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节期间,一位住在台湾高雄的63岁大伯,时常呆呆地坐在阳台的凳子上唉声叹气,两眼空洞无神地盯着窗外,忧心忡忡的他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看着其他家庭合家团圆,举手欢庆新春佳节的场景,大伯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侄女娜娜见状,她知道大伯是又想起了爷爷的嘱托,想找到远在广东肇庆的亲人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伯就和大陆的亲人断了联系,寄出去的信件也石沉大海,没有得到任何的回应。
大伯告诉娜娜,她的爷爷叫做何灿南,来自肇庆高要,是一名赴台老兵。
爷爷当时是被“抓壮丁”强迫带走的。在肇庆市高要,何灿南的弟弟何灿文和妹妹何巧如一直在等着大哥回家。
但他们毕竟都是普通人,中间又隔着一道台湾海峡,身无长物的何灿南想要回家极不容易。
加上那时通信技术也不发达,海峡两岸的居民只能靠着信件传递消息,信件一来一回就需要好几个月。
弟弟妹妹原本打算寄一笔钱给大哥当作路费,但也由于大哥突发脑溢血意外去世而作罢。
而原本五六个月还能互相通信一次的何家人,中途也由于搬家、传信人的意外离世等各种原因,没了彼此的音信。
离开故土70年的何灿南,临死之前还不忘嘱托自己的几个儿女,一定要找到在广东肇庆的亲人,让他们一家团聚。
而看着上了年纪行动不便,整天都在以泪洗面的大伯,孙女娜娜打算挑起这个担子,完成长辈的夙愿。
2019年2月11日,一条“广东赴台哦老兵何灿南寻找肇庆亲人”的消息就被发布出来。
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即便中间相隔了快30年从未联系,何家人之间的血脉亲情依旧难以切断。
娜娜也没有想到,她竟然可以顺利地找到素未谋面的亲人,了却上一辈人的一桩心事。
这位赴台老兵身上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八零后台湾女孩儿娜娜,又是怎样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重重阻碍,替爷爷落叶归根的呢?
出生台湾,向往大陆
娜娜出生于台湾高雄,她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姑娘,却有着浓厚的大陆情节。
很喜欢来大陆旅游的娜娜,在下定决心完成长辈的夙愿前,曾去过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游玩,就连西北的乌鲁木齐都有她亮丽的身影。
不过,娜娜对广东省却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她对肇庆这个城市满怀期待,想要亲眼去看看自己的籍贯所在地究竟是什么风貌。
但是,一直都在台湾生活的她又不敢贸然过去。学生时代纯粹想在大陆旅游的娜娜,对上一辈人的事情知之甚少,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寻找。
还在上小学的娜娜,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心头。也正是孩童时期,替爷爷寻根的种子便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
一次偶然的机会,娜娜看到老师正在统计全班的户籍。别的同学户籍都是台湾,只有她很特殊,户籍是广东。
和别人不一样的娜娜自然就感到好奇,明明她从来没有去过广东,爸爸妈妈也一直待在台湾,为什么她的户籍会是广东?
对此疑惑不解的娜娜回到了家中询问父母,父母这才告诉她爷爷是从大陆过来的,之后就在高雄定居。
娜娜对于爷爷何灿南的印象已经极其模糊了,娜娜两岁时,爷爷何灿南就因病去世。
还不怎么记事的娜娜并没有和爷爷相处太长的时间,不知道爷爷身上发生过哪些事情。
在她的脑海中,爷爷是一个很安静、爱读书、慈眉善目的老人,对她也很宽容。
但还好家里还有一位大伯,作为何灿南的长子,大伯何家祥对自家父亲了解很是透彻。
看到侄女娜娜有这样的疑问,何家祥便把所有与父亲相关的故事都将给了娜娜听。
赴台老兵,少小离家
大伯告诉娜娜,爷爷何灿南原本居住在肇庆高要区,家里有着三兄妹。
何灿南从小就很爱读书,天赋极佳,在学校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
但当时家里的条件颇为贫困,一家五口吃饭都是大问题,家里人根本负担不起何灿南与日俱增的学费。
一向懂事的何灿南不想给父母过多的负担,他不得不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想法。
于是,中途辍学的何灿南就开始帮着父母操持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还会下地干农活儿。
