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节式水冷式重机枪仿自美国柯尔特公司所生产的勃朗宁M1917式水冷式重机枪。M1917式重机枪由美国军械天才勃朗宁所设计,可靠性极佳,是美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采用的主力重机枪。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诸岛的战役中,仍广泛使用此种水冷式重机枪,至于气冷式的M1919式各型,更是美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连级主力重机枪。

三十节的母型M1917重机枪

中国仿制的起源:根据当时汉阳兵工厂总办杨文恺回忆,是由一个美国军火贩子所引进,他联系上了直鲁豫三省副巡阅使吴佩孚,想要做一笔生意;吴私下召来杨文恺等人,问他们的意见,杨文恺回答可以自己仿造。吴佩孚即将美国商人以私贩军火的罪名关了起来,机枪则交给了汉阳兵工厂去研究,经过技师度量尺寸、细心研究,几个月后制造成功。吴佩孚这才将美国商人释放出来,原枪也还给了他。汉阳兵工厂在民国10年(1921年)10月10日正式生产,因此定名为卅(三十)节式水冷式重机枪。卅节式重机枪仿造的原枪正确型号不明,如果杨文恺的回忆属实,该商人为跑单的军火商,他手上的枪,可能是1919式外贸型,也可能是最早生产的军用1917式机枪之一。

汉阳兵工厂

国内生产的卅节式,有几个不同的地方,最主要的不同是枪匣尾端固定销座的改进。美制M1917式原设计仅是将插销座固定在底板上,在实际使用一阵子后。发现枪匣底座及右侧会受力龟裂,以至于散开。因此在1939年的M1917A1式插销座改用一个套板,以柳钉固定在枪匣侧面,此后生产的各型都作了这项改动。国产的卅节式可以看出是一个整件,而且套在枪匣外侧,其强度较原设计有大幅的改进。这相信是因为当时军阀混战,卅节式实战的经验,在当时还超过美国的M1917式,在实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会得到相同的结论。

使用三十节重机枪的机枪手

由于卅节式是在反向工程的情况下制造出来的,因此质量并不稳定。根据兵工署的测试,各厂生产10余年后,产品中也没有一挺可以自动发射200发以上,但是原枪是枪械史上最可靠的设计之一。M1917式在美国陆军的测试中,有一口气发射39500发只有一个零件故障的记录。兵工署多次向美国和比利时两国商取全套工作图样,没有结果,曾一度决定停造卅节式重机枪,专造马克沁式重机枪。

放大后可以看到三十节重机枪的特点,这与M1917不同

中国各厂所生产的卅节式重机枪,产量很小。最主要的生产单位汉阳兵工厂一年只能生产300余挺,上海兵工厂只能生产500余挺,其他兵工厂生产得就更少了。抗战时,汉阳兵工厂的机枪厂交给了11厂,卅节式也持续生产到抗战结束,11厂曾加以改良,增加了对空射击脚架及瞄准具等设备,但产量不像二四式那样大量增加。相对于此,美国在M1917年采用为制式机枪之后,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共出厂了5万余挺,其他半成品、零件还不算在内。虽然如此,北伐前后,国内部队使用的勃朗宁机枪,都是国内各厂自行生产的,柯尔特公司并没有大量售与中国的记录。

红军使用的三十节重机枪

卅节式使用布弹带,但是它所使用的弹带,不像马克沁布弹带有铜夹指示子弹在弹带内的深度,而是靠弹带上每一个子弹口袋的收口,来决定其大致深度。勃朗宁除了设计M1917式之外,亦设计了装弹机,称为M1918式装弹机,可以将子弹一次推进到正确的深度。目前没有找到国产装弹机的相关记录。如果士兵需要一发一发地装填、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原装的M1918式装弹机

自民国32年(1943年)起,美国依据租借法案,开始向国府提供30个步兵师的装备,其中包括2448挺重机枪;到战争结束时,实际配发到中国部队的数目为2160挺。M1917A1式与国产的卅节式重机枪几乎相同,因此训练、使用并不是问题,连弹带及零部件都可以通用,但是由于这些枪使用的是7. 62x63毫米(30-06)子弹,因此造成了弹药补给的困难。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只要将30-06的枪管换成7. 92x57毫米(卅节式)的,在弹带入口前方加上一个隔板即可(7. 62x63毫米与7. 92x57毫米全弹相差4. 15毫米),其他零组件均可照常使用,不过至今史籍中尚未见到当时有改口径的记录。

.30-06子弹与国军的7.92*57子弹并不通用

在抗战初期,亦曾向波兰购买过一批该国仿造的7. 92毫米勃朗宁M1917水冷式重机枪,型号为Wz-30.其机槽中部右侧刻有鹰标、Wz-30、序号等。

卅节式重机枪在北伐前后,曾是最主要的国产机枪,到了二四式定型、量产之后,其重要性已经大不如前,不过生产一二十年,前后至少也该有1万多挺,因此抗战时在部队中服役的数量,应该仍旧相当可观。

举报/反馈

喝口可乐压压惊

1.6万获赞 1014粉丝
一个卑微的社会打工仔
军事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