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小雨淅淅沥沥 ,近来广东也恰逢回南天 ,人体常居湿气环境 ,易造成精神不振、失眠多梦等春困症状。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 ,多食用健脾祛湿的药物 可去除体内湿气,改善人的春困现象。芡实味道甘淡可口 ,在化湿同时也不碍脾胃运化 ,还兼有固肾之效 ,也被称为“入春第一米” ,在现在这个季节尤其适用。
本周,【名医谈药】邀请到 省名中医老锦雄学术传承弟子 、我院针灸二科副主任邓聪主任中医师 来和大家谈谈芡实。
据邓聪介绍,芡实素有“水中人参”之称。其药用记载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称其“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写到,“芡实固精气,明耳目”……能得到众多医家的推荐,可见芡实的使用价值非同一般。
传统定义中,芡实有北芡与南芡之分。北芡外壳有刺、颗粒小、偏药用;南芡外壳无刺、颗粒大、偏食用。而随着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及科技提升,人们渐渐发现南芡不仅颗粒大,且药用价值也更好。如肇庆所产的芡实,又被称为肇实,可以说是芡实中最好的品种,在市面上颇为抢手。
适应症广泛:常用于中医经典方
肇实价值如此高,平日里市民朋友们应该如何物尽其用呢?别急,听邓聪为我们一一介绍。
芡实别名鸡头米、雁头米等,为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其性甘、涩,归脾、肾经。本品气微,味淡,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等功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芡实主要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其水、乙醇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其水提取物还可减轻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不过,邓聪表示,虽然芡实适应症广泛,但也须针对不同的病证进行必要的配伍。比如,许多临床常用治疗脾、肾虚的名方都有芡实的身影——
如“水陆二仙丹”便为芡实与金樱子等配伍,用以治疗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
若是治疗因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差、难消化、常久泻不止等,也可将芡实与白术、茯苓、扁豆等药同用,即闻名遐迩的“参苓白术散”。
芡实还是治疗妇科带下病的绝妙佳品。妇科名方“易黄汤”即是用芡实配伍黄柏、车前子等同用,用以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白带色黄量少、质粘稠有臭味。
但要注意,芡实性涩,易滞气。一次忌食过多,否则难以消化。邓聪建议,平素大便干结或腹胀者忌食。
食疗推荐
壹·芡实(莲子)粥
【材料】芡实150克、糯米100克(芡实莲子粥加入与芡实等量的莲子即可)、白砂糖10克(视个人口味加入)
【做法】糯米、芡实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2-3小时(莲子泡软后需除去莲心),捞出沥干水分;锅中加入约2000亳升冷水,将芡实、糯米(莲子)放入,先用旺火烧沸;再改用小火熬煮成粥,再稍焖片刻,即可盛起食用。
【功效】补肾固精止带。适用于肾虚不固之白带量多、质清稀、淋漓不断者。
贰·芡实山药糊
【材料】芡实500克、山药500克、糯米粉500克、白糖500克
【做法】芡实、山药晒干,碾为细粉,与糯米粉及白糖一并拌匀;用时取混合粉适量,加入冷水调成稀糊状,然后加热烧熟即成芡实山药糊。
【功效】每日早晚温热空腹食用,每次用混合粉50-100克,连用7-10天。健脾止泻。用于小儿长期腹泻、消化不良、大便溏薄、体弱消瘦。
叁·芡实糕
【材料】鲜芡实1000克、大米粉250克、白糖适量
【做法】芡实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后,去壳晾干,研粉;同大米粉、白糖一起加水拌和均匀,揉成面团;如常法做成芡实糕,蒸熟即可。
【功效】每日早晚当点心,温热食用2-3块,连用5-7天。补脾益肾。适用于小儿慢性脾虚腹泻、肾虚遗尿。
针灸也有替代方:这些穴位及疗法来帮忙
具有食欲差、难消化且经常腹泻不止,或白带异常等症状,除了选择芡实配伍的不同药方,其实还可以选择传统外治疗法。
邓聪提到,诸多针灸穴位如关元、天枢、八髎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合称)等对遗精早泄、慢性腹泻、白带异常等也有出色表现。
除针刺外,通过艾灸关元穴也可起到温阳祛寒的功效。天枢穴位于腹部,脐中旁开2寸,刺灸皆宜,且尤适用于保健应用。日常也可通过按揉天枢穴,使中焦气机上通下达,对腹痛腹胀、泄泻肠鸣、月经不调等皆有帮助。八髎穴可利水湿、通气血,使用刮痧之法,祛湿之效尤佳。除传统毫针针刺以外,在广东省名中医老锦雄教授的指导下,佛中医针灸科目前还运用多种特色疗法,如隔物灸、耳针、头针、皮肤针、穴位贴敷等,在男科、妇科、消化及泌尿等系统疾病方面皆取得了良好疗效。
邓聪也提醒大家,居家操作刺灸等治疗存在一定风险,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大家尽量前往医院就诊,辨证施治。
作者:广东省名中医老锦雄佛山名医工作室 莫谦、关艺美
举报/反馈

佛山市中医院

3219获赞 1706粉丝
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健康知识
佛山市中医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