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英雄,大家都可以随口说上一大串,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抑或是孙权、周瑜、黄盖,再有就是曹操、典韦、许褚,还有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吕奉先……中国的乱世时代不少,但是三国时期最为人熟知,除了三国本身的精彩之外,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进行了历史的演义,很多故事其实不是真正的历史。作为三国群雄之一,关羽也的确是当时的人杰,但比起刘备、曹操等一众枭雄来,关羽的地位和影响也就稍逊一筹了。但恰恰最后成为帝级大神的,三国的英雄里却只有关羽一人。
关羽,姓关名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市)人。东汉末年,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起兵抗击黄巾军,后来短暂跟随曹操,曹操请封为汉寿亭侯。在刘备麾下,历任襄阳太守、荡寇将军、前将军,一直镇守军事重地荆州,一度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后来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最终被吴所杀。
关羽一生事迹,诸如桃园结义、阵斩颜良、千里走单骑、镇守荆州、好读《春秋》、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败走麦城等,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三国演义》里,更是把关羽塑造成了一个忠义仁勇、义薄云天的五虎上将(之首),还加上了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传奇情节,让关羽的形象更加高大起来。
一提起关羽,大家眼前出现的一定是他“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五绺长髯,头戴青巾,身披绿袍,胯下赤兔马,手提青龙偃月刀”的威风形象,这个形象是《三国演义》描述出来的,也是通过这部小说的传播固化下来的。
历史上真实的关羽长什么样,现在已经难以知晓了,唯一的记载就是关羽是“美须髯”。现存最早的关羽像是内蒙古出土的金代《义勇武安王》版画,画中的关羽和三国中描述的形象已经十分接近了。而《三国演义》中关羽的形象也也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它是结合了宗教、文学、戏曲以及民间传说等多种形象综合而成的。
关羽之死,也是三国中最令人扼腕叹息的一段情节。关羽败走麦城,被俘后和长子关平一同被杀害。孙权怕刘备复仇,于是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用诸侯的等级与礼节将其安葬在洛阳,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山西”。
刘禅即位后,追谥关羽为壮缪(同穆)侯,因此后世也称关羽为关壮缪,而百姓都称他为“关公”。在《三国演义》里,也通常称关羽为“云长”或“关公”,很少直呼其名,而整部《三国演义》中除了对皇帝称帝号外,亦只有关羽、刘备、诸葛亮有此待遇。
《三国演义》里,关羽死后显灵的情节,多少也给了人们一些安慰,比如向吕蒙索命,以及吓倒曹操等等。而据历史记载,关羽最早显灵的事迹发生在荆州地区,具体说的话,这个显灵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湖北当阳玉泉山。到了明清时期,人们在这里竖了石碑,上面刻有“最先显圣之地”。
其实,关羽最早显灵,主要是以厉鬼的形象出现,荆楚一带的当地人都很害怕,史籍说人们“惧神之灵,如履冰谷”。因为关羽死后身首异处,当地人觉得这样一个非正常死亡的人,如果灵魂得不到安抚,就会扰乱生者。于是,人们就开始祭祀他,把他当成厉鬼、恶神进行祭拜,原因是免于冤鬼作祟,危害百姓。
到了南北朝时,天下合久而分,乱世之下,民不聊生。当政的皇帝需要塑造一个“忠义无双”的榜样,而关羽正好因“忠勇兼备”脱颖而出,正式就任城隍神,据说这也是关羽第一个正式成神的职位。
唐建中四年(783年),“中兴名将”李晟镇守河东时,曾梦到关羽向其借兵征讨蚩尤,就将此事上报给了朝廷。现在看,这其实是在唐中后期藩镇割据的环境中,当朝皇帝借关羽忠臣良将的形象,对李晟这位封疆大吏能够忠心耿耿而进行了嘉奖。
于是,在第二年,关羽以蜀国“前将军,汉寿亭侯”的身份,被李唐王朝作为古今名将64人之一,让其进入武城庙,开始享受朝廷每年定期的公开祭祀,这件事也可以看做是关羽作为神灵正式被庙堂接纳。
到了唐德宗贞元八年,关羽又成为了佛教的护法伽蓝。当时的《重修玉泉寺关庙记》是迄今保留最早的,关于关羽成神的文献,上面清楚地记述了关羽与佛家的渊源。
据说,当时天台宗祖师智顗(音同以)大师到荆楚一代传法,正好遇到了关羽显灵,并且自愿皈依天台宗,还运转神力为天台宗建设玉泉寺。随后,智顗大师上报当朝皇帝,关羽就此成为了佛家“护教伽蓝菩萨”,玉泉寺里因此有了一座“显烈庙”专门用来供奉关羽。