弟弟何灿文还有何妹妹何巧如,都是在大哥何灿南的悉心照料下才健康成长的,何灿南有什么好东西都会和弟弟妹妹们分享,三兄妹之间的手足之情深厚。
何家人的日子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知足常乐的他们过着幸福恬淡的生活,只求一家人整整齐齐、平平安安的。
何灿南原本也以为这份平淡的快乐会一直延续,三兄妹长大后都会各自成家立业。
但世事无常,当时正值解放战争时期,世道并不太平,国民党在大陆的势力江河日下。
节节败退的蒋介石打算带着一批旧部退居台湾,同时还计划征集一批士兵,发展武装势力,为日后卷土重来做准备。
而国民党征集士兵的方式并非你情我愿,而是类似于“抓壮丁”。
1949年,年仅16岁的何灿南被迫加入了国民党的军队。
何家人也没有什么社会背景,全家上下都是平头老百姓。即便何灿南再不情愿,他也无法摆脱背井离乡的命运。
何灿南也没想到,16岁离开家乡的他至死都未能踏上返乡的旅途。
相隔两岸,生死两茫茫
何灿南随着大部队来到台湾后,国民党把他们安顿在一个叫做“眷村”的地方。
由于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的诸多差异,许多赴台士兵很难与当地人融入,台湾本地人也不太乐意和赴台士兵们打交道。
而对于一些到了年纪该退伍的老兵,国民党也不允许他们归家。眷村也就成了退伍老兵唯一的归宿。
眷村地理位置偏僻,很少有其他人踏足,许多退伍士兵也没有一份养家糊口的正经工作,根本找不到合适的伴侣。
在眷村孤苦一生,客死他乡的赴台老兵数以百计。但何灿南比较幸运,性格稳重、待人平和的他在眷村和一位姑娘喜结连理,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但毕竟流落在外,何灿南心里一直在想着怎样回到肇庆高要,找回自己的弟弟妹妹。
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里年纪最小的妹妹何巧如,当年离开家时,5岁的何巧如还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而家里的父母也年事已高,有心无力。
而由于形势所迫,在1979年之前,海峡两岸的关系还处于敌对状态,互相隔绝。
在台湾定居的何灿南根本无法离开台湾,更不可能联系上在广东肇庆的弟弟妹妹。
为了让子孙们铭记他们是大陆何家的后人,爷爷何灿南在位儿孙们取名时,也是按照严格的老家的习俗,大伯何家祥就是“家”字辈,孙女娜娜是“永”字辈。
爷爷何灿南在当年的老战友互相闲聊时,说的也是何家祥听不懂的粤语,时隔多年他也乡音未改。
何灿南也经常会哼唱起家乡的歌谣,或是在信纸上写一段简体中文来怀念家乡。回忆起家门口那棵大榕树和附近的七星岩,他就会泪流满面。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爷爷何灿南也上了年纪,行动不便的他逐渐把寻亲的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人身上。
“我已经五六十岁了,没有办法回到大陆,希望你们有空的话,可以回大陆看看,找到肇庆的家人。”何灿南曾数次对何家祥兄弟说过这样的话。
而在何灿南生命的最后几年的时光中,他确实等来了希望。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两岸关系逐渐打破了僵局,不断缓和。
何灿南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妹妹何巧如的详细通信地址,但由于诸多的客观原因,海峡两岸通信依然有许多限制。
当时,何灿南的信件并不能直接从台湾寄到肇庆老家,只能先寄到香港再进行周转。
在机缘巧合之下,何灿南结识了一位经常穿梭于香港和台湾的商人——冯少东,冯先生从1987年起,就承担起了帮助何家人传信的重任。
靠着冯先生作为中间人传递信件,何灿南与弟弟妹妹才恢复了联系。
不过,依靠人力传递消息有很强的滞后性,一封信几经辗转交到对方手里时,已过去了小半年的时间,信息传达很不及时。
何巧如那时也连发了两封信给冯先生,让他帮忙带给在台湾高雄的哥哥。
在信中,妹妹何巧如迫切希望自己的大哥能够早日回家,她甚至提出要拿出一笔钱来资助大哥,作为回乡的路费。
可不曾想,就连大哥何灿南于1989年5月20日突发脑溢血去世的这件大事,何巧如时隔半年后,才从侄子寄来的信件中知晓。
何灿南未能见到阔别了四十年的亲人,也没能等到妹妹何巧如寄来的路费。
得到大哥离世的消息后,何巧如也立刻回信,让何家祥三兄弟好好照顾自己,多与她联系:
“今年四月,香港的冯少东先生曾来我家一次,我本想从香港会一千元港币给你们,作为大哥回故里的路费,可后来得知这个悲痛的消息,我才没有寄出。”
何家祥收到姑姑的来信后,他也得知了一个更加重要的消息。
何巧如希望何家祥能够妥善保管好何灿南夫妻的骨灰,不能让何家的香火就这样断了。
