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世纪,产生了很多值得关注的美学命题,美学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真正成为了学者们关心的一种科学。

在哲学领域,鲍姆嘉通提出了“美学(aesthetic)”,明确了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在艺术批评领域,巴多在《同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中,确立了现今意义上的“美的艺术”。

这一时期的美学得以实现繁荣,一方面是源于哲学界对于感性的关注和理解,另一方面则是源于文艺批评界为美学提供了很多与艺术相关的思想资源。

而温克尔曼正是这一时期的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批评家。


温克尔曼非常崇尚古希腊的造型艺术,并亲身去罗马进行考察和研究,认为只有经历了真实的感官观察、对艺术作品有直接接触和亲切体会,才有资格进行艺术批评。

由此,他把美学理论和艺术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美学和艺术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

同时,基于这样的对于艺术的认识,温克尔曼成为了第一个对艺术进行史学研究的学者,并将自己关于艺术史的理论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著作《古代艺术史》中。


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的导言中写道:“艺术史的目的在于叙述艺术的起源、发展、变化和衰颓,以及各民族各时代和各艺术家的不同风格,并且尽可能地根据流传下来的古代作品来做说明。”

可见,温克尔曼认识到了艺术有着它自己的历史和兴衰,而艺术史的研究需要揭示出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物质环境和社会背景,这样才能解释特定的民族和时代为何会产生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


温克尔曼把发展的观点带进艺术史的研究,认为艺术随时代的发展而具有不同的风格,产生不同的美。

他以艺术风格的变革为依据,把希腊艺术史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古朴风格时期,在雕刻家斐底阿斯(公元前五世纪)以前,是希腊艺术“最早的”即“较老的”风格,这一时期的作品中素描的线条有力,但并不秀美,有些衣褶的细节非常细致,总体而言还没有抓住美的形式;


第二个时期为崇高风格时期,兴起于“希腊完全开明和自由的时代出现”以后,始于斐底阿斯,这一时期的希腊艺术达到了造型艺术的最高阶段,具有纯朴和完整的特征;


第三个时期为秀美风格时期,始于雕刻家普拉克什特(公元前四世纪)的时代,此时的艺术作品拥有了高度成熟的技巧,开始显现出圆润、清秀、典雅之类的特征;


第四个时期为仿古时期,即亚历山大时代之后,此时“美的观念”——在温克尔曼看来是希腊时期的美的观念已经发展到了极限,希腊艺术失去了活力,“被迫向后倒退”古希腊时期的艺术作品,这个时期的风格特色为杂糅过往风格的折中主义。


可见,在温克尔曼的分析中,将“崇高”同“美”并列起来共同作为艺术作品的风格,而且认为“崇高”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是美的最高理想。

他认为,“崇高”不表现任何的感觉、情感乃至意义,只“表现出伟大的沉静的灵魂”,也不表现运动、动作、激动的姿态和情绪、个性。

举报/反馈

艺术史论解析官

1233获赞 581粉丝
这里是热爱分享美术史论干货的小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