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是“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

这一句继续讲的是众人与我,也就是有道之人的对比。

余是多余,剩余的意思。遗的本义是丢失的意思。众人都有多余的东西,例如多余的物质,过剩的精力,唯独我不仅没有多余,似乎还少了一些东西,我真是有一颗愚人之心啊!

愚”这个字在《道德经》中的含义特别值得研究,愚字在《道德经》中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就是今天分享的这一句,“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这里是在肯定愚。第二次是第三十八章,“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意思是,那些预言家们是道的虚华,如果沉迷其中,就是愚昧的开始。这里是在否定愚。第三次是第六十五章,“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自古善于为道的人,不是给人民讲道理,而是让他们成为愚人。这里又是在肯定愚,但愚民的思想受到历代质疑。为了弄清楚这些似乎彼此矛盾的表达,我们看一下愚字的本义。

愚字是心字上面一个表示角落的“禺”字,“心”和“禺”联合起来表示常年野居,很少和世人接触的人。引申为性格孤僻,不通人情世事。相对于跟人学,《道德经》更重视自己悟。所以,愚人是善于从观察实践中独立悟道的人,而不去做别人的信徒。当然,并不是完全不听权威和专家的话,而是要结合客观事实反复求证,多方验证。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全句的意思是,众人都为自己争得了一些多余的东西,有道的愚人反而把东西让给了别人,所以似乎少了一些东西,因为他们经过独立的思考,认为有没有那些东西并没有本质区别。

这就是今天分享的一句道德经,“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

《道德经》第二十章 修道之人明白 尊卑美丑善恶都是一体
每天一句《道德经》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每天一句《道德经》道冲 而用之或不盈
举报/反馈

李书僮

5.5万获赞 3693粉丝
道生百家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