显然,这是佛家为传法而做出的本土化改变,关羽也因此而成为了正统的佛教保护神。只是可能佛家也没想到,关羽的影响力巨大,成为佛教护法后迅速发展成信众庞大的正神。原来的菩萨地位已经不能满足信众的要求了,所以后来佛家又将关羽尊为了“盖天古佛”。
另外,关羽作为神灵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一些地方神及其职能,比如荆楚一带经常作祟的“阴间鬼将”关三郎。关三郎率领“鬼兵”在夜晚游荡,拥有摄人魂魄,散布瘟疫的能力,但在唐代,关三郎与关羽崇拜逐渐合二为一,关羽获得了关三郎“阴间鬼将”的身份。
在宋元之际,关羽变成了能够驱鬼的阴间“酆(音同丰)都魔关元帅”,而关三郎在民间传说中逐渐演变成虚拟人物“关索”,成为了关羽的第三子,也对上了“关三郎”的名号。
随着历史的发展,儒释道三教成为了我国的主流信仰。佛家、儒家先后将关羽吸收进自家体系,道教自然也不甘落后。北宋时,天师道创作出关羽显灵,协助张天师斩杀解州盐池恶蛟的传说,就此把关羽吸收进了自家体系,后来还称为协天大帝,而当时信道的宋徽宗还顺势把关羽封为了忠惠公、崇宁真君。
自此,关羽正式成为独立祭祀的神灵,地位获得大大提高。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宋徽宗已经把关羽加封为“义勇武安王”,到了南宋孝宗年间,关羽的封号又被扩展为“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要知道,关羽生前只是个侯爵,谁知道在死后近千年时,一跃却成了王爵。
从元朝到明朝,关羽封号不断扩展,地位继续上升,直到成为国家武神。明朝前期国家武神是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姜子牙。关羽此时已在武神仙班中出现,但只是64位(宋代增至72位)从祀武将中的第15位,地位并不突出。
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元璋下令在南京鸡鸣山建起关羽庙,这是历代中央王朝首次为关羽建专庙。祭祀关羽随之成为国家祀典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出现了军队建设关羽庙的高潮。
明朝是关羽的福时,《三国演义》成书也在明初,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关羽的事迹更是老少皆知。到了嘉靖时期,朱厚熜(音同聪)更是加封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关羽庙也开始改称“关帝庙”。
明朝时,关羽另一个突出变化是成为了武财神。关羽祖籍山西运城,明朝时晋商慢慢崛起,他们行走各地建立会馆,将关帝庙也带到了全国各地。在他们的影响下,关羽正式成为经商人们的“财神爷”。
作为四处漂泊的商人,义气和诚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谋生手段,而江湖人士所倚靠的,也正是这一点。于是乎,关羽关二哥也就成为了江湖人士的偶像,成为了他们的保护神。据说,商人们供奉的关公像都是青龙偃月刀刀口向下,而江湖人士供奉的都是青龙偃月刀刀口向上,这一点是万万不能弄错的。
到了清朝,关羽的影响更加深远,清朝的皇帝也几乎个个都成了关公的粉丝。从顺治开始,一直到光绪,对关羽的加封达到了十次。雍正时期,雍正正式将关帝庙改为武庙,并入祀典,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按照祭祀孔子的礼节进行春秋两祀。关羽正式成为与孔子并列的圣人,即武圣人。
到了乾隆时,关羽喜读春秋的故事也被皇帝人为放大,喜欢附庸风雅的乾隆加封关羽为“山西关夫子”,几乎都要成为文武全圣。到了光绪五年(1879年),关羽已经被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关羽至此实现了“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
1914年,民国政府将关羽和岳飞合祀,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地方出现了关岳庙的原因。19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废除神庙,但唯独关公庙得以继续保留。据不完全统计,时至今日,关帝庙已成为我国数量最多、祭祀人群最广的庙宇,数量达到30万座,远远超过其他诸神。
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说关羽将是第十八代“玉皇大帝”,在凡神两界都是最顶端的存在,由此也能看出百姓对关羽的信仰之重。事实是,关羽的忠义、勇武兼顾了历代朝廷和民间的需要,“儒佛道三教并尊,士农工商四民同拜”当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最后,给大家照例奉上关羽的仙籍小档案。
神名:关羽
别名:关公、关二哥、武财神、关圣帝君、山西关夫子、关圣大帝、协天大帝等
职能:招财进宝、义气诚信、庇护万民
持物:青龙偃月刀、《春秋》书卷
坐骑:赤兔马
诞辰:农历六月廿四
忌日:农历九月十三
神话体系:儒、道、释
说明: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要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