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荣先

嘉兴圣母显灵堂,又称天主堂、仁爱堂,民间俗称嬷嬷堂。

旧时,它是浙江省嘉兴市一座著名的大型宗教场所。地址位于嘉兴南门子城西侧,市中心紫阳街51号。教堂为天主教圣衣会(加尔默洛会)在嘉兴的总部。

(附下图:嘉兴天主教堂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照片二张)。

1904年,意大利籍神父韓日禄先在子城脚下筑造了一座小教堂。将早期海盐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的车幅浜的教会活动场所迁至嘉兴。尤其在1909年前后途经嘉兴的沪杭铁路通车,后教会决定以嘉兴为重点,建一座大型圣母教堂。

1917年在这位韓日禄神父、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主持下,在1930年教堂才完工。嘉兴天主教堂耗费白银八万元、费时近十三年。教堂占地约240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1590平方米。

这是一座具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当时号称中国第一,远东第三。虽晚于上海徐家汇的天主教堂(1890),但在规模却远胜于它。教堂高达57米,在当时的嘉兴是最高的建筑物。(附下图、《历史上的徐家汇》书中徐家汇天主堂照片)。

据有关资料:韓日禄在建筑嘉兴天主教堂时,专门从法国进口了水泥、钢材、松木、彩色玻璃、彩色地砖等建筑材料。墙体用砖则指定嘉善干窑烧制。对待工匠十分严格。

据说当时还有嘉兴王茂记和徐记两家营造厂参与工程承建。当地建筑工匠原一本对西式建筑接触不多,后来在韓日禄神父的严格督导下,技艺日臻成熟,最后虽遇到了资金短缺等困难,但教堂主体还是基本峻工, 此时韓日禄神父也已年近六旬。

教堂落成后,天主教法国巴黎遣使会特地从法国运来一口重达675公斤的合金铸的大钟悬于教堂的钟楼上,其声可远传数十里。抗战期间日军敌机屡犯嘉兴,天主教的教徒多次登钟楼敲大钟以作防空警报。

(附下图、嘉兴天主教堂上大钟老照片,是笔者已故朋友,摄影家王才祥所摄)。

天主教堂建成过了七年以后,1937年7月7日中日战争爆发,到“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之间战斗惨烈,8月17日嘉兴火车站首次被日军飞机轰炸,颇有伤亡,后来嘉兴城内家家户户都筑起了简易防空洞,街上到处是从上海逃过来的大批难民及从上海前线撤下来的伤兵。商店纷纷关门,老百姓人心惶惶都打算准备逃难。

11月5日,日军从杭州湾全公亭、金山卫一线登陆得逞。资料记载:“自11月8日起对嘉兴狂轰滥炸,全城房舍至少被毁十分之四,多少故家大室、繁荣街市、名刹胜迹都成焦土。如南门陶家先世曾任两广总督,住宅占地整10亩,被炸平。

最惨的是敌机不顾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地狂炸了离陶家大院东面不远,嘉兴天主教堂教会办的‘仁爱堂’育婴所,钢筋水泥楼房被炸毁,室内婴几压于其下,或死或伤,从断垣破室中犹传出婴儿哭声,当夜月色凄清,目睹耳闻者皆悲痛难禁。”

这几年我们从网上见到一组四十张三四十年代外国人绘的中国抗日战争画片(组图)。其中有一张嘉兴“仁爱堂”育婴所被炸情况反映真实的情景。画的名称为“嘉兴:日军轰炸下的中国孤儿”(附下图、国外绘画中的中国抗日战争组图之一)。

上海的抗战爆发后,嘉兴圣母显灵堂的圣职人员视战况及中国将士的伤亡战报,举行和平祈祷仪式,或追思战争中阵亡的中国将士,为祈祷世界和平作出奉献。11月19日嘉兴沦陷。

日军进入嘉兴时执行“三光”政策,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行,并利用汉奸实行殖民统治,当时就有一个认贼为父的太汉奸新塍人郭剑石自称“大日本帝国苏嘉湖维持总会长”,并组织嘉兴地区各县维持会为敌卖命,又企图组织全省性的伪组织,自任伪浙江省长,谋设伪省政府于嘉兴天主堂。纠集湖嘉各地汉奸头目集议末成。

经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1945年8丹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四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伟大胜利。

笔者出生在嘉兴中山路大营桥堍,后搬迁至少年路36号。从少年时在小学、中学读书,到年青时在嘉兴橡胶厂工作,后退休。学习、工作、生活几乎一直在嘉兴天主教堂附近。

尤其从懂事开始,可以说天天看见,嘉兴中心美丽的古城——子城、巍峨的天主教堂, 及教堂东侧三层神父楼、北面的几座教堂房子、法国“仁爱堂”、圣心医院等建筑,还有被人们因为中间有一处花壇为“方天井”的小德肋撒圣衣女修道院,五六十年代是嘉兴三中教师在此跳舞和我们学生上音乐课的场所。

此外,原嘉兴第一医院南面二层有圆形阳台西式建筑、沿姚家埭一带的西洋建筑物,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另据了解,近几年来,除天主教堂和神父楼等少量建筑还在,其它建筑全部拆除改造掉了。

我们能知道的记载:解放初期,天主教堂西面两层楼房和教堂前的草坪曾被解放军骑兵居住和养过马,后来长期成为部队野战医院宿舍。嘉兴地委干部学校的“湖嘉公学”也借用过教堂房屋办学。

