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战胜利之后,一直都存在着国共两党对抗战成果的争夺,这分成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对于抗战实质成果的争夺,主要是争夺土地人民财富资源等,这个阶段基本的结束时间是在1950年,这时候,我党基本完成了对于大陆的解放,国民党退往台湾。

第二个阶段与第一个阶段有重合。但是又不完全一致。主要的争夺内容是对于抗战胜利成果的名义上的争夺,简单的说就是谁是赢得抗战的代表势力。


其中很有意思的一个说法就是史学界常说的摘桃子问题。

在《毛泽东选集》的第四卷有这样的一篇文章《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写作日期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这个时期,日本虽然口头投降,但是还没有在中国正式受降。在这里,毛泽东对于国民党有这样的论述,说他过去发动内战,十年不得安宁,后来抗日也夹杂着反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其中最有趣的一点在于一个比喻,

指出在抗战时期蒋介石“他的政策是袖手旁观,等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果然胜利被等来了,这位“委员长”现在要“下山”了。八年来我们和蒋介石调了一个位置:以前我们在山上,他在水边;抗日时期,我们在敌后,他上了山。现在他要下山了,要下山来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了。”


“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⑼。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

这只是一方言论,再看另外的蒋介石的话语,蒋介石一直都是说中共军队游而不击,保存实力,说其是七分扩张,二分摩擦,一分抗战。但是如此看来,双方都没有抗战。

欧美学界倒是借此得到了一个大便宜。既然你们双方都说自己没抗战,那好啦,抗战的功劳就是我们欧美的了,什么原子弹说,苏联出兵说甚至是盖过了中国自身力量。


关于抗战胜利的成果的取得,究竟是哪股势力作用的结果,这里的论点很多,但是一个观点很值得注意,那就是中流砥柱的观点,也许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正如近代史学界一位老教授说的,中流砥柱是谁可能还可以继续研究,但是不要把这个研究的范围就定义为一股势力,柱子可以有很多根,不要只是局限于一个。

这个观点确实值得思考。

举报/反馈

尚曦读史

82.5万获赞 6.4万粉丝
主要推送近现代史领域文史哲方面优秀文章
历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