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曾领导国民党半个世纪之久,也正因如此,他经常需要代表国民政府在公众面前演讲。而他其极具特色的演讲,也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声嘶力竭、激情四溢,但因为口音过重,也引出了不少尴尬的事件,让人十分无语。
在演讲中,蒋介石经常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充满激情、声嘶力竭,甚至一度破音。
不过,虽然台上的蒋介石如此卖力,但其实台下许多人都是一头雾水,而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他们听不懂。
蒋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普通话说得奇差无比,几乎一辈子说的都是奉化方言,他也因此闹了不少笑话。
在1944年,蒋介石前往南开中学参加校庆,并发表了十分激情的演讲。但根据时任南开大学校长的张伯苓回忆,许多学生根本听不懂蒋介石讲的什么。
而南开校友唐贤可,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更是表示,他们听了一个多钟头,只听懂了一句“有国家就有南开”。
他们还是第二天,通过公布的讲话全文,才明白蒋介石昨天讲的是“抗战时期青年人应有的责任和努力方向。”
作为倾听演讲的一份子,竟然要通过其他途径了解演讲的内容,这在当时也成为了一段奇闻。
不仅如此,曾在四川听过蒋介石演讲的抗战老兵黄开仁,在战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也忍俊不禁。
他表示蒋介石讲话的口音,几乎所有人都听不懂,最后要靠班主任王旭夫重新翻译一遍,大家才恍然大悟。
然而,蒋介石不可能随时带着翻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蒋介石同样因为口音,闹出过不小的笑话。
1932年,蒋介石设立“鄂豫皖三省总司令部”,由自己担任总司令。不过,由于将领指挥失当,国军在鄂东地区节节败退。
为扭转败局,蒋介石在第二年,打算启用此前因作战不力被免职的徐庭瑶。
在谈话期间,徐庭瑶始终在为其指挥失利的原因做辩护,这让蒋介石大为光火,不等他讲完,便怒斥道:“强辩!”
然而,由于蒋介石浓重的奉化方言,徐庭瑶听成了“枪毙”,直接被吓得面如土色,两腿瑟瑟发抖,甚至连站都站不稳。
蒋介石在看到徐庭瑶的反应后,知道他听错了。于是连忙表示,自己会给他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让他去当右路军第一纵队指挥官。
而到了1943年,蒋介石在军事委员会联络处,训斥一位姓侯的主任时,同样说了一句“强辩”,结果依然被听成了“枪毙”。
侯主任以为自己命不久矣,面色铁青。
他哆哆嗦嗦地回到家后,写好了遗书,告别了亲人和朋友,静静地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然而几天过去了,他却毫发无损,并从蒋介石的贴身警卫那里,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但他虽然性命无忧,但这段尴尬的“黑历史”,也让他成为了其他人取笑的对象。
不过,虽然蒋介石因为口音,闹出过不少的笑话,但他在每个时代的演讲,都各具特色。
1929年,蒋介石在知名外交家王正廷的翻译下,对民众进行公开演讲。
内容是阐述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提出要实现民族独立、民权平等、民生自由,为迷茫的民众指明方向。
而此时国家的发展正处于低潮期,蒋介石想要为迷茫中的民众指明道路。
因此在演讲中他不苟言笑,始终想塑造一个深谋远虑的英明形象。
不过,当时所有有识之士都心知肚明,蒋介石所阐述的观点,只不过是他欺骗民众的手段而已。
因为造成国家发展低潮期的罪魁祸首,正是他本人!
因此,蒋介石在演讲中的严肃,只是为了欺骗不知道真相的民众,掩盖自己曾经的过错。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的权力愈发稳固,他也愈发春风得意。
而这期间最具代表性的演讲,便是1934年在黄埔军校10周年上的演讲。
在这次演讲中,蒋介石全程激情澎湃,声嘶力竭,甚至一度破音。
而内容也没有太深的内涵,全是浅显易懂的大白话,仿佛是父亲对即将远行孩子的教诲。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黄埔军校的校长,正是蒋介石。
黄埔军校是现代历史上,第一所以培养干部为目的的新型军事院校。
从学校中走出来的人才数不胜数,为国民党在民国乱世中站稳脚跟,以及抗击日寇,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身为这所名校的校长,蒋介石的心中也十分自豪,每一位从黄埔军校中走出的人才,他都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
不仅如此,在这次演讲后,蒋介石还首次向毕业生赠送“中正剑”,以表达自己对他们的肯定和期待。
但让蒋介石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便他如此卖力的演讲,却依然闹出了笑话。
在演讲的最后,蒋介石表示:“各个的同学,各个的教官,应该要一条心,完了。”
如此激情的演讲,首尾却如此仓促,令不少人忍俊不禁。
后来不少人曾幽默地表示,这句“完了”,可能不止代表蒋介石结束演讲,也是预言了他之后的命运。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少从黄埔军校走出的学生,在十几年后成为了名震天下的将帅,实现了蒋介石的“愿望”。
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蒋介石依然站在国民党权力的最中心。
大肆鼓吹三民主义的他,却大搞独裁统治,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他也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
很快抗战到来,蒋介石领导的正面战场经常打败仗。
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蒋介石立刻代表国民党,发表了抗战胜利讲话。
在这次面对全国人民的演讲中,蒋介石终于收起自己的方言,努力说着普通话。
他在演讲中公开表示,要“感谢我们为正义和平而共同作战的盟友”,努力给世人营造自己英明、大度的印象。
但实际情况是,蒋介石的演讲,依然不是发自真心实意,他曾在私下表示,自己:“毫无快乐之感。”
而他之所以会如此担忧,主要由于两个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是蒋介石在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担忧。
他曾公开表示,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以现在国家土地之广、人口之多、社会基础之薄弱,战后的善后和建国工作,将比抗战时要困难十倍。
此番言论,让许多人都认为,蒋介石是一名忧国忧民的好领导人。
然而,他虽然确实有如此考虑,但他的真实目的,还是第二个原因:为了实现独揽大权的野心。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手中已经紧握国民党军政大权,独裁的野心世人皆知。
然而,蒋介石却依然不满足,他认为,伟人是横在他面前最后、也是最大的阻碍。
因此,他不顾国家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已经元气大伤的事实,以及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只想着争权夺利,清剿其他势力。
为此,蒋介石亲自邀请伟人前往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如果伟人不来,便能以此为口实发动进攻。
但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伟人不仅看穿了他“假和谈、真内战”的阴谋,还决定将计就计。
凭借着非凡的魄力,以及爱好和平的决心,伟人毅然前往重庆赴宴,让蒋介石目瞪口呆。
不久后,解放战争爆发,蒋介石虽然坐拥百万大军,但站在人民对立面的他,最后兵败如山倒,只能狼狈逃窜。
而他曾经在演讲上的“豪言壮语”,也成为了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