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滏水曲曲折折,宛如母亲的臂弯环抱邯郸大地,安静而温暖。

滏阳河是邯郸的“母亲河”,在邯郸境内全长184公里,流经9个县(区)、145个村庄。这里曾经水美鱼肥、绿柳成荫,然而随着工业发展,滏阳河水量减少、河道断航,一度伤痕累累。

如今,这里碧波荡漾,滏阳河畔,花草成片,成群的水鸟掠过澄澈的水面,一片潋滟……迎着春日的暖阳,沿滏阳河顺流而下,满眼皆是景。

最近,水利部印发《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推进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其中我市境内的滏阳河、卫运河、漳河、清漳河、浊漳河、洺河等6条河流入选。

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与百姓生活距离最近的滏阳河,感受这条母亲河的蜕变给群众带来的幸福感。

整条河活过来了

“妈妈,快看!河里有鸟。”

“这是野鸭子,它不光会游,还会飞呢!你看,它们飞起来了。”

4月17日上午10时,春光融融,在滏阳河生态修复公园内,记者遇到了正在公园内野餐郊游的李香芹母子。李香芹说,她生长在滏阳河边。儿时的夏天经常跟小伙伴在河里摸鱼,后来滏阳河水质变差,她再也不敢亲近滏阳河水了。

“这几年,滏阳河不仅变回了小时候记忆中的模样,而且变得更好了。”李香芹指着公园内的彩色步道向记者介绍,“现在是白天,到了晚上公园里遛弯的人才多呢。”

在公园的不远处,便是一片随风飘扬的油菜花田,摄影师刘刚将蜿蜒的河流与随风摇曳的金黄色花朵尽收镜头。

过去30年间,刘刚几乎跑遍邯郸,上天入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宏大画面与枝蔓细节,滏阳河也是他镜头下的主角之一。

刘刚早年拍下的滏阳河照片中,灰蒙蒙的远方、蓝黑色的河水、两岸低矮又密密匝匝的建筑常是画面的主角,画面背景多为“灰头土脸”。

近几年再拍滏阳河,刘刚发现两岸景观越来越漂亮:“之前滏阳河老照片上绿色难得一见,现在河边大面积的滨水绿地、公园,花境俯拾即是,整条滏阳河活起来了!”

邯郸市水利局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专班工作人员李晓辉告诉记者,自2020年我市启动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工程后,便聚焦沿河历史文化,结合文化资源的空间载体因地制宜、因河施策,集中打造了一批精品节点工程。

“现如今,这些节点工程成为了一个个‘网红打卡地’,成为群众亲近自然的好去处,犹如镶嵌在滏阳河上璀璨的文化明珠。”李晓辉指着正在公园内悠闲散步的人们说道。

路好了,民笑了

“现在不仅水清了,路也好走了。”4月17日下午3时,记者在冀南新区南左良村见到了骑着电动车前去自家农田的村民王云才。今年64岁的王云才说起直通家门和耕地的堤岸路,赞不绝口。

“种了一辈子地,真没想到能这么轻松、便捷地到地里干活。”王云才拍了拍身边的电动车告诉记者,他年轻时,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走到地里。“来回就是两个小时,有时为了节省时间,我就带块窝头当午饭。”

后来,村里修了土路,骑自行车20多分钟就能到地里。“虽说时间短了,但一碰到下雨天,路上十分泥泞,那时日子也不好过。”

“你看现在,这笔直的柏油路,我骑电动自行车3分钟就能到家。”王云才跺了跺脚下的柏油路,笑得灿烂,“这条路,就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其实,不仅是南左良村,在滏阳河河岸边,共修建了257.2公里的堤岸路。”李晓辉告诉记者,修复前滏阳河堤岸路狭窄,甚至一些河段没有堤岸路,沿岸不能通行。

现如今,围绕184公里河道两岸分别建成了8—15米的道路系统,并新建、改建43座桥梁,切切实实方便了周边14个乡镇61个自然村的村民出行。

河清了,民富了

“活了大半辈子,真没想过日子能这么有盼头。”聊起去年的收入,家住邯山区辛庄营乡的姚泉笑得合不拢嘴。

“以前滏阳河里都是污水,根本不能浇地,地里的作物需要抽井水浇灌,费时费力,费用还高。”姚泉说,经过整治的滏阳河水质变好了,清澈的河水直接流到地里。“浇水容易了,原来两个人的活一个人就能干,去年我儿子在家门口开了个小店,收入自然节节高。”

近些年,在滏阳河生态修复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市民走出家门,参观、游览越来越美的母亲河。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磁县开河马头景区便热闹起来,独特的旅游体验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南开河村村民李松铭的家紧邻开河马头。每天下午4时,李松铭和爱人就在家门口摆摊卖起小零食。

“周末、节假日游客很多,细算下来,靠摆摊卖货,每月能有3000多元收入。”李松铭说,在南开河村,吃“旅游饭”的村民有1000多人。

从污水到清水,滏阳河是如何实现艰巨蜕变的呢?

邯郸市生态环境局四级调研员郭建生告诉记者,我市滏阳河干流沿线共设置了11个水质监测断面,市生态环境局建立了“常态化监测+分段溯源+现场勘查+精准治污”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精细化管控断面水质。

此外,记者从该局了解到,近些年滏阳河水质大幅度改善,国考滏阳河曲周断面水质由2016年的地表水Ⅴ类,到近两年稳定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滏阳河水质实现了跨越式提升。

大河不止,文脉不息。河清了、岸美了、鸟多了,行走在滏阳河畔,不仅能望得见水、更能触得到绿。

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强力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和母亲河复苏行动,持续巩固河湖生态治理成效,不断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河湖的美好期盼,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临河而立,滏阳河倒映出现代化都市邯郸的模样,更镜鉴着这座三千年古城未来的希望!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王梦洁

举报/反馈

邯郸新闻网

194万获赞 7.2万粉丝
邯郸新闻门户 百姓生活助手 国家一类网站
邯郸日报社官方百家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