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有“国运”存在吗?顾名思义,国运指的就是一个国家的运势,这种东西从客观上讲是不存在的,但往往事情的发展却让人不由得不往这边思考。

国运这种玄之又玄的事情,如果放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便可以发现一些清晰的脉络,国家的兴衰,盛世的更迭都可以算作是国运在起作用。

将国运放大到整个世界上来看,一些国家的崛起,背后看似就有国运在加持。

欧洲传统强国英国,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原本并无发展机会。

但大航海时代来临,又较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而后引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强大的工业实力拓展海外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掠夺资源,成为引领世界的“日不落帝国”。

再看中国的近邻日本。上千年来日本都在效仿中国,而近代中国国力衰退,饱受列强欺凌之时,日本开始学习西方,使国家逐渐强大起来,同时也作出诸多“赌国运”之举。

甲午中日战争,面对亚洲排名第一的北洋水师,日本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从清政府榨取二亿两白银的赔款;

随后与欧洲列强之一的沙俄开战,并将其击败,从而攫取了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利益;

二战期间,日本兵行险着偷袭珍珠港,又将美国重创。

再看大洋彼岸的美国,原本只是英国的殖民地,而独立之后不断发展,引领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将国力发展到顶峰,在一战和二战中把握战局,向欧洲国家售卖军火大赚一笔,战后更是成为世界一极,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第一强国。

以上各国均在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中牢牢把握住时代机遇,进而创下了各自的辉煌。由此便有人说:“国运”大于努力。

其实国运放在中国也同样可以看到,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抓住了五次国运,才有了如今中国的强大。

那具体又是哪五次呢?且看详细分析。

01第一次:抗美援朝

新中国初建之际,中国刚刚经过了长达一个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尤其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后,国家急需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来发展经济。

然而美国却悍然携“联合国军”干预朝鲜战争,并在取得一定战果之后,置中国警告于不顾越过“三八线”,同时派遣空袭我国东北边境城市。

实际上他们当时根本不认为中国会出兵朝鲜。

因为在他们眼中,这个国家在五年之前还被日本打得快要亡国灭种,而日本也在美国扔下原子弹后火速投降。

一个连日本都无法战胜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打败了美国扶持的“代理人”蒋介石,就敢直接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正面交锋吗?

他们还是低估了毛主席的魄力和眼界,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旧中国。毛主席清晰的认识到,唯有保住朝鲜,中国才可以有一个稳定发展的大环境。

终于,毛主席果断决策:志愿军即刻跨过鸭绿江大桥开赴朝鲜!

这场战争主要的战略目的,除了支援朝鲜人民军的作战之外,还有就是守卫祖国的东北地区,更要打响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声望。

从1950年10月第一批志愿军入朝参战后,将近三年的时间里,一批批志愿军前赴后继投入朝鲜战场。

志愿军战士组织性高,作战顽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在三八线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最终取得了这场战争的伟大胜利。

自此之后,尽管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依然对新中国充满敌视,但却再也不敢直接插手东亚的事务,更不敢对中国采取直接的武装袭击,因为他们都知道一旦这样做意味着什么。

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因此战而基本确立,在东亚、东南亚乃至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影响力空前提升,中国的外交新局面就此打开,国内的经济建设也迎来了一段和平时期。

02第二次:两弹一星

中国是个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必须要掌握世界顶尖科技,才可以在国际斗争之中进退自如。

早在抗美援朝时期,在朝鲜战场上多有失利的美国就曾叫嚣,不排除在朝鲜使用原子弹的可能。

当时的中国领导人们闻言大多一笑置之,毛主席说道:“他扔他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

但是从此之后,美苏为首的有核国家不断以核打击来恐吓中国,给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极大困扰。

独立自主才是强国之道,从决定研发“两弹一星”的开始就困难重重。

因为,在当时的工业基础下研制原子弹,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但是中国人在困难面前从未退缩。

研制原子弹最缺的是专业技术人才,而在祖国的感召下,以钱学森为首的一大批爱国科学家返回国内,加入到研制原子弹的过程中。

中国科学家们不畏艰难,隐姓埋名进入荒漠戈壁滩从事研发工作。

那几年国家正处于极端困难时期,但即便如此也在不遗余力的支持原子弹的研发工作。

没有基础的零部件,那就从全国海选工厂,再不行就直接设计车床;没有原料,那就发动人民群众到全国各地去探寻铀矿;没有计算机,就算是用算盘打,也要把数据算出来……

终于在科学家和全国人民的不懈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从这一天起,中国有了足够的实力在国际社会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挫败美苏等核大国的阴谋。