“文革”前后,嘉兴体委也在此借用。教觉东侧,原神父楼北面西式建筑由嘉兴螺丝厂(后来的嘉兴标准件厂)借用。嘉兴天主教堂大教堂被街道民办工厂嘉兴红旗机械厂(后来的嘉兴轴承厂)使用。当时的教堂内机器、冲床声不绝于耳,油污满地。2000年前后才搬走退出。

笔者近几年收藏到由华东人民出版社1952年5月初版,1950年10月屠培林著作《杀婴堂》的书。这是一本对嘉兴天主教堂影响很大的书。书中写到嘉兴“仁爱堂”多年来婴儿死亡虐害和外国嬷嬷的各种罪行情况。

此书后来在上海解放日报转载,读者寄信打电话到报社反映看法的文章。书中还有几张当时天主堂有安置在教堂有抗美援朝伤病员休养,战士和儿童的合影及正反两方面真实的记录。另笔者藏的两张嘉兴三四十年代的“仁爱堂”的老照片,一起供大家权当参考资料并研究一下。韓日禄神父是否在其中?

(附下图、1950年10月屠培林著作《杀婴堂》的书)

(附下图、《杀婴堂》书中志愿军战士和儿童合影。三四十年代“仁爱堂”照片两张)。

1966年“文革”开始,嘉兴天主教堂带来了毁灭性的破坏。红卫兵小将及一群无知群众呼着破“四旧”口号冲进了教堂,开始了无目的破坏。

据亲眼目睹者回忆:这些人打破教堂的五彩玻璃、打砸一切教堂用品、拆毁宗教装饰物、焚烧宗教油画、登上钟楼将大堂穹顶破坏掉,还用大锤使劲砸钟楼,把钟楼上的大钟推到楼下。之后东南角残破的钟楼顶部就是他们所为。

从现存的一些老照片尚能看到钟楼上的伤痕。但总算保存下来了还是值得庆幸。为什么天主教堂的钟楼没直被毁?

曾流传着两种说法。一是:钟楼的建筑实在太坚固,一时半刻难以摧毁,只得作罢;另是:驻嘉兴空军飞机场提出了不满,因为教堂钟楼的塔尖当时是嘉兴的制高点,对飞行员来说有着地标的作用。(附下图、“文革”后嘉兴天主教堂的照片)。

随着“文革”的结束,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随着新生事物的不断产生,各地文物商店、古玩店、古玩市场兴旺起来。在古玩的交易中,各种古玩、字画、古籍、碑拓、老照片等不时出现。

笔者五六年前就在嘉兴月河中基路古玩市场早市收到了一小批十分珍贵的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藏品,其中有拓片、老照片等。

有一张圣名玛利亚比盎格1950年9月的老照片,在照片上有说明:“圣心会中国河南安阳会院长,白龙宜嬷嬷,意籍,年五十九,来华为主服务二十多年,备尝艰辛,兹于一九五0年九月十四日寅时病故,于浙江嘉兴总院仰恳为彼求主早赐升天存殁均感,耶苏圣心传教修女会敬恳。” 文字背后面另有“圣玫瑰经之后为我等祈”的画图和文字。这与我嘉兴天主教堂有关联,比较少见。可资料特研究。(附下图、圣名玛利亚比盎格老照片)。

还有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碑拓,其中有:

(一)清同治九年两江总督、安徽巡抚示保护教堂碑拓;

(二)清光绪年间上海法国天主教文修士韓伯禄墓碑拓(徐家汇博物馆首任院长);

(三)清乾隆年间意大利人伊克肋森细亚诺墓碑拓;

(四)清乾隆年间意大利人(澳门人),陝西、山西代牧主教,同铎吴若翰墓碑拓等等。这些碑拓上基本有文字或“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印鉴。

(附下图、上海徐家汇夭主教堂藏书楼墓碑、碑拓、印鉴照片8张)。

据资料,嘉兴天主教堂首任本堂神甫韓日禄(1871——1945)生于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亚历山大省。第二任本堂神甫陶保禄1892年生于意大利南部巴厘省,1922在巴黎晋铎,同年到达上海上,先任嘉兴文生修道院教授,1945年任嘉兴圣母堂主任。

陶保禄在嘉兴住约有二十九年,能说一口流利的嘉兴土话。1951年返欧。第三任本堂神甫沈汝骏,1907年9月生于浙江嘉兴海宁湖塘镇附近王家场人,1978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附下图、嘉兴天主教党沈汝骏墓碑)。

嘉兴圣母显灵堂从1917年开始建造到1930年完工,再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它那哥特式优秀的西洋建筑时在江南水乡嘉兴出现来说确实有巨大影响,但天主堂经历了不少磨难和变故。

尤其随着岁月的洗刷变迁,教堂破坏非常严重,甚至成了危房,要保护性的修缮工作,并将国內这唯一的城市废墟状老教堂修复,估计要投入几千万元人民币,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

据了解嘉兴天主教堂于2000年5月被列为嘉兴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3月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嘉兴市天主教堂片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出台,规划兴建嘉兴天主教堂区广场,总面积达80公顷(附下图、嘉兴天主教堂列入为文物保护单位照片)。

嘉兴城投公司2010年12月30日天主教堂修缮工程正式启动,工期为500天,后受当时疫情影响停工。该工程干今年2月21日正式复工,预计将于2021年5月底完工。(附下图、嘉兴天主教堂修缮前后笔者所摄照片共10张)。

我们相信在国家和嘉兴人民政府正确领导下,这座精致的具有很高研究价值和建筑艺术的老教堂,凤凰涅盤达到升华。不久的将来她以崭新的姿态和漂亮的面貌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举报/反馈

嘉兴正春和文化

2.6万获赞 4779粉丝
讲述大嘉兴百年城市变迁及人文故事。
优质本地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