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5年-1847年,梭罗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年,它也因此被整个世界铭记,这个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安静的时光,并且写下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瓦尔登湖》。
1954年,《瓦尔登湖》正式出版,在业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被誉为“超验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杰作,同时也成了全世界文艺青年的必读书籍,那么梭罗创作瓦尔登湖的初衷是什么呢?也许就是真正的自由。
1833年,梭罗考入哈佛大学,展露了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天赋,不但掌握了多门语言,还涉猎了哲学、神学、心理学与历史学等多门课程。当时,学校里的很多课程墨守成规,这让梭罗兴趣乏乏,因此他走上一条通往真我与本我的道路。
作为哈佛大学的高材生,梭罗完全有能力过上体面的生活,进入社会的主流也只是时间问题,特别是在文学方面的天赋,让他没有理由不因此受益,但他对“规则”与“制度”心存疑虑,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远非止于此。
在《瓦尔登湖》这本书中,梭罗谈到了康科德居民的生活时,说他们在各式各样的环境中埋头工作,如同犯下了滔天大罪一样,这一切让他感到心惊肉跳,而那些妇女们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只是为了迎接社会主流的审美,却不知道如何去把把握自己的命运……
梭罗笔下的这幅人物众生相,无一不是在社会规则的驱动与约束下,自觉不自觉有意或无意的做一些事情,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能从中得到真正的好处,他从中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我们为什么生活?如果说是为了自由?又该如何去定义自由?
最终梭罗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世人皆以为金钱与物质可以换来自由,实际上只是陷入了无休止的追逐中,因此金钱与物质并不能带来自由,只有心灵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他本人一生也都在追寻这种自由,这也成了梭罗思想最富有争议的部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对立的,社会的存在束缚了个人的自由。
如果你以为梭罗是个隐士?那么久大错特错了,他绝非一个与世无争参禅顿悟的隐士,也不是戒除了内心的欲望,想要逃离红尘与世俗,事实恰好相反,他是要印证自己的选择,想要真正的“改良”社会生活,他比大多数同时期的美国作家更关注社会现实,也更容易因这些社会现实而愤怒。
从这一点上来讲,梭罗之所以选择去瓦尔登湖隐居,不仅仅局限于自身的改变,更大程度上是要改良社会,甚至是挑战整个社会的规则与逻辑。很多人并不不了解梭罗的想法与观念,从而很容易误读《瓦尔登湖》这部作品的真正意图。
19世纪,美国正经历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从一个马克·吐温笔下“田园牧歌”式的农业文明主导国家开始向工业型社会变革,人们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候更加追求物质与财富,森林日渐减少,农田不断被毁,阶层分化严重,那些淳朴的自然生活一去不返。
梭罗认为,在这场社会大变革中,人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沦为了社会规则与逻辑的附庸,失去了独立的意志成了社会机器的“零件”。这是基于美国社会快速转型期梭罗给出的判断,显然这是大量独立思考的结果,作者花了大量时间思考社会运行的表层现象,还有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差距存在,正是人类社会需要“改良”的部分。
正是基于这种想法的存在,梭罗是要践行自己的这种理念,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用文字宣泄自己的反叛,他要找到一种真正符自己本心的生活,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鞭挞与不满,而这才是梭罗来到瓦尔登湖的真正原因所在。
由此可见,梭罗来到瓦尔登湖不是“隐退”,而是出世;不是超脱,而是激进。他一方面强烈反对充满社会各个角落的“拜金思潮”,另一方面又是废除奴隶制的坚定支持者,这是对个人自由的真正追寻。
梭罗坚信“人生而平等”,因而支持废除农奴制度,他敏锐的察觉到奴隶制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但会产生阶级对立,还是践踏个人的自由尊严。当时,美国黑人奴隶正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爱尔兰移民也在艰难地维持着生计,而梭罗对于他们给予了一视同仁的赞美与同情:
“尽管他们的生活环境很窘迫,但同样拥有深邃的思想,还有美丽的心灵。”
由此我们知道,梭罗既不是与世无争的隐士,也不是消极避世者,而是一个思考者与改良者,纵然时代的潮流不可逆转,但也不妨碍他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文字来践行自己的理念。
1845年,梭罗来到了瓦尔登湖,带着一把斧头,在瓦尔登湖畔的森林里,搭建了一个小木屋,整个花费是28.12美金,相当于一名哈佛毕业生一年的房租,其次梭罗又算好了自己每周的花费只需要0.27美金,而在八个月中梭罗的花费只有8.72美金。
梭罗亲自下地耕种,用自己种植的粮食果腹,喝瓦尔登湖的水解渴,偶尔泛舟瓦尔登湖,或吹走笛子,笛声悠扬,或湖边钓鱼,常有鱼获。在小木屋中,那是属于他自己的天地,可以静下心来写作,用文字记录生活,还有自己的心灵体验。
只有真正懂得大自然的人,真正能够静下来的人,才会明白那些劳作中的快乐,那些大自然中琐碎的幸福,才可以在字里行间看到舒适与惬意。
约翰,梭罗的邻居,一位爱尔兰来美国的淘金者,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因为淘金梦来到美国,为了没目的10美金的报酬拼命劳作,目的就是为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读到这里,很多人起了反思,如此随波逐流,遵循大多数人生活规则的他,真的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么?
其实,约翰只是众生相中的一个,在当时的美国有无数这样的劳作者,很多人的工作强度比约翰还要大,也许他们的收入更高,拥有更多的本领,但一样无法摆脱社会的桎梏,无法摆脱生活的压力。
梭罗对于这种情况痛心疾首,他坦言自己不会过这样的生活,哪怕在别人看来如此的不合时宜,他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思考,而不愿意迷失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在他的眼中,人类已经被自己制造的工作奴役,已经成了工具的工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不知道您是否读过《瓦尔登湖》,也许有人说根本看不懂,也有人说这本书太没劲了,但是它的文笔是如此的优美,对大自然观察入微,很多人将其定义为环保主题的书籍,无疑它拥有这样的价值,但只是如此定义肯定有所偏颇。
“每个人都应该过自己的生活”,这是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一直倡导的,他认为我们个人的价值应该在国家与社会之上,在各种层面上举例论证社会规则与逻辑对人类个性的腐蚀,“如果人脱去自己的衣衫,还能保持自己的身份么?”大家都是一样的,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又有谁比谁尊贵呢?
梭罗对理念、法则、价值观、风俗习惯等都持有深刻的怀疑态度,经常质疑人们一些约定俗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习惯。他认为人类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其实完全可以过另外一种更便利的生活。
低于私欲的膨胀、人性的冷漠、社会的不公等这些问题,梭罗一直在抨击这些问题,而这正是梭罗本人的可贵之处,他不是单纯的将这些归结于环境与制度,而是从行动上践行自己的理念,希望可以改良这些问题,从这点来看梭罗是深刻的。
当外部的评价标准与内心的标准出现冲突时,梭罗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他认为人应该追求自由与幸福,但又不主张用暴力与破坏来实现个人自由,这正是《瓦尔登湖》难能可贵之处。
结语:时至今日,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多世纪,《瓦尔登湖》载誉无数,不仅是一部优美的散文集,更是一部“超验主义”的代表作,也是标榜一种生活态度的符号。有一点特别值得耐人回味,《瓦尔登湖》的拥趸者中,在高端写字楼的白领占据了大多数,他们自己远离瓦尔登湖那样的生活,却将其视为灵魂栖息的地方。(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