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门中坐禅原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言不动。
六祖慧能说:“我们的法门中所说的坐禅,不必拘泥于精神上的追求,不必刻意追求清净的境地,也不让坐禅者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禅定不一定能悟道,但要悟道却离不开禅定。
佛陀出家后在菩提树下禅定而成道,禅宗初祖著提达摩来到东土,也曾经在少林寺面壁坐禅九年。
禅定的意义在于,由入定而产生无上的禅的智慧,以无上的禅的智慧来印证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到了很深的境界。
观自在菩萨在深入禅定中发现,当见证到“五蕴皆空”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消失了,所以禅定是“度一切苦厄”的制胜法宝。
静坐不动,是禅定时的外在形式,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不一定要静坐,可以有很随意的形式。
永嘉玄觉禅师说:“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正所谓“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禅定最终是为了回到自心,见证本来具有的清净自性,所以只要能够做到心里清净,修行的形式就是次要的。
禅宗中禅定的分类很多,根据修禅者的根性和禅定深浅,可以分为五个阶次。
1.外道禅,修行人向往升天的果报,对人间的生活抱持厌离的心态,满足于虚妄的禅定悦乐,不知心生法生的道理。
2.凡夫禅,正信因果,但只为现世的身心利益或为来生的生灭快乐,不知解脱生死,耽着禅味。
3.小乘禅,体悟四大本空、五蕴非我的“我空”之理,但是对于客观世界也不存在的“法空”真谛不能了解。
4.大乘禅,又称为菩萨禅,能发大菩提心,自利利他而修大乘禅法,空人法二执,逐渐圆显中道正智。
5.最上乘禅,只是将本自具足的佛心本性,不假修持地如实呈现,又称为如来清净禅超越一切异见,融摄一切万法,在一切诸法中,平等而证,更无差别。
定,是心意的空寂状态,也是道德精神的境界,佛教称之为“心住”。
心住分为九种,从克制自心欲望,不为外物所诱,直到精神绝对自由,九种不同的道德精神境界。
1.内住,当思绪混乱、物欲纷扰时,使思虑高度专注于一境,远离内息散乱。
2.等住,约束心意的野马奔腾,使心意安息。
3.安住,远离一切思虑散乱与物欲烦扰,把思虑由专注于外境转向专注于内境。
4.近住,当心安置于安住内境后,以数数使心亲近,念祝它相当于数息禅。
5.调顺住,即调伏安住内境的心意,不使之流散。
6.寂静住,能够认识到恶寻思和随烦恼的危害,从而自觉将心摄制。
7.降伏住,在寂静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制伏、灭除由失念而引起的烦恼。
8.功用住,由于努力修持的功力,而使得已经获得的定力绵绵相续不间断。
9.任运住,因为无量修习的因缘,成就不借功力,而使得定心自然转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