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被抢了如夫人陈圆圆的吴三桂恼羞成怒,抢占山海关引清兵入关共同攻击李自成,李自成大败。
之后被吴三桂和清军一路追到北京,他匆匆忙忙举行了一个登基仪式,跟着就退出北京。
前后一算,李自成满打满算在北京呆了四十二天。
所以严格来说,李自成的皇帝生涯只有1天!那么,在这42天中,李自成都干了些什么蠢事呢?
大名鼎鼎的闯王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陕北流传有这样的俗语,“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头、瓦窑堡的炭”,不过在明朝,陕西没有出美女,倒是出了个闯王。
李自成家境贫寒,十世务农,祖父辈以养马贩瓷为生。李自成小时候做着和朱元璋类似的工作——放羊,比朱元璋放的牛要小了几号。由此看来,朱元璋能做开国皇帝,李自成只能在金銮殿上过几天瘾,也不足为奇了。
虽然家境不是很好,但是李自成的志向很大。他同侄儿李过一起上私塾的时候,就对李过说:“这年头光学文不行,我们还得练习武艺,才能成就大事。”于是,叔侄俩又拜师习武。现在看来,李自成的决定真是正确,习武为他将来的造反打下了一个良好的身体基础。
李自成青年时,他的父亲去世了,为养家糊口,李自成应募到陕西延安府银川驿担任驿卒,工作就是送信。这份工作本来挺稳定的,不过,这时明朝正值明熹宗天启年间,连年旱荒,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为了节省支出,明朝裁掉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李自成也在其中,这一下,李自成失业了。
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李自成失业后就去造反了,他还要做一个良民,于是就回乡种地。不料,因为还不起举人艾诏的高利贷,李自成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县令晏子宾将他上了大枷在街道上游行,毒打一顿后放在大太阳下晒,差点把他晒成人干。幸好亲友们把他救了出来。这一下,李自成也体味到了当年朱元璋体验过的滋味。
良民做不成,饭碗又丢了,干脆投军吧!凭借着一身好武艺,李自成同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投入甘肃甘州的驻军总兵杨肇基麾下,不久,就升任把总。李自成本以为可以过几天安生日子了,不料,事情找上门来了。
这时的明朝统治极为黑暗,陕西地处苦寒的黄土高原,土地贫瘠,降雨稀少,而明末的税收和“加派”是按亩征收,不考虑实际产出。最令当地百姓不能忍受的是,陕北本来地处内陆,居民靠种地为生,基本没有什么工商业,但官府的各种“加派”只收银子,不要粮食,这就等于额外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再加上无休止的徭役和名目繁多的搜刮使得农民大量外逃,而官府为了“完粮”,规定一户逃则其余九户补足,九户逃则其余一户补足。对不想坐着等死的农民来说,剩下的就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整村整村地逃往别处。
可惜的是,别处也一样。当时明朝派往陕西的官员都上奏说,延安府大早,百姓先吃蓬草,再吃树皮,然后吃石块,最后吃人肉。
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还在催着交税。造反也是死,不造反也是死,百姓开始纷纷造反了。
为了对付叛乱,李自成所在的部队奉命调往陕西平乱。不过,军队也不是一块乐土,已经好长时间没有发军饷了。连肚子都吃不饱,还要在贫瘠的地方作战,这个兵当得太没有希望了。再说,去陕西打的都是自己的父老乡亲,李自成考虑之后,走上了当年朱元璋的道路,造反了。
要是认真说起来,李自成和朱元璋开始的经历还真挺一致。李自成造反后,没有单干,他先是投人起义军“不沾泥”张存孟部,可是这个张存孟造反不坚决,战败投降了。李自成又投人到闯王高迎祥部,得到了高迎祥的赏识,把妹妹高玉英嫁给了她。怎样,和朱元璋娶了马秀英很像吧!
