的15.2%,吹响了民乐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的“冲锋号”。

图片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民乐县南古镇项目建设现场。

日前,记者走进张掖市民乐县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南古镇临松裕苑住宅小区一期项目施工现场,只见数栋高楼拔地而起,几十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进行外墙抹灰和室内地暖管网铺设,预计今年6月底可交付使用。
在乐民新城,一排排崭新的楼房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停车位井然有序。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旁,三三两两的居民们正在纳凉休憩。

搬迁带来的红利正在夏日里绽放。

怎么搬?

为了让群众利益最大化,民乐县严格落实省上“一户一宅、占新腾旧”要求,本着知情自愿、公平公正原则,经过精准摸底和反复论证,因村因户制定差异化补助政策,严格按照个人申请、条件复核、分级审查、签订协议、贷款办理、补助资金发放、房款收缴、搬迁入住、拆旧复耕复垦、户籍民政社保迁移接转等“十步曲”工作流程,稳步推进生态地灾搬迁工作。

同时,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重点摸排搬迁户数、人数、经济状况、住房现状、搬迁意愿、安置方式等基本情况,全县共报名1.53万户,按照个人申请、条件复核、分级审查等程序,最后确定2022年共8675户群众实施搬迁。

图片
民乐县现代丝路田园综合体。

今年53岁的王述全,是土生土长的民乐县三堡镇人,搬迁到乐民新城之前,他和家人心里一直不踏实,“搬到那么远的地方,生活能有保障吗?”王述全的顾虑也不是个例,对于久居故土的乡村人来说,搬家是件大事。

为切实打消生态宜居搬迁群众顾虑,民乐县配套完善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保障体系。镇村干部深入一线,为群众讲政策、答疑惑,组织群众实地考察,逐步实现了搬迁群众的生活思想双改变。

“老乡们刚开始不接受搬迁,对新的小区排斥,我们一户一户给搬迁群众做工作、带他们去实地看新房、看住进去后孩子上学的学校、看医院的环境等等,才慢慢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从刚开始自愿搬迁的10户发展到50户,搬迁的人多了,也带动了更多人。”民乐县三堡镇韩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维仟说。

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既要算“生态账”“发展账”,又要算“经济账”。从土房到楼房,从种地到打工,钱从哪里来、生活怎么办?民乐县采取银行贷款、房产抵押、政府贴息、长线还款方式,积极探索并推行“三个不增加”模式:农户不增加负担、银行不增加风险、政府不增加债务,有效解决搬迁群众筹资难、负担大的问题。

六坝镇东上坝村村民柏树林享受到了搬迁好政策,及时办理了贷款,也如愿住进了新房。“党的政策很好,贷款贴息,一年还一万块钱,十五年还清,一家人搬去新房,我和妻子去家门口的企业打工,轻轻松松就能把贷款还上。”柏树林说。

图片
民乐生态工业园区乐民新城。

据悉,民乐县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宜居搬迁工程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对生态工业园区的搬迁农户给予15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贷款期限最长可达15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村组实行整村、整组搬迁,对整村整组搬迁至生态工业园区或行政村搬迁达到20户以上的农户给予相应奖励。通过一系列奖补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农户在生态工业园区购房的积极性。

咋发展?

搬离大山,只是第一步,搬出来,还要让群众留得住、能就业、有收入。

如何把搬得出和有保障衔接起来,全力解决“后续发展”的问题,让搬迁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民乐县注册成立乡村振兴投融资公司,通过“先流转、后整治”等方式,实施高标准农田、水肥一体化10万亩,打造以马铃薯、中药材、高原夏菜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冷凉经济产业带。采取“产业带动、服务创收、资产盘活、入股分红、实体带动”等模式,以南古、三堡、六坝3个镇为试点成立劳务服务公司,将污水管网、生态地灾搬迁安置楼、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绿化养护等小额简易工程发包给劳务服务公司,带动群众务工,增加村集体收入。

图片
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为确保搬迁群众“业安”能致富,搬迁社区还探索推行“党组织+就业服务”“党组织+创业”“党组织+技能培训”等就业扶持机制,安置76名困难群众参与到治安巡防、养老护理、环卫协管等公益岗位的同时,依托工业园区海升现代农业、化工产业园、滨河酒文化产业园148家企业,1000余名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业。

“自搬入乐民新城以来,周边医院、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党和政府也为我们年龄较大的搬迁群众及时解决了就业岗位,目前这份工作加上土地流转带来的增收,生活幸福指数相比以前上升了一个档次。” 搬迁群众史广成在新家高兴地说道。

图片
搬迁群众在工业园区海升现代农业务工。

初夏时节,在张掖海升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智能温室,红彤彤的串番茄挂满枝头。生产车间内,来自乐民新城的韩玉霞和十几名工人忙着把刚采摘下来的番茄运送、分拣、装袋……现场忙碌而有序。“我们都是搬下山的,在家门口工作既能照顾家中老小,还能挣钱养家,日子过得幸福美满,很满足。”韩玉霞洋溢着笑脸说着。

事实上,搬迁之前,民乐县就坚持把“三个示范(区)园”作为承载产业、集聚人口、安置就业的重要载体,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投资31.6亿元,规划实施生态地灾搬迁安置点10处,全力推进公共设施建设。

搬迁,为做大一产“腾了地”,为民乐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民乐县全面推行“小块并大块、一户一块田、一企一基地”经营模式,引进北京同仁堂、石家庄以岭药业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万亩,全面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中药材、马铃薯、优质饲草等特色作物连年稳定在70万亩以上。搬迁,为做强二产“解了难”。群众就业的主要载体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发展空间大,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承载力强,已经成功引进荷兰爱味客、海升集团等166户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6.7亿元,工业经济正在快速壮大。

搬迁很好地解决了劳动力资源缺乏问题的同时,还为做活三产“铺了路”。伴随着各项工程的实施,乡村民俗一条街、四坝文化遗址博物馆、温泉酒店、温泉医养融合等项目借势而起……(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杨红丽
往期荐读

图片获奖建议名单公示!
图片新甘肃特别策划 | 东乡:精准举措“共振” 搬出大山天地宽——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系列报道(三)图片记者观察 | 扬帆“出圈” 走出去的甘肃文旅在思考

END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李丹
责任编辑:江文涛
举报/反馈

新甘肃

6.6万获赞 6235粉丝
讲述甘肃好故事,传递甘肃好声音。
甘肃新媒体集团主办的甘肃第一新闻党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