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3月23日至3月26日,两岸题材舞台剧《寻味》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精巧的场景、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故事为观众献上了一曲岁月之歌,个人命运的沉浮与一幅幅悲欢离合的群像在舞台上缓缓展开,令现场观众无不沉浸与动容。
3月25日,部分全总领导同志观看演出,各驻会全国产业工会、全总各部门和直属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首都各界劳模和职工代表近800人现场一同踏上这段“寻味”之旅。
该剧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2年度资助项目,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出品,北京戏剧家协会、哲腾(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制作,已获准立项为2022年重点宣传项目,是“两岸中华文化峰会”的预热首演剧目。
故事从1949年开始,24岁的李金标随国民党第177师北平团来到台湾。直至1992年夏末,67岁的他才带着儿子李光启、儿媳杨淑萍与长孙李明维回到幼时生活的北京胡同。这是一次特殊的归家。无情的岁月给分离的两岸人民留下了无穷泪水,豁裂的伤口之痛伴随了许多人一辈子。两岸母子、兄妹、朋友的深情在历史中产生碰撞,但血浓于水,两岸本亲,最终,爱让一切误会冲突都将涣然冰释,人物得以回归本真。
该剧的出品方之一,全总文工团党委书记、团长钱磊介绍,全总文工团成立67年来,话剧的创编排演一直肩负着“春风化雨”,以“润物细无声”的艺术形式教化职工群众的思想引领作用,共排演了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剧目百余部,以创作和演出红色题材、工会题材话剧被世人熟知。这次与北京市文联等有关单位合作共同推出的舞台剧《寻味》,也是全总文工团话剧团的一次全新尝试,从制片到舞美、从主演到配角,全体演职人员为了这部作品的完美呈现呕心沥血、不舍昼夜,大家倾心倾情,用作品说话,用奋斗镌刻匠心之美,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
全总文工团常务副团长兼艺术总监陈思思也表示,人是漂泊的船,家是温暖的岸。归家“寻找最初的味道”这一条主线,串联起北京与高雄两地四代人的情感纠葛,强调了“家”的温暖和珍贵。作品正是用或深情、或诙谐、或催泪、或温暖的细节,不断感动和激励观众守好“小家”,建设“大家”(国家),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动员引领职工群众在辛勤劳动中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
舞台剧《寻味》由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担任总策划,由当代著名剧作家、电影导演、教授龚应恬及中国台湾著名导演李宗熹联合编剧,李宗熹担任导演、国家一级舞美设计王辛刚担任舞美视觉总监、“舞台魔法师”黎仕祺担任舞台设计顾问,“诗人歌手”周治平担任主题曲作曲,汇集两岸知名主创团队共同打造。
导演李宗熹表示:“这部作品没有宏大的叙事,更多的是日常生活点滴,它是通过情感的流动来拉近演员和观众的距离,也拉近两岸同胞的距离。”编剧龚应恬在介绍该剧创作初衷时谈到:“‘团聚’是中国人血液里最温暖的那部分。牢记过去,是为了不重蹈旧辙,展开一段新的岁月,是为了以后的日子更好,家更像个家。”
全总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唐丽华(艺名唐锡萍)作为舞台剧《寻味》的制作人兼主演,她介绍:“我经历着剧目从无到有的全过程。180多个日日夜夜对我来说,从疫情严峻,大家纷纷变‘小阳人’,到调整演出时间、调换演员,从见面会举办到成功首演……一路走来遭遇不少艰难险阻。是文工团领导的全力支持、合作单位的倾力配合和全体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寻味》才得以光荣绽放。这部作品对我来说,既要精益求精把戏演好角色(饰演小茹),还要把队伍管理好,这既历练了我,也锻炼了我们的演职人员,为对外合作探索新模式新方向提供了新范本。
舞台《寻味》汇集两岸优秀演员,中国台湾影视男演员李志希、知名演员曾黎、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王毅、全国总工会文工团话剧团副团长唐丽华及来自两岸的实力派演员刘毅轩、高奇佑、林芷绫、吴昊、柴仲思、宁彤、韩玖诺、陈久龙、刘畅、薛硼、白博、杨峰、王馨婕、郭馨浓、韩金等。演员之间彼此的映衬和支撑,开创了两岸演员合作的范例。(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芊芊 苏墨)
举报/反馈

工人日报

155万获赞 13.1万粉丝
面向企业,面向工会,为亿万职工服务。
工人日报社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