有了贤内助的帮助,再加上高迎祥和郭子兴不同,他很看重李自成,派李自成任第八队闯将。李自成自立一军,与侄儿李过率军在延安南部的宜川、富县、洛川、宜君等地与明军作战。明朝既要对付关外的后金,又要扑灭内地的义军,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义军的实力越来越大。李自成因为多谋善战,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信。
崇桢八年(1635年),高迎祥、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七十二营起义军在河南召开“荥阳大会”,商讨应对各省明军对农民军进行合围的策略,在各持已见、争执不下的情况下,李自成提出“分兵各随所向”的建议。
大会采纳了李自成的建议,农民军以河南为基点,分路向安徽、湖广、四川、西北等地区大举进攻,打破了明军的合围计划,壮大了农民军的势力。高迎祥、张献忠率部攻下了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挖了明皇室的祖坟,焚毁朱元璋曾经出家的皇觉寺。这一下激怒了崇祯,开始大力围剿义军。
明朝虽然内忧外患,但毕竟还是有着几百年的根基,一旦认真起来,义军立刻便显露出了败相。崇祯九年(1636年),高迎祥在周至黑水峪一战中被陕西巡抚孙传庭击败,高迎祥战败被俘,不屈就义。李自成这时已经很有名望,就继承了“闯王”的称号,率军转战在陕南、四川、甘肃地区。
李自成从这时起走上了自己的反叛道路。与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同,李自成高调地接过了闯王的大旗,成为义军的一面旗帜。
既然成为了旗帜,李自成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明军的重点照顾。崇祯十年(1637年),兵部尚书杨嗣昌会兵十万,增饷二百八十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起义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这个方法抓住了要害,另一家义军首领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南原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彻底击溃。李自成带着刘宗敏等残部十七人杀出重围,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跌人了造反生涯的最低点。
李自成能够逃脱多少要归功于清军的猛攻。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人关,发动了第四次人关作战。崇祯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因此,李自成得到了宝贵的喘息机会。
崇祯十二年(1639年),趁张献忠在谷城(位于湖北襄樊)重新起义,李自成从商洛山中率数千人马杀出。不过,毕竟势单力薄,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又在鱼腹山中失利,再次潜逃在商洛山中。这年年末,李自成趁明军主力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之际人河南,收留饥民。
这个时候,杞县秀才李岩来投奔他,手下没有一个读书人的李自成终于有了自己的智囊。李岩为李自成提出了“增田免粮”、“开仓济贫”的口号,“开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歌谣也传遍全中国。这一个广告很吸引眼球,李自成的部队吹气一样发展起来。
崇桢十四年(1641年),李自成率领义军攻占河南军事重镇洛阳,擒住了福王朱常洵。这时,李自成残忍的一面开始暴露出来。他们把肥肥胖胖的福王扔进大锅里,和几只鹿一起煮熟了,分给将士们喝,还美其名为“福禄羹”。这样的事情让朱棣见了,恐怕也得佩服三分。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明朝自然要有所反应。崇祯十五年(1642年),崇祯命人挖了李自成的祖坟,把李自成父亲的尸体烧成了灰。明朝和李自成双方至此已杀红了眼,无所不用其极。
李自成知晓祖坟被挖后,越战越勇,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
崇祯十六年(1643年)二月,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大顺政权,改襄阳为襄京,称“奉天倡议大元帅”。十月,李自成攻破潼关,杀死督师孙传庭,占领陕西全省。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一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
明朝再也撑不住了,李自成势如破竹,接连攻克洪桐、太原、大同、居庸关。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义军攻入北京外城,当晚,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登煤山自缢。至此,统治中国二百七十六年的朱明王朝宣告灭亡。
按理说,明朝的历史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后面有个南明小朝廷,可实在是不成气候。但是,李自成也没在北京城里呆上几天,他犯了一系列错误,在北京旅游了四十二天之后,把自己又送出了北京城。那么,在这42天中,李自成都干了什么蠢事?