她在信中说自己已经外嫁他姓,而何家弟弟何灿文成家后膝下无子,只有大哥何灿南还有三个儿子,可以延续香火。何灿南也就成为了何家的独苗。
本来按照两岸关系不断缓和的趋势,何家祥是有机会与姑妈何巧如团聚的。
但后来随着传信人冯先生的离世,加上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原来的通信地址不断变化,失去了中间人的何巧如与何家祥,他们的联系被迫中断。
在之后三十年的时间内,何家人再也没有通过一封书信。而仅仅凭借一个通信地址,就要找到素未谋面的亲人谈何容易。
越过沧桑,两岸寻人
随着娜娜不断成长,她逐渐明白了爷爷身上发生的故事,心里面那粒替爷爷寻根的种子也早变成一棵大树。
看到大伯每逢佳节就会愁眉不展,直勾勾地望着远方的样子,娜娜也于心不忍。出于孝心,她决定帮助长辈完成这一夙愿。
2019年2月11日,娜娜就在互联上发布了寻亲的消息,“两岸寻亲”小组也逐步建立。
肇庆警方根据娜娜提供的信息,他们把搜寻的重点放在了肇庆市端州区。
警方尝试着在户籍信息系统里搜寻“何巧如”的字样,系统却显示出任何相关的信息。
正当警方在犹豫要不要更改搜寻地区时,他们又决定在系统里搜寻“何巧”的字符。
在粤语里“如”和“儿”的发音很是接近,听不懂粤语的何家祥极有可能将“何巧儿”听成“何巧如”,尝试搜寻“何巧”二字或许会有结果。
这次系统显示,一个叫做“何巧儿”的女性,其身份信息与“何巧如”颇为接近,但是她的户籍已经被注销了。
就在大家都以为线索再次中断时,警方又在自建的族谱系统中找到了何巧儿的详细资料。
何巧儿早年嫁给了一户巫姓人家,育有两子两女。抱着尝试的心态,警方找到了何巧儿的小儿子巫悦华,询问他知不知道“何灿南”这个名字。
令肇庆警方欣喜的是,巫悦华说母亲何巧儿经常提起这个名字,称何灿南为大哥,只是大哥在她5岁时就去台湾打仗了,一直没能回家。
何巧儿自小就和大哥何灿南分别,她每时每刻都在想象着和大哥重聚的场景。
巫悦华说母亲何巧儿这些年来其实并不好过,她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何巧儿在嫁到西江对岸的文明路后,时常一个人来到西江边上,直勾勾地望着对岸的高要老家,面容哽咽说不出一句话。
巫悦华说母亲从来没有带他去过高要的外婆家,这几十年来何巧儿一直生活肇庆市文明路,她不想睹物思人,回忆起那些伤心的过往。
母亲告诉巫悦华,她在三四岁时就到了肇庆,家里还有三兄妹,大哥是被“抓壮丁”抓去台湾的。
何巧儿来到文明路后,就在一家搬家公司当工人,平时不爱说话,有什么事情都埋藏在心里。
大儿子巫添华也知道母亲一直有着心事,每次看到从台湾寄过来的信,母亲都会潸然泪下。
收到大哥何灿南第一封信时,何巧儿几乎难以置信,几十年等待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喜出望外的何巧儿,之后就满心欢喜地盼望着大哥回到家乡,他们三兄妹可以一家团聚,可不曾想她等到的却是大哥离世的噩耗。
收到那封报丧信后,何巧如茶饭不思,整天都盯着一张与大哥何灿南长相最相似的侄子照片,以泪洗面。
从那之后,何巧儿的身心状况就大不如从前了。她经常缠绵病榻,汤药从不间断。
在何巧儿的晚年生活中,侄子何家祥一家人的照片还有这些信件就成了她全部的精神寄托。
直到何巧儿在2007年临走之前,她再次对子女们提及寻找台湾亲人一事,并嘱咐了子女们,台湾那边寄来的信件一定要妥善保存,“何灿南”这个名字也一定要铭记于心。
母亲何巧儿离世后,巫家兄妹也对当初没有尽全力帮母亲寻亲感到十分懊悔。
当年他们也束手无策,冯少东先生逝世后,三兄妹也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往何处寻找。
而在2019年,巫添华也终于完成了母亲多年来的夙愿。
机场聚首,得偿所愿
在肇庆民警的帮助下,整个寻人过程只花了短短的45分钟,但是何灿南与何巧儿却整整煎熬了70年。
2019年,在广州白云机场的出站口,何巧儿的大女儿巫洁华举着一张“台湾娜娜”的接机牌,紧张地等待着娜娜一家人地航班落地。
巫洁华时不时就会向机场大厅内望去,此前她和娜娜已经在手机视频上见过,但还是难以掩盖内心的激动。
不一会儿,一位二十出头、面容清丽的女孩儿就出现在了巫家兄妹的视线内。
何家祥也带着弟弟何家文来到了广东,踏上父亲何灿南的心心念念的故土。
随后,娜娜一行人来到了何巧儿的埋骨之地,在何巧儿的坟前上了几炷香,磕头跪拜。
相隔30年,老一辈人的心愿终于实现,何灿南、何巧儿两位老人泉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
一道浅浅的台湾海峡,充斥着无数赴台老兵的遗憾与乡愁,但海峡两岸亲人之间无法割舍的亲情,永远是连接彼此的桥梁。
相隔70年的团聚对于两位已经逝世的老人来说或许太晚,但对于祖孙三代之间的亲情来说,却永远不迟。
海峡两岸地乡愁又少了一份,亲人阖家团圆的快乐又多出了一分。
最后,也祝愿娜娜一家人幸福安康,将这份来之不易的亲情继续维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