随后,中国的两弹研制工作走上了快车道,氢弹、核导弹相继研发成功,人造卫星也顺利发射成功,中国一跃成为核技术、航天技术强国。

全世界都为中国所取得的成就感到震惊,中国铸成了一柄保卫国家安全的利剑,中国的国际地位再次大大提高。

03第三次:中美建交

上世纪六十年代,尽管中国在科技领域相继取得重大成就,但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却依旧不容乐观。

中美对抗,中苏交恶,世界两大主体阵营都与新中国处于敌对状态,局势对中国十分不利。

然而就在此时,在中美双方的共同更努力下,中美关系却逐渐走向了正常化,而这一切的背后还是要基于中苏关系的变化。

到了七十年代,冷战格局已经形成二十多年。

虽然苏联一方的社会主义阵营长期以来都处于弱势状态,但美国却因为世界各地的局部战争而深陷泥潭,双方斗到70年代已经陷入僵局且都有力不从心之处,如此一来中国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部署突破的渠道。从历史条件上讲,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恢复中美两国的正常交往时机已经成熟。

美国向来是善于抓住时机的,在中苏交恶的关口,美国率先向中国抛来橄榄枝。

随着尼克松访华的顺利进行,在这改变世界的一周之后,中美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坚冰已经开始融化。

但受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中美两国直到1979年两国才正式建交。

中国时刻把握着世界格局的动向,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抽丝剥茧,求同存异,不仅维护国家形象和地位,更以中美关系正常化为契机广结朋友。

事实上在尼克松访华之后,西方国家普遍对中国的态度有所改观,英国、日本、德国等一大批西方发达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国的“朋友圈”再度得到拓展。

而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和顺利建交,中美之间的一系列合作也随即展开,中美之间在国防、科技、经济等多个领域展开广泛合作,出于遏制苏联的需求,美国一度对中国也格外友好,中国开始了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04第四次: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所做出的最重大的决策之一,也正因为这样才真正开启了中国四十多年间的崛起之路。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国民经济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偌大的一个国家却与世界各国的差距越拉越大。

当时世界正在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各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必须做出改变,才能不错过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终于中央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就此打开。

中国的商品可以远销海外赚取外汇,外国的企业可以到中国来,带着资金、技术、管理经验来投资,在中国这片大市场上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为了满足改革开放的需求,中国相继开放了四个经济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大量接纳国际资本和技术,促进沿海的经济发展,并层层推进到内地,为中国经济的崛起奠定基础。

在对内改革方面,中央痛定思痛,下定了壮士断腕的决心,淘汰落后产能,改革生产关系,最大程度上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生产积极性。

农业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工业上实行国企改革,终于使中国走出了死气沉沉的大环境,迎来了人人奋进的新时代。

而随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则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加深,在开放的道路上中国走得越来越远。

得益于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飞跃式发展,并因此在国际上收获良多,相继收回香港、澳门,申奥成功等大事件,无一不在印证着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已经四十余年,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都与改革开放息息相关。

现在中国改革的程度日益加深,开放的大门也开得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国策,必将引领中国走向更伟大的辉煌。

05第五次:911事件

20世纪80年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相继发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到了巨大挫折。

而对于这些事件,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却沾沾自喜,他们的和平演变取得了重大成果。

与此同时,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原本冷战结束后,关于意识形态的对立应该减弱,但中国所面临的压力却陡然增加,而压力的主要来源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

从苏联解体之后,美国等西方国家便在贸易中不断与中国制造摩擦,更千方百计阻挠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联合多个国家孤立和封锁中国。

进入新世纪后,就在美国打算继续推进和平演变政策时,国际形势再次发生动荡,恐怖主义抬头,更制造了“911事件”。

从那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便将重点放在了反恐之上,中国也因为美国主要精力的转移而顺利加入世贸组织。

从此之后,中国便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入世仅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便从世界第六跃升至世界第二,而当美国再反应过来时,中国已经不是当初那个中国了。

在这十年里,中国潜心发展贸易,并以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与世界各国广泛开展合作与贸易,中国真正成为了“世界工厂”并逐步向“世界市场”转变。

而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也在全球各国遍地开花,优质廉价的中国商品走向了世界人民的家庭,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

而这十年也是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十年,中国抓住了这一契机,堪称国运加持。

任何国家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的,这其中一定蕴含着其必然性。

其实在笔者看来,所谓国运即是民心,新中国能够数次牢牢把握住时代发展的关键,靠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国运,而是中国人民的民心,以及领袖们的高瞻远瞩。

而在每次把握机会的背后,都是全国人民的奉献与支持,真正能起到国运作用的,便是人民的意愿与努力。

中国的每一项举措都是合时代之趋势,顺举国之民心,今后也必将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举报/反馈

萧魏讲历史

45.3万获赞 4.1万粉丝
每天分享精彩内容给大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