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引狼入室,所以董卓乱政。

但董卓乱政的前提,是何进被杀。如果何进没死, 那董卓未必能入京,即便入京也未必能乱政。

虽然开局就送人头,但这不能说何进有多蠢。如果把我们放在当时的位置上,未必会比何进做得更好。

首先,何进与宦官集团是合作关系

东汉的政治传统,是外戚专权。何进是外戚。所以,何进专权。

但关键环节是何进必须成为真正的外戚,也就是何进的亲外甥刘辩必须当上皇帝。

灵帝死后,留下一大一小两个儿子,大儿子刘辩,何进妹妹何皇后所生;小儿子刘协,董太后抚养带大。

所以,何进这个大将军能否专权,就看刘辩、刘协谁当皇帝。而谁当皇帝,则完全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大将军何进支持自家外甥、大皇子刘辩,但大宦官蹇硕和董太后则支持小皇子刘协。

当时,蹇硕就想把何进骗进宫来,然后杀了何进、立刘协为帝。

“(灵帝)使为元帅、典护诸将,大将军以下皆令属焉”。蹇硕主管西园八校尉,手里有兵,而且是独立于大将军何进和朝廷的皇家武装力量。

“(灵帝)会疾笃,属协于蹇硕”。灵帝看不上大儿子刘辩,所以临死前把小儿子刘协托付给了蹇硕。再加上董太后的支持,所以立刘协为帝,并非没有可能。

但宦官们也不是铁板一块。

在蹇硕与何进的角逐中,宦官集团的主力部队,也就是十常侍,临阵倒戈了。

十常侍不是十个大宦官,而是十二个大宦官。其中没有蹇硕。

汉灵帝指挥不动建制派的公卿大臣。于是提拔重用一批非建制的宦官,来执行皇帝意志。这就是十常侍,属于非建制的政治力量。黄巾起义后,军队的地位上升。汉灵帝又在非建制中继续非建制,任命蹇硕主管西园八校尉。

十常侍选择何进、抛弃蹇硕。

于是,蹇硕失败被杀、董太后突然病死,何进成为真正的外戚大将军。

所以,何进刚刚专权,却要剿灭宦官集团,这就无法做到内心自洽。虽然无毒不丈夫,但杀盟友,则属于自断臂膀。

得到宦官支持,何进才能成为真正外戚。争取宦官继续支持,何进这个外戚也才能做得长久。

其次,何进很想与士族集团合作

在当时,何进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跟宦官绑定,然后继续搞党锢、继续打压士族;一是跟士族绑定,然后革新朝政、革除宦官。

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选择题。

而且,何进必须明白作答,完全不由他的主观意志所决定。

因为两次党锢之祸后,宦官集团与士族集团已经杀红了眼,根本没法一起共事。之所以没有立即开厮,主要是因为汉灵帝这座大佛镇着。

现在灵帝死了,所以两伙人必须立即马上开撕。

那何进为什么想跟士族集团合作?

一是士族有力量,无论是朝中还是地方,士族的力量非常强大。何进这个大将军要想号令天下,必须借力士族。

二是士族有名望,简单说就是意识形态制高点和话语权掌握在士族手中。宦官也有力量,但宦官的名声太差。

何进是东汉有史以来出身最卑微的外戚。其他外戚都是世家大族,有自己的立场和根底。但何进是个杀猪的,既无立场也无根底。

所以,他既需要力量又需要名望。这两点,士族集团都能满足,但宦官集团不能完全满足。

于是,何进需要用实际行动做出表态:消灭宦官才能拉拢士族。

第三,何进只能在二者之间搞平衡

可以说,何进就是宦官集团一手扶植起来的外戚。除蹇硕外,宦官集团都对何进报以厚望,甚至可以说力挺何进。

同时,何进的弟弟何苗,基本倒向了宦官集团。而何进的妹妹何太后以及何太后的母亲舞阳君,也倾向于宦官集团。

宦官集团肯定支持皇帝,士族集团肯定压制皇帝。所以,一旦站位到皇帝这个立场上,那宦官集团就不能被消灭,至少不能被彻底消灭。

因此,何苗和何太后的考虑,就不是短视之见和妇人之仁。这些人未必想的长远,却也未必走错了方向。

于是,何进接下来操作了一场“杯酒释兵权”。

不杀也可以,咱们杯酒释兵权。何进逼迫十常侍主动放弃权力,然后回家颐养天年。这套操作未必不可以。而且,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政治斗争的烈度也会更低。

何进是这么想的,也是怎么做的。

那宦官集团是什么态度?

这伙人同意了。

宦官跟士族们斗了好多年。表面上看是是宦官们非要斗,但实际上则是灵帝非要斗。宦官仅是灵帝权斗士族的工具。现在灵帝死了,宦官继续斗下去,已经毫无意义。

所以,主动让权、回家养老,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太后乃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里舍,唯留进素所私人,以守省中”。在外部压力下,何太后把大宦官和大宦官的死党全都赶出皇宫。宫里留下的,都是何进的私人。

何太后已经不再坚持,你们让宦官回家养老,那就让他们回家养老。

这时候,何进才敢进宫。

所以,何进没有蠢到开局就着急送人头。那何进为啥进宫?进宫后,又为啥被宦官直接干掉?

第四,士族集团必欲除之而后快

宦官集团与士族集团早就拉了仇恨。

第一次党锢之祸,宦官不许士人做官。这还无所谓。第二次党锢之祸,宦官则直接杀人。这就非常有所谓。

你们宦官得势了,然后杀我们;我们士人得势了,当然也要杀你们。

所以,士族集团一定要往死里干,绝不允许宦官们活着回家。

“绍又为书告诸州郡,诈宣进意,使捕案中官亲属”。袁绍假传何进旨意,号令天下州郡大肆逮捕宦官家属。

自己还没回家,但家已经没了。所以,袁绍这套操作下来,宦官也就失去回家养老的选项。

同时,“杯酒释兵权”也没了可能。这时候,何进也没了选项,他只能把事做绝,彻底清除宦官集团。

于是,何进进宫。

进宫的主要目的,是向何太后请示彻底诛杀宦官。大宦官十常侍虽然出宫,但宫里还有小宦官。所以,“请尽诛诸常侍以下,选三署郎入守宦官庐”。

但是,何进低估了宫里的复杂程度。

宦官在宫里经营这么多年,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远比何进和袁绍这些人更了解宫里的情况。

十常侍在这期间做通了太后的工作,不仅进了皇宫,而且布了杀局。虽然手里没兵,但几个大宦官亲自动手,还是杀了何进。

在手刃何进之前,张让这些宦官质问了何进四个问题:一是天下大乱就是我们的罪吗?二是你何进为啥要忘恩负义?三是我们想投靠你,你又为何要杀我们全家?四是我们不干净,那士族公卿就干净吗?

所以,宦官手刃何进,完全是一场非常规的政治操作。

即便政变,也是先拿权、再掌兵,然后才能暴力厮杀。而这套直接动手的操作,非但何进没想到,就是袁绍这些人也没想到。

宦官们的这个非常规操作,何进和士族集团没有想到,这有情可原。那引狼入室呢?本来朝廷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拽上董卓这伙人?

这背后也有复杂原因。董卓入主朝政,完全是各种机缘巧合的结果。

举报/反馈

减水书生

14.4万获赞 4万粉丝
品读历史,感受思辨,快然自足,感慨系之。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