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古老的黄河,九曲回转,穿越九省区,最后在山东东营汇入渤海。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华夏文明的摇篮,更是齐鲁文化的根脉。壮美黄河,在山东流经九市,蜿蜒千里,孕育出了不朽的文明和灿烂的文化。
我虽然不是生活在沿黄城市,但是每次来在黄河边上,看着面前的奔腾的黄河水,除了一次次被震撼,总会有莫名的亲切感涌上心头,这可能就是体内的“母亲河”基因被唤醒了吧。
所以,听到“黄河大集”这个名词,兴趣顿时就被提了起来。
黄河大集不是一个具体的集市,它是一个以黄河为名,大集铺路,策划推出的文旅消费品牌。
在年初的山东两会上,“黄河大集”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
从赶集,到逛黄河大集,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
过去赶大集,主要是为了采购生活必需品,目标很明确。现在人们去赶集,则是为了感受大集的人间烟火气,一趟下来,吃喝玩乐,民俗体验全有了,这也是一些百年大集能重新焕发活力的主要原因。
黄河大集不是在沿黄城市才能体验,万里黄河东入海,山东不仅有绵延千里的黄河,还有美丽富庶的黄金海岸线,近年来,山东沿海城市的大集也同样吸引了八方游客。
青岛的王哥庄大集和沙子口大集都是以海鲜闻名,每到赶集日,除了附近的居民,不少都是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一路打听着各种海鲜的价格,一边举着手机拍摄,很快这些画面就会通过朋友圈和短视频平台传播出去,引得更多的人前来体验。
更有人不惜奔波千里,就为了去青岛的泊里大集吃一碗海鲜烩饼。这是百年大集与新媒体完美交融,青岛的泊里大集能够“出圈”,底蕴深厚,内容更加丰富的黄河大集没有理由不出彩。
最近一段时间,我家门口的早市突然变得异常火爆。每天一大早,早市门口的早餐摊位就排起长长的队伍,炸油条的,做鸡蛋汉堡的,卖甜沫的,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
市场里面更是人头攒动,不少人都举着拍摄设备在直播。
后来才知道,不知从何时起,靠近青岛海边的这个早市竟然成了网红打卡地。早市门口的那些卖早点的摊位,每天都有人蹲守在那里拍摄,精明的摊主看到商机,在摊位前贴上了“网红汉堡”“网红油条”“网红肠粉”之类的贴纸。
地方特色搭上网络的快车,流量很快转化为销量。
过去一段时期,赶集曾一度被贴上“落后、土气”的标签,定期去赶集的也多是一些不会网购,上了年纪的人。谁能想到,如今赶集竟然又变成一种时髦,大集上年轻人的身影越来越多。
现在山东正大力推广“黄河大集”这个品牌,可谓是顺势而为,大有可为。
好客山东,不是一句口号。“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山东人的热情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虽然外地朋友总被山东酒桌上“主陪副陪主宾副宾”弄得一头雾水,但这正是山东人的待客之道,既是礼节也是尊重。
“说最少的话做最暖的事”,这是在社交媒体上外地游客对山东人最中肯的评价。
好品山东,不是自卖自夸。走遍山东,不管是沿海,还是内陆,一趟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胃太小了。
“烟台苹果莱阳梨,还有潍坊的萝卜皮”,好山好水培育出一个个享誉世界的农产品品牌。烟台的夹板虾,青岛的红岛蛤蜊,莱州湾的螃蟹,山东的每一片海都有自己的独有的味道。临沂的煎饼配上章丘的大葱,哇塞,那味道真的“很山东”……
是时候交一个山东朋友了,让她带你去逛“黄河大集”吧,让他带你去海边赶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