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清镇市卫城镇不断在乡村振兴中开辟新思路、走出新路径,通过“样板村”实践,锚定了组织领路、能人探路、村民跟路、抱团赶路“四路同进”的发展路径,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其他经济主体”的“1+1”混合发展方式,连点成线培育加入合作社有“股金”、流转土地有“租金”、在基地务工有“薪金”、卖农特产品有“现金”、购买养老保险将来有“养老金”的“五金农民”,让村集体经济增收与百姓致富“同频共振”。
组织领路 点亮乡村远航“灯塔”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把农民富在产业链上,坚持“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头先行,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对产业的统筹能力,指导农村产业提质增效。犀牛、东门、上水和栽江等村通过盘清“家底”、理清思路,以“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成立了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涵盖种植养殖、农产业加工以及业务服务等,实现党组织引领群众积极参与村产业发展,让村民共享集体经济发展“红利”。
2022年12月,作为曾经的落后村和村集体经济“空壳村”,犀牛村在村支“两委”的运作下让村集体经济“活”了起来,顺势成为分红村。西门村也正采取“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开展卫城八大碗、辣子鸡、清明粑等省、市非遗名菜预制,通过合作社与公司合营让村集体经济迸发“薪”活力;莲花寺村则拟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蚯蚓养殖200亩,将有力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截至目前,该镇24个村已全面铺开村集体经济发展的“1+1”混合发展方式,多个村集体产业在村党组织的领衔之下已初见成效。
能人探路 蹚出集体发展新路
充分发挥乡村能人在乡村振兴中的带动作用,同时把“引才”和“用才”作为撬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一招”,坚持“组织搭台、乡贤唱戏”,积极吸引乡村在外发展的精英回乡参与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强劲动力和新生活力。同时,建立了以村为单位的“新乡贤、新能人”动态人才库,鼓励各村根据乡贤能人的个人特长、专业方向及其自身资源优势,引导其主动投身家乡建设。
上水村便通过挖掘一批年轻的乡贤能人,邀请他们回村带动当地农业发展,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模式,成立了贵州一农蔬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通过流转土地、合同种植、订单收购、种子免费发放、派农技人员指导等方式发展红高粱种植1000余亩,生产期间为周边村民提供了200余个岗位,有效带动农户就业增收。
东门村也通过返乡新乡贤“胡龙哥”“探路”,发展蚯蚓养殖(一期)30余亩,为周边群众提供长期就业岗位22个,预计一期项目年经营性收入约80万元,可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创造10%的利润分红。
村民跟路 绘就“五金”致富新景
通过完善利益共享联结机制,充分激发群众融入乡村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内生动力,在发展壮大乡村产业的同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培育新时代的“五金农民”。
加入合作社有“股金”,2022年犀牛村3763名村民在全镇率先“尝鲜”当上“股金”农民,共计获得197236元的股金分红;流转土地有“租金”,在各村发展产业的过程中,目前累计流转260余户村民土地2000余亩,让村民获得租金收入近100万元。
与此同时,基地务工有“薪金”,产业发展为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目前累计用工达700多人次,日均工资100元。卖农特产品有“现金”,通过发挥合作社作用,与周边企业签订保底销售协议,打通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帮助村民实现大米、粮油、土鸡蛋等特产销售变现,实现年销售“现金”收入20余万元。购买养老保险将来有“养老金”,在养老金方面,城乡缴纳人数也由2022年的8870人增加到现在的18113人。
抱团赶路 携手共进互利共赢
通过积极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建立健全“联农带农强农富农”新机制,按照“产业连营、股份连心、责任连担、利益连享”的运营模式,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入股,巩固契约式、分红式、股权式利益联结,充分整合不同主体优势实现抱团发展。犀牛村、南门村与市供销社围绕农资销售、订单农业、农特产品上行等开展合作,构建“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共同体,实现抱团发展,促进集体、农户双增收;顺河村的辣椒种植、克乃村的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和上水村的红高粱种植均按照“村企联营+订单农业”的模式,在生产过程中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的订单回收,不仅解决销路问题,同时村集体的收入也得到了保障,最终形成了村集体、企业、农户多方共赢的局面。
下一步,卫城镇将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集体经济的有力抓手,立足特色抓产业,在全镇24个村推广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股份经济“1+1”发展方式,连点成线培育新时代“五金农民”,做活乡村振兴“大文章”。
田勇
编辑 龙香
二审 胡俯茂
三审 丁作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