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前往西秀区九龙山村的游客络绎不绝。结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安顺公路管理局党员志愿者走进九龙山村茶垅间,变身“采茶工”助农采摘春茶,他们按照“一芽一叶”采摘标准,娴熟地摘下枝头嫩芽放入篓中。在茶树间红影与绿叶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忙碌景象,书写了一幅乡村振兴中“志愿红”与“春茶绿”完美画卷。
近年来,安顺公路管理局将帮扶工作当作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整体工作统筹部署,选派优秀青年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统筹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巧打“组合拳”,为西秀区双堡镇九龙山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如今的九龙山村,精品水果产业、茶产业、旅游业等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道干净整洁,处处散发着乡村振兴的动人魅力。
帮扶出实招,夯实产业基础。2021年来,安顺公路管理局多渠道筹集资金,投资35万元,成功打造九龙山村党群服务中心400平方米,改善村支两委办公环境、为旅游开发投资建设停车场、修建产业路等,进一步完善该村基础设施,为服务群众打下坚实基础。
立足于自身行业优势,安顺公路管理局邀请贵州省公路设计院有限公司为九龙山村设计产业路规划方案,积极主动做好与地方交通运输部门的对接,协调相关部门补齐该村产业道路建设短板,进一步完善优化九龙山村旅游景点、产业园区、村组民居重点节点路网,大力推进九龙山乡村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九龙山村的产业园区内,安顺公路管理局结合行业优势和九龙山村实际,将九龙山村产业道路进行系统规划、合理布局,投入建设资金13.5万元,修建机耕道1条,全长430米,将乡村振兴示范组落水岩组和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连接在一起,打通该组第二通组路。
“这条路我们不仅可以直接骑车到田里劳作,方便运输,而且也可以作为通组路使用,将我们寨子的两条断头路连接起来了,真是太方便了。”开着货车托运草莓的村民陈前森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他每天早上都会准时从园区里出发,将新鲜采摘的草莓输送到市场上去。
为推进帮扶村产业发展,结合九龙山稻米、草莓、辣椒种植、稻田鱼养殖、荷花景观池等特色农业优势,安顺公路管理局制定有效帮扶措施,为帮扶点提供门面、服务区窗口、闲置养护站等场地,帮助村民建立线上线下农产品销售点,拓宽销售渠道。现直营店每天营收达5000余元,不仅带动村集体增收,还让许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如今,九龙山村的“两双产业”正在稳步发展壮大,双红产业草莓、辣椒带来的红利已惠及全体村民,双林产业茶叶、林下中草药已形成规模。据不完全统计,双林产业给本村村民带来务工收入已约40万元;村集体带动村民就业1500余人次,发放务工工资13.8万元,村集体经济增长21.5万元。
强化组织堡垒,发展动力足。自安顺公路管理局驻村工作队来到九龙山村后,村里悄然发生着改变。在驻村工作队的多方走访和动员下,换届后的村两委,将致富能手、产业能手吸纳进入村“两委”及后备力量队伍,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8.7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5人,增强了村民增收致富决心,为村下步发展配强中坚力量。
同时,安顺公路管理局属各党支部与九龙山村党支部联建共建,采用“1+N”支部联结共建模式与局属各党支部结对协作,交流工作经验和党建工作同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理论实践,借助先进发展经验、思路和平台,带动九龙山村整体发展;拟聘安顺公路管理段、安顺建养公司支部书记为九龙山村党支部名誉书记,有效促进九龙山村党支部找准自身定位,融合自身特色,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提高九龙山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破解发展瓶颈。
惠农到田间,收获在心间。“我们依托九龙山森林公园做好配套服务,增加游玩项目,让游客体验感更好。”据安顺公路管理局九龙山村驻村第一书记丁柏瀚介绍,安顺公路管理局还把文旅深度融合作为帮扶重点。2022年,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稻交草莓接茬种植模式,带动村里更多的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吸引更多的游客入村体验春茶、草莓等采摘。
针对不能亲自到草莓基地采摘的顾客,只需联系安顺公路管理局驻村工作队,他们便将新鲜的草莓送到直营店内,顾客便可自取。安顺公路管理局还通过“安顺公路”微信公众号刊登草莓采摘信息,助力九龙山村扩大宣传面,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采摘。截至目前,九龙山村草莓基地销售草莓1.6万斤,销售金额16.8万元,带动务工220余人次。
下一步,安顺公路管理局将探索更多乡村振兴新路径,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 姬邦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赛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袁国彬
三审 聂 娜