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设工程而言,其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即为混凝土,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材料。但是多数人对混凝土的概念、分类以及基本性能了解甚少,导致其常对混凝土产生误解,因此本文对混凝土的概念、分类以及基本性能进行梳理介绍。

1 水泥混凝土的基本概念

混凝土,简称为“砼”,英文为“concrete”,是指由胶凝材料、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合制成的混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其常使用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粉煤灰、矿粉、碎石、砂、水以及减水剂。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

2 水泥混凝土的分类

依据密度,混凝土可以划分为重混凝土(ρ02600kg/m3)、普通混凝土(ρ02000 2600kg/m3)以及轻混凝土(ρ01950kg/m3);目前日常使用最多的为普通混凝土,重混凝土一般应用于防辐射等工程,轻混凝土一般应用在保温隔热工程中。

依据用途,混凝土可划分为结构混凝土、防水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耐酸碱混凝土等。

依据生产和施工工艺,混凝土可划分为预拌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离心混凝土。

依据流动性可以划分为干硬性混凝土(坍落度小于10mm,用维勃稠度进行表示)、塑性混凝土(坍落度1090mm)、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100150mm)、大流动性混凝土(坍落度大于160mm),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即现浇混凝土。

依据强度等级,混凝土可划分为超高强混凝土(100MPa)、高强混凝土(60MPa)、普通混凝土(10~50MPa)。

3 水泥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混凝土硬化前性能主要为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混凝土硬化后性能为物理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能。

3.1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是指指混凝土拌和物易于各施工工序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注、捣实)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对于不同的施工方式,其要求的工作性也不同。工作性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指标,包括: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流动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或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均匀密实地填满模板的性能;流动性的大小,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稀稠,直接影响着浇捣施工的难易和混凝土的质量;流动性通常通过坍落度、扩展度等指标来进行表征。

粘聚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内部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在运输和浇注过程中不致发生分层离析现象,使混凝土保持整体均匀的性能;粘聚性差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易出现分层、离析现象;离析指混凝土拌合物各组分分离,造成不均匀和失去连续性的现象;常有两种形式:粗骨料从混合料中分离,稀水泥浆从混合料中淌出。分层指混凝土浇注后由于重力沉降产生的不均匀分布现象;混凝土的粘聚性通常采用目测的方式进行观察。

保水性是指混凝土拌和物具有一定的保持内部水份的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不致产生严重的泌水现象;保水性差的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一部分水易从内部析出至表面,在混凝土内部形成泌水通道,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变差,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它反映混凝土拌和物的稳定性。

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三者之间互相关联又互相矛盾。如粘聚性好则保水性往往也好,但当流动性增大时,粘聚性和保水性往往变差,反之亦然。所谓拌合物的工作性良好,就是要使这三方面的性能在某种具体条件下,达到均为良好,亦即使矛盾得到统一。

3.2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由于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的其它性能关系密切,一般来说,混凝土的强度愈高,其刚性、不透水性、抵抗风化和某些侵蚀介质的能力也愈高,通常用混凝土强度来评定和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的强度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与钢筋的粘结强度等。由于抗压强度与其它强度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抗压强度常作为评定混凝土质量的指标,并作为确定强度等级的依据。依据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以fcu.k表示),将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等级,即: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C80

3.3混凝土的耐久性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抵抗环境介质作用并长期保持其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外观完整性,从而维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的能力。常用到的混凝土耐久性能包括抗水渗透性能、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冻性能以及抗碳化性能等。其中抗水渗透性能通常以抗渗等级来表示,抗渗等级是以28d龄期的标准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静水压来确定的。抗渗等级有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表示能抵抗0.40.60.81.01.2MPa的静水压力而不渗透。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常采用快速氯离子迁移数法 (RCM法)和电通量法进行表征,采用氯离子扩散系数和电通量来评价混凝土抵抗氯离子渗透的能力。在寒冷地区,特别是在接触水又受冻的环境下的混凝土要求具有较高的抗冻性,其通过水冻法和盐冻法进行表征。混凝土的碳化是指混凝土内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湿度相宜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也称中性化;常采用碳化深度来进行表征,当碳化深度穿透混凝土保护层而达钢筋表面时,钢筋钝化膜被破坏而发生锈蚀,此时产生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保护层产生开裂。

综上,只有对混凝土的概念、分类以及基本性能有了深入了解,才能够为下一步进行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奠定基础,才能够依据施工设计要求,配制出满足性能要求的混凝土。

举报/反馈

陈子墨07

357获赞 91粉丝
专注于建筑材料的研发和检测技术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