李自成刚进北京时,还是有着雄心大志的。人北京城前,李自成连发三箭,同大顺军约法说:“军人人城,有敢伤一人者,斩以为令。”进城的当天,他又张榜宣布:大军进城,秋毫无犯,敢有抢掠百姓财物的,立即处死!百姓高兴地奔走相告,店铺很快开张营业,城内外迅速恢复正常生活。可是过了不几天,大顺军的本性就暴露出来,开始到处抢掠,北京城被搅得乌烟瘴气。这是李自成犯下的第一个错误。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的两三千名官员只有二十多人自杀殉国。当年朱棣攻人南京时,只有二十多个官员来投降,两相比较之下,崇祯的大臣们确实比较无耻。他们争先恐后地前往大顺政权那里报名请求录用,上演了一幕幕丑剧。
首席大学士魏藻德被关押在一间小房里,还从窗户中对人说:“如果愿意用我,不管怎么样用就行了,把我关起来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也不能全怪大臣们。明朝的皇帝们都有点变态,而且不尊重大臣们的脸面,诸如廷杖、太监早已把知识分子過到了角幕,因此,明朝灭亡,对他们而言,可能还是一件好事。
从这种情况看,李自成在北京的前景应该是光明的。李自成也召集所有明朝的在职官员参加早朝,李自成看到东华门外愿意投顺的明朝官员数目庞大,便对手下说了一句很男人同时也很伤人的话:“这帮家伙无情无义到了这种地步,明朝怎么能不亡呢?”
有了这种心态,李自成不但没有录用这些官员,反而开始抄这些官员的家,美其名曰“追赃助饷”。不少官员被抄得倾家荡产,虽然缴得钱财无数,但过火的追饷行动引起了强烈反响,京城为之轰动。这是李自成犯下的第二个错误。
在被抄家的官员中,有一个人叫吴襄,他的儿子就是手握重兵、镇守山海关和宁远的吴三桂。李自成没有对他网开一面,照样搜了吴襄的家,还顺手抢走了吴三桂新娶的小妾陈圆圆。
吴三桂听了立刻大怒,扬言道:“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天下人!”于是跑去投降满清多尔衮,抢占山海关,准备反抗李自成。李自成又犯下了第三个错误。
这几个错误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下面提到的这个错误。李自成进了北京之后,他的手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军纪不严、骄傲自满、意志懈怠,从将军到小兵都贪财腐败、生活糜烂。
李自成也未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自己带头,虽然把数万名太监全部驱逐出宫,却将三千粉黛留作已用,恨不能融化在这温柔富贵乡里,夜夜狂欢,甚至连续数日不曾出宫视朝。他的大将李岩劝谏,李自成疑心李岩要谋反,把李岩杀了,他的身边再没有一个清醒的人了。
犯下了这些错误,李自成还能在北京呆下去吗?
被抢了如夫人(就是小妾)的吴三桂恼羞成怒,李自成率兵到山海关攻打吴三桂,吴三桂引清兵人关共同攻击李自成,李自成大败。
吴三桂和清军一路追到北京,李自成匆匆忙忙举行了一个登基仪式,跟着就退出北京。前后一算,李自成满打满算在北京呆了四十二天。
李自成退出北京后,被清军追击,一路败仗。顺治二年(1645年)二月,李自成率大顺军进人湖北、湖南一带,从此李自成不知所终。关于他的结局众说纷纭,有说被地主武装杀了的,有说出家的,还有说病死的,留下了千古之谜。
不管李自成的下落如何,是他亲手埋葬了明朝!
纵观李自成一生,从一个放羊娃一步一步当上了农民军领袖,最终登基称帝,其人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但可惜的是,他没能像朱元璋那样成为开国帝王,反而在攻克北京城,推翻明朝统治后逐渐迷失了自己,最终落得个失败的结局,让关外的清军捡了便宜。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