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菊香书屋住了17年的毛主席,晚年却突然宣布要搬离这里,并发誓今后再不踏进这里一步。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毛主席为什么会一改常态,坚决要求离开菊香书屋呢?点个赞,我们继续往下看。


关于毛主席的住处,民间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毛主席住在香山上的一个大别墅里,也有说毛主席住在菊香书屋的。其实,这两种说法都不算错,只不过,这几个地方的出场顺序略有不同。

建国前夕,毛主席从西柏坡赶往北平,筹备开国事宜。那时的北平,刚刚脱离战争没多久,城内治安状况并不是太好。为了安全起见,大家一致决定,将毛主席办公住宿的地方设到郊区的香山别墅。对此,毛主席也没有什么异议。于是,在一番准备后,香山别墅迎来了它的新主人。

只是,没住多久,大家就发现了香山别墅的不足之处。原来,当时大家办公的地方在城区,而香山别墅在郊区。毛主席住在这里,单是每天浪费在路上的时间,都有好几个小时。那时的新中国,说一句千疮百孔也不为过,为重建家园,这些老革命家们恨不得把时间劈成两半来用。如此漫长的通勤时间,对于工作繁重的毛主席来说,并不友好。

为了解决这一麻烦,周总理等人专程上门,劝毛主席搬到城内居住。感受到通勤麻烦的毛主席,也同意搬去城内。但是,在城内哪里住,却又成了新的问题。

当时,大家给出的提议是,让毛主席住故宫。在大家看来,故宫面积庞大,各种场所一应俱全,不管是对内召开会议,还是对外接见外宾,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故宫是明清两代帝王居所,按照毛主席的身份来说,住在故宫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毛主席并不认可这个提议。在得知工作人员想让他搬进故宫时,他表示,皇帝住的地方就那么稀罕吗?我又不是皇帝,这故宫,要住你们住,我是不去的。

在毛主席看来,故宫作为封建王朝的产物,一砖一瓦都是民脂民膏,这种地方,作为文物保存是很好的,可若拿来居住,那自己和那些封建帝王又有什么两样了呢?因此,毛主席坚决拒绝了搬去故宫的提议。

后来,周总理劝毛主席,既然不愿意住故宫,那不如就去附近的丰泽园内居住。当初工作人员选中香山别墅,看中的就是郊区安全。但现在经过一系列治理,丰泽园那里也已经十分安全了。那里距离办公地点很近,搬过去后会方便很多。

听到周总理的话,毛主席犹豫了半晌,最终还是同意了。

丰泽园内,有大大小小不少院落,很多革命前辈们都住在这里。其中,周总理住的地方叫菊香书屋,这里环境清雅,办公方便,很受毛主席喜爱。之前,毛主席在开会办公的间隙,就常常来这里休息。在毛主席同意搬到丰泽园后,周总理便执意将菊香书屋腾了出来,让毛主席一家人住进来,而他自己则和妻子搬去了西花厅。

就这样,毛主席和菊香书屋之间长达17年的缘分,正式开始。


菊香书屋整体是一座不大的四合院,搬进这里后,毛主席挑选了紫云轩作为自己的起居室。选完房间后,工作人员们便开始往里添家具。但就在添家具的这个过程中,向来大公无私的毛主席,却提起了特殊要求。


2.毛主席搬进菊香书屋当天,便向工作人员提出一项特殊要求,急得工作人员团团转。

离开临时居所香山别墅后,毛主席便搬进了菊香书屋。踏进这所庭院后,毛主席一眼便看中了紫云轩,随即将这里定为自己办公加起居的地方。看到毛主席选好了房间,工作人员立刻开始往里面添家具。

就在添家具的过程中,毛主席发现,工作人员搬来的床,是弹簧床。在那个年代,弹簧床还是一件稀罕物,寻常百姓是睡不起的。毛主席看到这个床后,立即皱起了眉头,大声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要给我安排这样的床?这种床比木板床要多花好多钱。

看到毛主席拒绝,工作人员急忙解释,这床也没有贵太多,您是国家领袖,睡好了养足精神了,才能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嘛。

可毛主席并不认同这个说法,他说:我在延安,在西柏坡,住的都是瓦房窑洞,睡得都是土炕木床,那会儿我也能睡得很好,怎么现在就非得要这种床才能睡好呢?老百姓们都是睡木板床的,我怎么就不能睡?我睡木板床已经习惯了,这弹簧床我不要,我不喜欢。

听到毛主席说这话,工作人员明白,他是不愿意奢侈浪费,不愿意脱离老百姓。可从香山别墅搬出来时,毛主席睡的木板床并没有一并带来,现在一时之间也没办法凭空变出一张木床,于是大家只好硬着头皮劝毛主席,今天已经很晚了,请他先休息,等到了明天,大家就把床换掉。

可毛主席坚持不肯碰弹簧床,他表示,没有木板床,自己就不睡了,反正就是熬夜嘛,自己早就习惯了。当初打仗的时候,经常几天几夜睡不好,不也过来了?

看着毛主席如此坚持己见,工作人员急得团团转。他们知道,眼下开国大典在即,每天需要毛主席拿主意的事情多如牛毛,不好好休息,哪来的精力做事呢?为了让毛主席能早点休息,工作人员急忙找来了一些木板,又出去请了一位木匠,加急为毛主席打造了一张简陋木床。在看到那张做工粗糙的木床后,毛主席才肯正式入住紫云轩。

毛主席热爱读书,读到一本好书后,还会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心得,因此,菊香书屋里堆放最多的,就是书籍。毛主席喜欢躺在床上看书,起初,为了读书方便,他在床边放了一张木桌,想看的书籍全部放在书桌上,随看随拿。可不久后,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毛主席的阅读量太大,书桌很快就堆不下了,每次看书,还得到一旁书架上频繁取拿,非常不方便。

照顾毛主席的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他们趁着毛主席出去办公之际,拿来工具对木床进行了一番改造。木床被加宽了一半左右,床板前高后低,非常适合靠着看书。毛主席在看到被改造的床后,十分高兴,连连夸奖工作人员能干。


在这之后,这张木床就成了毛主席的另一张书桌。床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供毛主席睡觉休息,另一部分则全部被用来堆放书籍。没有人知道,毛主席阅读了多少本书,人们只知道,他床边的书堆,就没有低于过一尺高,那些书中,仅是有他批注的,就有1300多本。书的内容也是包罗万象,既有历史典籍,也有名人传记,据说,其中甚至还有小孩子们看的《安徒生童话》。

除了看书外,毛主席在菊香书屋做得最多的,就是处理工作。十几年间,这间并不算豪华的紫云轩,接待过像周总理,朱老总,彭老总这样的开国元勋,也接待过钱学森,李四光这样的顶级学者,甚至,还有各国来访的外宾。正是在这间小屋子里,毛主席指挥着新中国大步前进。

从1949年开始,毛主席在菊香书屋,看着自己的儿女们逐渐长大,也看着新中国一步步站起来。不出意外的话,他还会在这里走向生命尽头。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1966年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毛主席下定决心,搬离这个自己最喜欢的住所。


3,毛主席晚年坚决搬离菊香书屋,并发誓不再踏进这里一步,背后原因使人感动。

建国前夕,毛主席搬进菊香书屋,在这里开启了搅动世界风云的下半生。从1949年到1966年,整整17年,毛主席都住在这里。可以说,菊香书屋见证了一代伟人从中年到老年的壮阔人生。

众所周知,房屋住的时间长了,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如果不加以修缮,就会给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毛主席住的菊香书屋也不例外。在多年居住生涯中,菊香书屋曾经历过两次简单修缮。第一次,是盖了一间厕所,另一次,是盖了一间小锅炉房。

是不是觉得很意外呢?一国领袖住的地方,居然没有厕所。这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一般的故事,却真实上演在菊香书屋中。

菊香书屋没有厕所,想方便的话,需要到公厕去。而丰泽园内的公厕,距离毛主席住的地方并不近。这种情况,不仅给毛主席的居住带来了不便,甚至给来这里的外宾,也带来了很多麻烦。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多次劝说下,毛主席才同意,在房屋背后,占用一小块空地,盖一间厕所。

至于锅炉房,出现的就更晚了。北京的冬天相当冷,菊香书屋里又没有取暖设施,一到冬天,想洗个澡就十分麻烦。若是普通人,忍忍也就罢了,大不了不洗嘛。可毛主席不一样,他需要频繁接见外宾。在这种场合,如果个人卫生出了问题,是会闹大笑话的。因此,一到冬天,工作人员就需要一盆盆的接水往菊香书屋端送,十分麻烦。后来,在工作人员建议下,毛主席同意,在菊香书屋空地上,加盖一座小锅炉房,为屋子提供热水。锅炉房建好后,毛主席欢喜地说,自己也算是享受到了工业化。

厕所和锅炉房这种生活必需品,毛主席尚且需要再三思考后才同意加盖,由此可以想象,像那种不是很必要的修缮,毛主席肯定是不会同意的。果然,当工作人员多次提出,菊香书屋内部太老旧,需要修缮时,毛主席都拒绝了这些提议。在他看来,菊香书屋已经很好了,许多老百姓们住的房子更加老旧破败,人家都能住,自己怎么就不行呢?因此,关于修缮这件事,毛主席一直不肯同意。

后来,毛主席到外地进行视察,趁着他不在家,工作人员立即找来工匠,将菊香书屋里里外外重新装修了一遍。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大家都十分高兴。可令大家没想到的是,视察结束回到家的毛主席,看到菊香书屋后却发起了脾气。原来,那时距离三年天灾刚刚过去没多久,工业化进程又处在关键时刻,国家处处缺钱。毛主席认为,工作人员虽然是一片好心,但眼下国家哪里都缺钱,自己如果不顾现实情况,住进这间屋子里奢侈享受,那和李自成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他叫来卫士,收拾好行李后,坚决搬离了菊香书屋,到丰泽园游泳池旁的休息室居住。此后,毛主席在这个游泳池旁度过了余生,再也没有回过菊香书屋。


对于毛主席这样的做法,屏幕前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呢?请把你的想法打在评论区吧。

举报/反馈

小玲人物纪

5.3万获赞 3983粉丝
小玲爱讲历史呀,欢迎关注我!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